第288章 阳夏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一提到阳夏,赵佗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的就是这句话。

所谓阳夏,又名太康。

乃是上古三代时,夏王太康的都城,也是太康的葬地,古老而悠久,是一座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城。

阳夏此城原属楚国,前年王贲伐楚时将其夺取,结果到去年李信大败,秦军溃逃回魏地,阳夏和附近的几座城池又全落入楚人手中。

如今,王翦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才刚刚从陈留出发,便派遣赵佗部两万士卒作为先锋,欲要先取阳夏,打响此番伐楚灭国的第一枪。

阳夏以北二十里处,秦军扎下的营寨中。

诸将议事,黑臀军候首先大笑起来:“哈哈,上将军果然有眼光,先锋功劳直接送给了咱赵将军。吾等跟着赵将军,等到此番灭了楚国,爵位定能再往上升一升喽。”

主位上,赵佗面容沉静,看了眼帐中诸将,见除了黑臀外,涉间、赵广两位校尉都是神色镇定。

其余三位刚任命的军候,则因与将军和同僚还不熟悉,拘谨的站在原地,没有开口。

“黑臀军候,阳夏此城有何重要之处,你可说说。”

见黑臀颇为活跃,赵佗便出口询问。

自从黑臀落选校尉之职后,就表现的颇为发奋,一路东出的行程中居然开始向涉间请教起兵法来,也不知学了多少,正好考校一下。

听到这话,黑臀像是早有准备,他两步走到铺在案上的地图前,指着地图上代表阳夏的一点,嘿嘿笑道:“我知道,因为阳夏就在鸿沟边上,我军人数太多,南下必须依靠鸿沟上的舟师输送粮秣,方能维持补给。”

“所以咱们必须先攻下鸿沟边上的阳夏,若是不将其拿下,此地的楚军就有骚扰鸿沟舟师的可能。这叫什么……对了,这叫保障咱们粮道的安全。”

赵佗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如果放在以前,黑臀肯定只会说“阳夏离得近啊,不打他打谁”这种话,如今能够说出一些城池地理的重要性,确实是一种进步,看来这小子还是有一颗向上之心的。

“黑臀说的没错,阳夏此地位置重要,大军伐楚必先取阳夏,以护侧翼,保卫鸿沟水运的安全。吾等既受上将军军令,当尽快拿下此城。”

“涉间校尉,你部派遣斥候连夜探明阳夏附近情形,以及城中兵力布防的等情况。”

“唯。”

涉间立刻领命。

这时黑臀军候眼珠子一转,叫道:“将军,吾有一计,或可速取阳夏。”

赵佗愣了下,这家伙路上学了一两个月的兵法,莫非真有如此大的进步,都能主动献策了。

他不由来了兴趣,问道:“黑臀军候有何妙策,可说来听听。”

黑臀习惯性的抠了抠屁股,然后伸手戳了戳地图,一脸自傲道:“吾等可以突袭破城啊!”

“派一支精锐连夜行军,在天亮之前赶到阳夏城下,发动突袭。大军则在后方缓缓跟上,进行接应。”

“阳夏城中的楚军只知道咱们在二十里外,这么远的距离,他们想不到我军会有突袭的想法,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防备,没有防备下,咱们就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能一战而破城。这就是兵法上说的那什么……什么‘出其不备,攻其不意’是也。”

“没错,就是这样说的!”

黑臀此时张口就是引用兵法,感觉自己说话的水准颇高,不由满脸得意,正等着赵佗夸他。

赵佗嘴角抽了抽,看到帐中有两个懂兵法的军候侧过脸去,死死忍住笑意。要不是他们看在黑臀是赵将军亲信的份上,恐怕早就当场笑出声。

赵佗无奈摇了摇头,转头看向涉间和赵广。

“你二人认为黑臀军候此策如何。”

赵广沉着脸,说道:“我军兵力广众,依正法攻城,便可取全功,无需以奇致胜。”

相比赵广的口留余地,涉间却一点都不客气,他冷声道:“上将军统率六十万大军伐楚,此等消息早已传遍楚地,阳夏城中的楚军肯定早有防备。定然日夜巡城不停,城中士卒也是枕戈而睡,不可能放松。”

“依黑臀军候之策突袭攻城,恐怕还未接近,城中就已经鼓声敲响,士卒上墙守御,不可能留下破绽。”

“届时我军疲敝之卒,又无足够器械,如何能攻城池?如此作为,不仅无功,更是平白耗损士卒精力,若是敌城守将是个大胆之辈,派精锐出城袭击,以逸待劳之下,说不定还让我军白白折损。”

黑臀的妙策被两个校尉堵了回来,顿时羞的面红耳赤,他嘀咕道:“这样不行,那样不行,那你们说怎么办?”

涉间淡淡道:“阳夏城小,远远比不上淮阳、项城之类的大邑。吾等只需缓缓临城,屯驻城外,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具,待到器械制造完毕,再攻此城池便是。如此,方为攻城正道,何须冒险突袭。”

赵佗微微颔首。

黑臀这小子的脑袋还没有转换过来,还是延续着以前他们五千人横穿楚地的思维。心里想的尽是诈城、突袭等手段。

但他忽略了,如今赵佗麾下已经不再是五千人,也不再是一支深入敌境没有后勤辎重的孤军,而是拥有齐备的运输补给,大量的随军工匠、民夫的两万大军!

