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赵高绝杀

“诸将皆胜,为何李由独败?”

秦王政脸垮了下来,原本喜悦的心情没了大半。

秦国灭楚之战,从王翦在淮阳和项燕对峙以来,秦楚两军虽有大半年没有交锋。但赵佗却在秦齐边界打了一个开门红,一战破十万齐军,然后一路南下屯兵睢水,击破项渠的楚军,消息传回秦国,让所有秦人闻之则喜。

紧接着,淮阳的主战场也开始了最终决战,在扛住了楚人短暂的绝境冲杀后,秦军大举反击,王翦大败楚军主力,杀死楚将昭原。西边的杨端和别部也击破楚国右司马大军。

形势一片大好,秦军节节胜利,不管是之后的攻城拔邑,还是野战交锋,秦军皆是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推到底。

虽然其中也有蒙恬在善道遭了项燕伏击,小败一场。但紧接着他就跟随赵佗在淮阴决战中,立下破军大功,逼杀项燕,之后又随着赵佗南下砥定江东,擒杀熊启。蒙恬算是功劳远大于罪过。

而李由呢,他在汝水惨败,虽然之后也收拾残卒,跟着杨端和捡了几座城邑,功劳却远远无法和蒙恬相比,放在一堆军功显赫的将领中,怎么看怎么扎眼。

此刻秦王政开始检阅诸将功勋,看到李由的汝水之败,就像是在一片耀眼的光芒中突然瞥到一个污点,怎能让人舒服的起来。

他不由皱眉道:“李由在宫中时做事勤勉,也算颇有能力,怎的上了战场,竟然连遭败绩?此人无军争之能乎!”

旁侧,赵高立刻劝慰道:“臣随大王驾临淮阳时,曾听诸位将军谈论过此事。李由汝水之败,其实也算有功。”

“哦?李由战败,反倒有功,此话如何说?”

秦王政看了赵高一眼,心中好奇起来。

赵高忙回道:“臣听诸位将军说,此番李由之败,实乃他探见楚国右司马逃跑,故而率军追击。那楚国右司马有兵一万,李由却只有五千兵卒。李由此战,是以少击多,以弱击强啊。”

“臣听说,那右司马早已有逃跑打算,欲要沿汝水南下,坐船渡过淮水,若是成功,我军便很难将其捉住。其麾下一万楚军逃到淮南,对于日后我军攻取淮南各城,定然会有极大阻碍。”

“故而此战李由处于劣势,但却为了大局而不得不战。此战虽败,李由却将那右司马死死缠住,让紧随之后的任嚣部可以趁势击破楚军,擒获楚国右司马,将此威胁彻底铲除。如此来看,此战若无李由以少击多,也定然没有任嚣大功。”

秦王政听得点头,其实邦尉府和主爵中尉府给李由的赏罚,便是不赏也不罚,想来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

但秦王政事务一向繁忙,精力有限之下,对于每一个将领战功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一般只看结果,陡然见到李由的汝水之败,心中就很不舒服。

如今听赵高这么一说,李由这次虽然战败,但为之后的任嚣擒获楚国右司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来看,这李由倒是个识大体的。”

秦王政神色舒缓下来。

赵高趁势进言道:“如今大王翦灭荆楚,乃是千古未有之大功,诸将欣喜,满国庆贺。”

“当此之时,诸将皆有重赏,李由却因为汝水之败而无所得,恐有不妥,这样会更加突出我军在汝水的败绩。”

“臣斗胆进言,大王可嘉李由汝水纠缠楚军,辅助任嚣擒获楚国右司马之功。如此一来,我秦军则无败绩,定能让国人争相自豪,同时大王恩泽于李由,想来廷尉也会欣喜,深感大王之德。”

秦王政没有开口,手指轻轻摩挲着简牍表面,目中露出思索。

赵高所言颇有道理。

如今秦国灭楚,所有将领都立下大功,在这个节骨眼上,却传出李由的汝水战败,不亚于一锅好汤里多了一颗老鼠屎,让素来就有强迫症的秦王政感觉很不舒服,而且传出去后也没有秦军全胜的战绩好听。

不如按赵高所说,宣传李由的纠缠楚军之功。

李由的汝水之败,并非真正的败绩,而是秦军为了后续任嚣击破楚军,擒杀右司马所做出的战略牺牲。

李由不仅无罪,更有功劳。

秦王政又想到李由的父亲,担任廷尉已有一年的李斯。

李斯果真是治国大才,在廷尉任上,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不时还能提出一些很有用处的建议,让他秦王政用的很舒心。

不看儿子,也得看其父翁。

秦王政颔首道:“李由汝水之战,看似败绩,其实有功。他之后又随杨端和攻取城邑,当有奖赏。如此,寡人此番便复他五大夫之爵吧。”

“大王圣明。”

