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第30章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王离很年轻,二十出头,高八尺二寸,因为常年食肉的缘故,身材很壮硕,衣服下鼓鼓囊囊的,全是一块块肌肉。

但与魁梧的身材相比,王离的面容却很清秀,而且颇显白皙,乍一眼看去给人很大的反差感。

赵佗在宫中时和王离有一面之缘,当初刺秦风波后,秦王便是让他引赵佗出殿。

所以赵佗很自然的就和这位年轻郎卫搭上了话。

“王君,不知大王召我何事?”

王离微微一笑,摇头道:“吾不知。不过定不会是坏事,否则前来召你的就不是我了。”

赵佗也跟着笑,同时打量着这位历史留名的人物。

王离。

上将军王翦之孙,秦之大将王贲之子。

父祖皆是秦之栋梁,所以王离一加冠,便被召入郎卫中,随侍秦王左右,只等资历积累足够,或是秦王一个念头,他就能外放为将或是成为某地主官。

将来,他更能继承王翦、王贲的爵位,不需要努力都能站在这个帝国的顶层。

但了解过秦末历史的赵佗知道,这位名将之后的下场并不好。

在秦二世胡亥赐死公子扶苏,又囚杀蒙恬之后,整个秦帝国的长城军团都交给王离掌控。

没过多久,天下大乱,王离奉诏南下剿灭叛军,围攻巨鹿城。

那一战,举世震惊,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名。

项羽破釜沉舟,一战大破秦军于巨鹿城下,掳秦将王离。

从此,这位名将后代消失在历史舞台中,只留下后世的一句评语。

贲、离继出,三代无名。

名将世家,传不过三代。

不过此刻的王离虽然有着出身名将世家的傲气,但对赵佗的态度还不错,估摸着是根据秦王的态度来的。

赵佗趁势与他拉近关系,两人一路上倒是相谈甚欢。

马车飞驰,没过多久便直入咸阳。

赵佗发现咸阳城里的氛围变了。

上一次他随荆轲来这里,咸阳的庶民黔首大都很兴奋,走在街上的人们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神色。

在上将军灭亡赵国后,燕王对秦国感到惧怕派遣使者朝贡,愿意割地乞和,这对秦人来说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秦王又摆出九宾之礼的排场,让整个咸阳上下都弥漫在一股喜庆的氛围中。

结果事情突变,使者化身刺客,在朝堂公然行刺秦王。

这还了得,派遣刺客行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侮辱!

燕国无耻,该当诛灭!

荆轲被当众车裂的时候,每一户咸阳居民都去观看了,将一口口唾沫吐向那该死的刺客残尸。

如今,不仅是咸阳,整个秦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好战的情绪。

荡平燕国!

群情激愤,无数秦人嚎叫着,他们愿意走上战场,将燕国毁灭。

“不愧是未来的秦始皇,这手段果然厉害。”

赵佗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忍不住赞叹起来。

在他告奸之后,秦王本可以直接派人将荆轲擒获,不用让自己陷身危险中。

但秦王没有,他反倒将计就计,大胆的利用荆轲刺杀来转移秦国内部的矛盾。

要知道,秦国连年征战,数年间连续亡韩灭赵,战果很大,但自身付出的伤亡也不小。

特别是赵乃强国,在武安君李牧没有被郭开杀死前,他就是秦军的噩梦,就连王翦也不是李牧的对手,秦军在邯郸外损兵折将,伤亡不少。

所以灭亡赵国后,秦国内部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兴起了一股厌战情绪,特别是以昌平君为首的外戚势力,他们希望秦王能暂时延缓征伐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王翦屯军中山,却一直没有渡过易水攻燕的原因,秦国内部本身就已经出现了意见上的不统一。

而如今,随着荆轲之事爆发,那股厌战情绪瞬间被清扫干净,秦国上下只有一个念头。

灭燕!

谁敢说个“不”字,谁就是秦国的敌人!

赵佗跟着王离入了宫门,但不是去上次召开大朝会接见燕使的咸阳宫,而是后面的一处偏殿。

在得到秦王的召令后,赵佗在门口脱下鞋履,小心翼翼的踏入殿中。

宫殿里的地面铺着绘有凤鸟纹的方砖,走在上面凉悠悠的。

特别是在这寒冬季节,一丝丝冷气不停顺着脚底板往身上走,让人不得不打起十分的精神。

赵佗看到,秦王正坐在榻上,低垂着头,认真阅读着手中的简文。

工作狂啊!

