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强国强军

军粮?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来了精神。

就见那些侍女鱼贯而入,将一盘盘食物放到众人身前的食案上。

“这东西……”

秦王政低头看去,只见盘中盛放着两块类似于金饼的食物,呈麦黄色,在摇曳的灯火下,看上去金灿灿一片,十分显眼。

冬日寒温中,只见盘中热气升腾,有一股特别的香味传入鼻中。

“这是什么东西,能吃?”

羌瘣嘴里嚷着,手中动作却不慢,从盘中将那饼拿起,一口咬了上去。

出人意料的松脆,嘴里满是奇特的香味。

羌瘣眼前一亮,这种感觉比刚才的面条还让他喜欢。

他大嘴不停开合,一会儿就将其吃的干干净净,转头四望,只见众人皆在小口咀嚼着,纷纷点头称赞。

“有点意思。”

这又是一样从未见过的美食。

主座上的秦王政在尝了两口之后,将饼放下,目光再次落到赵佗的身上。

“此物是何?充作军粮,有何益处?”

赵佗笑道:“禀大王,此物以麦粉所做,可称麦饼。因为经过烘烤,显得干而硬,如此便可长期储存。依臣观察,此物若是在冬季存放,足以经半月以上而不坏。夏季可能时间稍短,但做出来后也足以存放数日时间。”

赵佗话音刚落,另一侧正吃饼的王贲便叫道:“好,此物甚好啊!若是我欲发动突袭时,只需让士卒携带此物于身,便可不带釜甑等物,省去埋釜做饭的时间,加速行军。如此一日多行数里,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然也,若是以此物为军粮。我若用兵就可不考虑后勤问题,率车骑长驱直入,数日之间便可直捣……”

李信激动的说到一半,突然想起如今自己的处境,又落寞的闭了嘴。

“王将军和李将军所言甚是,此物为军粮,好处甚多。”

赵佗点点头。

这一次他弄出来的麦饼,其实类似于后世的锅盔、馕饼一类,干燥耐放,和水而食,十分的填肚子。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中,大军的粮草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将领带兵,每一次作战之前必先考虑粮食安全。

就如当初秦军被项燕阻拦在善道外的水泽处,就是怕对方截其粮道,才不敢让大军绕道东阳。最后赵佗绕道时,同样是万分防备楚军袭其运粮队,而对面的景同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如果有麦饼在,那么秦军的许多军事活动,根本就不需要运粮队了,直接就少了一个致命的破绽,打仗时所能使用的战术也会变的更加灵活。

且因为用麦饼为食物,不需要携带釜甑之类的器具,行军时可以携带的食物反而更多了。

扎营时也不需要士卒再去砍伐柴火来做饭,会节省许多的时间,且不生火做饭,军队所在的营寨,便不会有炊烟升腾,更不容易被敌军提前探见,能够提高突袭时的成功率。

当然,这东西也有很多限制,不太可能作为大军的常规饮食。

最大的好处,还是用来短距离突袭!

就如李信所说,让车骑携带此物,数日之间便可直捣敌人腹心重地,打出闪击战的效果!

殿中武将不少,王贲、李信,以及蒙武等人相继开口,讲述起此物在军争中的用途。

就连那羌瘣也是连连点头。

在座的李斯、姚贾、冯去疾等不通军争的大臣,同样是越听越惊异。

小小麦饼,竟然真有强军之力。

坐在主位上秦王政双眼发亮,不由拿起盘中的麦饼,咬了一口,感觉确实很香。

“没想到那难以下咽的麦,竟可做成此等食物,以此麦饼为军粮,确实能强我秦国军力啊。”

秦王政赞了一声,但接着,他便话锋一转。

“然此物虽在军争中有所裨益,但也不能直接增强我秦国之国力吧,赵卿适才所言‘麦能有益军国’,是否还有其他说法?”