面对阳夏小城,何须犯险突袭,以正兵临城,堂堂正正便可将其拿下。

更别说……赵佗脑海里想到随军辎车上那些早已打造好的金属部件,届时只需伐木为架,很快就能组装出一架架攻城巨砲。。

区区阳夏小城,能敌此物否?

……

秦军大营以南二十里的阳夏城。

城墙上,楚军守将逢侯仪看着北边方向,忧心忡忡。

虽然时值夏日,天高气热,黄昏之时亦是万里无云,但逢侯仪总感觉那里有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正在凝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秦军来矣。”

作为秦军南下路上的第一个挡路石,阳夏城中的楚军却只有五千人。

并不是说令尹项燕对此地不重视,而是因为楚国的动员能力实在是太差劲了。

哪怕在王翦誓师时,楚国的间人就将秦军伐楚的消息传了回来,他们足足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但到了如今,楚国也不过聚集起十五万左右的战卒和近二十万民夫罢了,这就已经是楚国的极限了。

秦国的类军国主义体制,一道命令,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便如精密机器一般快速运转,效率极高,无丝毫拖沓。

秦王政说要六十万人,就有六十万人,说要五百万石粮食,那就有五百万石粮食。

相比起来,楚国古老的体制,效率就显得十分低下。

楚国的常备军主要有驻扎在楚都的“左、右二广”,约两万人左右,类似于秦国的“中尉军”。

上一次李信伐楚,楚王将右广交予项燕,在前线对敌,故而寿春城中只剩一万人左右,后来又派出五千人去押送俘虏,没想到半道上被赵佗歼灭,整个寿春便只剩下几千军卒,这也是楚王负刍吓得神魂皆颤,连忙让人召项燕回军的原因。

战后,吓破胆的楚王负刍忙征召了一万多人,将左、右两广的常备军补齐,让寿春城重新拥有了两万兵力。

这一次秦军伐楚,楚王负刍出于害怕的心理,将这两万常备军握的死死的,全留在寿春,一个都不给项燕。

故而项燕只能另想他法。

除了楚都左右两广的常备军外,楚国的常备军还有各县邑的县师,也就是地方部队,境内的城邑一般有几百至一千人,边境地区可能在一千到两三千人。这一次项燕征召了部分县师参战,但还是不够。

楚军主力,主要还是得依靠各地贵族的私卒,那些受到封君征召的楚人。

只不过这些贵族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倾心支持这一战,有些家族出兵多,有些家族出兵少,粮秣辎重更是看个人心思提供。导致楚军不仅战斗力堪忧,就连人数和后勤也上不去。

偌大的楚国,甚至还比不过长平之战时,动员了四五十万兵力的赵国。

在这种楚国兵力明显不如秦军的情况下,令尹项燕很明智的将有限的兵力收缩在淮阳、平舆一线,至于阳夏这种小城,他只能放弃。

故而作为阳夏守将的逢侯仪就很忧心,面对几十万秦军来势汹汹,他有心弃城逃跑。

但未战先逃,恐怕就算逃回去了,也要被令尹以军法处置,斩首示众。

但若是不逃,想到即将兵临城下的秦国大军,他又提不起战意。

好在,就在这危难之时,有一批特殊的人自南而来,主动入城求见,愿助楚军守城。

逢侯仪转身,看向城墙上那几个身穿粗布褐衣,脚踩跂𫏋(qí jué)的男子。

他们正指挥着工匠,将来自墨家的特殊连弩车安放在城墙上,进行防务布置。

“邓陵先生,有先生及诸位墨者相助,逢侯仪心中安矣。”

第16章 甘罗第740章 后手第193章 魏亡第275章 李信闭门第149章 张耳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777章 老卒第473章 齐亡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823章 覆灭第680章 伤势第719章 皇家第365章 请君一战第180章 袭战第505章 为了皇帝第436章 代亡第557章 屁股转换第139章 入屋第390章 大王爱我第127章 范义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303章 赵佗坠马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317章 重走丰沛第477章 终结乱世第172章 立威第34章 入伍第96章 秦风第522章 新的目标第94章 臂膀第253章 京观第141章 小黄第92章 上架感言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106章 兄妹第337章 越之丑女第130章 韩王死第221章 选择第640章 朕欲长生第456章 滥竽充数第614章 满朝谄媚第417章 刺杀赵佗第295章 坚壁自守第243章 叫门将军第255章 屈明献策第276章 公主赢了第4章 荆轲第450章 王离军候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484章 左丞相第353章 赵佗高论第438章 吾会出手第720章 还都第844章 事变第253章 京观第494章 反对婚事第367章 城濮兵术第707章 真实第15章 函谷关第591章 半渡而击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573章 秦宫决策第736章 策略第684章 质问第798章 余众第397章 相见公主第384章 馈书韩信第205章 楚动第733章 噩耗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741章 离别第514章 纸的缺陷第199章 争心第304章 田大司马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91章 父子第673章 以势压人第522章 新的目标第6章 驾车第7章 秦军大营第23章 图穷匕见第505章 为了皇帝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527章 北方变故第659章 寻仙梦断第185章 伏兵第371章 大王钦定第674章 囚禁项籍第766章 血祭第775章 自强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291章 义与不义第205章 楚动第839章 四年第371章 大王钦定第745章 产虫第677章 自刭第424章 两王同车第791章 反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