赵高拱手称赞,眼中有笑意弥漫。

秦国灭楚,诸将之中,除了王翦外,就以他那位兄弟赵佗的功劳最为耀眼。

此番大军回秦,诸将受赏,赵佗必会因为耀眼的功劳让无数人嘱目。

这时候李由却因为汝水之败,无功无赏,李氏父子心中必然不平,甚至会因此憎恨赵佗也说不定。

这种事情,对于赵佗并非好事。

相反李由若是受赏,对于赵佗的嫉妒定然会减轻不少,至少他也得了一个安慰奖。

秦王政抬起头,看了眼赵高,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赵高和赵佗之间,赵佗和李由之间。

这种种关系,他心里很清楚。

只不过赵高此番进言,确实是好处大于弊处,也让他感觉心里舒服不少,所以才会选择采纳。

就在这件事即将结束时,赵高却面露犹豫之色,低语道:“大王,关于李由之事,臣在淮阳时,还曾听过一些传闻。”

“说来听听。”

秦王政笑了笑,他倒是想听听这赵高还能说出什么话。

“臣听军中将士,以及中车府的卫士谈论。他们皆言李由初上战场,便遭逢楚上柱国项燕。到了蕲邑时,又遇楚国左司马昭平。此番灭楚,他又去追袭楚国右司马叶胜。”

“李由三次作战,皆是以少击多,以弱击强。虽然他颇有雄心,且屡败屡战,依旧奋勇不怯,值得赞誉。”

“但这三次战斗,又未免太过巧合。故而军中常言……李由数奇!”

赵高声音落下。

秦王政脸色猛然一变。

“李由数奇。”

占卜之法,以偶为吉,奇为凶。

数奇。

便是说此人命数不好,遇事多不利。

……

“李军候,真乃壮士!”

荥阳城外,数十万大军临时驻扎,因战事落幕,故而各部将领便置酒饮宴,各自欢聚。

此刻任嚣喝下数杯酒后,对着赵佗、蒙恬等人称赞起李由的壮举。

“李军候料敌先机,眼见楚国右司马有脱逃之意,便立刻率兵追逐,纠缠楚军,阻止了对方逃往淮南。楚人无奈,反击而战,李军候哪怕兵少,也毫不畏怯,背水与其相斗。此真壮士也!”

“可惜啊,李军候终是以少击多,寡不敌众,最终被楚军击破,但也为我率兵前来争取到了时间。这才有之后我大破楚军,擒获楚国右司马的功劳。可以说,这功劳是有李军候的一半!”

任嚣红着脖子叫起来。

他受屠睢影响,心中颇有豪侠气概,对于李由之事非常有好感,故而不停称赞对方的勇气,将李由呼为壮士。

“背水一战?”

赵佗眨了眨眼,摸着脑袋感觉有些好笑。

背水一战危险极大,不到绝境时不可用之,这李由怎么还主动用上了。

赵佗又想到李由汝水一战的兵力对比,不由摇头道:“这李兄怎么每次都是以少击多啊?”

……

在诸将利用空闲时候置酒欢聚的时候,荥阳城外的数十万秦军也开始了解体。

附近的三川郡、颍川郡征召的秦军就地解散回家。

来自河东、太原、上党、燕赵等地的秦卒也开始分配队伍,在相应军吏的指挥下,踏上回程的道路。

而赵佗和诸位将军,也将跟随主帅王翦,率领着关中士卒,西进函谷。

他们将要回家!

《汉书·李广传》:“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颜师古注:“言广命只不耦合也。”

第266章 吕氏淑女第705章 身毒第488章 舌战群儒第451章 城濮旧地第386章 赵高绝杀第670章 项氏抉择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699章 储君第560章 兵贵神速第337章 越之丑女第101章 虎符第553章 沉没成本第771章 擒王第120章 宫中第204章 刘季自刎第8章 李信第790章 睡觉第249章 蕲邑第207章 右庶长第800章 说媒第419章 代军尽殁第4章 荆轲第508章 赵佗铸币第705章 身毒第229章 喜报第146章 上车第694章 李氏第154章 各方行动第283章 蝴蝶效应第834章 帝崩第764章 蚕食第824章 黄石第386章 赵高绝杀第772章 处刑第548章 武刚车阵第269章 赵佗迷踪第643章 五德终始第533章 上将军第63章 孤信第144章 各怀心思第732章 喜讯第402章 齐使田冲第320章 楚将染病第778章 蛙部第724章 盟友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683章 公孙第97章 爵制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812章 义士第230章 橘子第685章 海东第128章 蒙毅第149章 张耳第298章 李由练兵第359章 兵进淮阴第358章 羌瘣类陀第334章 欲效田单第197章 换将第153章 突袭户牖第291章 义与不义第796章 志向第240章 淮阳反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67章 燕人第750章 内斗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367章 城濮兵术第749章 阳谋第766章 血祭第292章 灭楚之策第171章 治兵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475章 悉定齐地第766章 血祭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680章 伤势第276章 公主赢了第113章 楚戚第221章 选择第418章 赵佗已死第105章 中车府令第117章 横之义第152章 魏策第661章 泗水天子气第371章 大王钦定第4章 荆轲第480章 法家治国第640章 朕欲长生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591章 半渡而击第771章 擒王第2章 秦舞阳第707章 真实第795章 二代第173章 励士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19章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