据说秦始皇一天至少要批阅100斤以上的竹简,按一根竹简重1两,30字来算。

他一天的阅读量至少也在五万字以上。

后世甚至有人怀疑,秦始皇之所以死的早,和他如此工作积劳成疾有关。

“如果把纸发明出来,不知道会不会给我赐爵。”

赵佗心里嘀咕着,但他现在也只是想想。

造纸岂是件容易事?

他虽知道大体的方法,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还需大量的试验,更需要很多人手和时间才能弄出来。

就在赵佗心中各种乱想的时候,秦王已放下手中简牍,珠旈后的双眸静静的看着赵佗。

“拜见大王。”

赵佗恭敬行礼,跪坐在一旁。

秦王直入主题:“李斯说你想去从军。”

赵佗连忙点头:“唯。臣虽年少,但亦有几分气力,愿意投效沙场,为大王一统天下的大业奋战。”

秦王对此不置可否,他淡淡说道:“不想入学室学法么?”

赵佗一惊。

学室。

是秦国除了军功之外的另一条入仕途径。

秦以法治天下,自然需要大量法律专业的人才,所以便诞生了学室这一东西。

入学室者被称作“弟子”,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兵役。

学室弟子师从于吏,除了学习书写姓名和认识名物之外,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明习法令。

他们要把法律文书背的滚瓜烂熟,并且灵活使用,在经过一番考察和实习后,若是合格,便能被任命为官吏,直接进入仕途。

可以说,学室这条路和后世的科举有相通之处,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当官为吏,无性命之忧,不需要像获取军功爵一般在战场上与人搏杀。

而且,学室这东西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的。

《秦律·内史杂》有言:“非史子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不是“史”的儿子,不准去学室学习,违反者属于犯罪!

秦王让没有资格入学室的赵佗,进入学室,本就是一种恩宠。

但赵佗只是略微思索,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咬牙道:“大王好意臣已心领。但臣不愿埋首学室中,甘愿入卒伍拼杀,搏取军功。”

秦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略带戏谑的说道:“所以,你想上战场。并非是为了什么统一大业,而是想要立功拜爵。”

秦王看穿自己,赵佗亦丝毫不怯。

他昂首道:“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感谢琴宝宝的打赏,谢谢!

(本章完)

第204章 刘季自刎第204章 刘季自刎第79章 墨者第192章 梁崩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575章 杀鸡儆猴第689章 迁令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434章 燕王落马第657章 徐巿献兽第611章 秦军班师第109章 隗状 姚贾 尉缭第675章 惊弓第43章 阅兵第543章 兵力对比第74章 熟人第828章 帝迎第366章 秦楚决战第397章 相见公主第169章 战绩第554章 骑兵对决第526章 扶苏来访第809章 斩首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80章 投石机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167章 地势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808章 胜负第29章 分田第781章 克制第644章 博浪沙第139章 入屋第456章 滥竽充数第165章 民心第700章 勾引第568章 苏迦莎第768章 粮食第33章 购物第319章 项渠之谋第449章 我答应第787章 诅咒第820章 重用第728章 战略第744章 文脉第482章 帝号纷纷第823章 覆灭第476章 四方传荡第298章 李由练兵第293章 国力对耗第108章 战策第110章 齐楚何先第14章 舞阳死第724章 盟友第796章 志向第707章 真实第365章 请君一战第4章 荆轲第61章 孤竹第666章 鼎于何处第103章 封赏第846章 番外:两千年后第752章 项不更第791章 反钓第432章 示弱激军第766章 血祭第175章 名利第647章 赵佗施救第458章 兵者势也第781章 克制第70章 处置第151章 陈平第703章 怀孕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556章 影响世界第283章 蝴蝶效应第844章 事变第40章 巡营第271章 奏捷受赏第75章 攻蓟第182章 宽宏第143章 喇叭战术第741章 离别第195章 归诏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798章 余众第713章 日照第511章 书同文字第93章 燕丹第111章 辞相第775章 自强第443章 秦军云集第650章 帝国危机第23章 图穷匕见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282章 将门第533章 上将军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267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