“大王明见,麦之用处,还请听臣道来。”

赵佗拱手,开口道:“麦,因其做成的麦饭难以下咽,常被视作下贱者之食,只供刑徒奴隶吃,故而黔首庶民对于栽种宿麦的意愿并不强。稍有富裕者,宁愿种些其他菜蔬,也不愿种麦。”

“若是大王将这些麦制的食物在秦国推广,庶民知晓麦有这些吃法,不用再去嚼难食的麦饭,自然会踊跃栽种。如此一来,我秦国每年便可多收获许多粮食。”

因为小麦的抗寒能力,这时代的麦子大多在秋冬时播种,来年夏季收获,被称作宿麦。只是麦饭太过难吃,一般人都不愿去吃,故而种麦的积极性并不高,秦国种植小麦的面积也不大。

如果按照赵佗所说的,推广麦食的吃法,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在秋冬种植宿麦,如此一来,变相的就可以增加整个秦国的粮食产量,这就是所谓的增强国力啊!

而且因为麦食的出现,像面条这类美食可以端上富贵者的餐桌,麦饼这类食物更是可以充作军粮,不再只是往昔的刑徒奴隶之食。

秦军的粮食在原本的粟黍之外,得到了扩充。在战争时期,相当于多了一种选择。若是再遇到长平之战和淮阳之战那种消耗甚大的战争时,秦军完全可以借着多出来的麦食,耗死对手。

随着赵佗述说,秦王政以及殿中的诸位公卿皆是听得点头。

面条、麦饼这类食物的出现,确实是有益于国,而非虚言啊!

就在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中年男子开口道:“少上造所言麦之食法,确有大用。但少上造又说,想要将麦做成这些食物,需要使用石磨将其磨成粉末才行。这样一来,岂不是会有很大限制?”

此言一出,秦王政眉毛皱了起来,众人也脸色一变。

这确实是一个硬性条件,虽然其他粮食,比如粟,吃之前也需要人舂谷,但相比用石磨来磨麦,却要简单的多。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能置办石磨。

赵佗看了那人一眼,见是左丞相王绾,便拱手道:“王公所言甚是。麦食需要用到石磨,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故而我认为可以在每一个里闾之间,由官府置石磨一台,由里吏管理。利用畜力拉磨,可让里人使用,如此便可解决推行的问题。”

眼见王绾依旧垮着脸,赵佗心中便知道问题所在。

他连忙又道:“建立石磨需要花费财物,看守石磨的里吏需要俸禄,损坏的石磨也需要维修。故而此石磨并非免费供里人使用。官府可让里人每次磨麦时,缴纳些微钱物。如此既不会花费官府的财货,反倒能有所收入。而里人也能在付出些微钱财后,使用石磨,磨麦而食,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听到这话,王绾的脸色彻底舒张开了,这东西居然还能从小民手里赚钱,很好。

他对赵佗颔首道:“少上造考虑周全。”

秦王政也笑了。

“赵卿所言甚好,这所谓麦食,确实是有益军国,可让治粟内史推行。今夜,寡人甚喜啊!”

赵佗忙俯首道:“臣微末之言,能益军国,让大王欢喜,便是臣之荣幸。”

低着脑袋的赵佗,嘴角微微上翘,眼中更有笑意弥漫。

秦王政高兴,他赵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他这一次弄出面食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口腹之欲吗?

不是。

是真的为了强国强军吗?

有一点,但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促使他赵佗弄出这东西的原因,是为了重新得到大王的宠爱啊!

因为熊启之事,让秦王政对他赵佗这个赵之公族起了猜疑之心,甚至做出试探之举。

在被王翦点拨之后,赵佗常感到心悸。

在秦国,大王就是天。

如果秦王政心里对他产生了猜疑,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赵佗在这时候弄出面食这个东西,不仅有益于以后的领兵打仗。

而且还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这是强国强军之策,定能再得大王欢喜。

秦王政这样的君王,最喜欢的便是有能力的人啊。

赵佗抬头。

大王正含笑看着他。

面食差不多了,接在后面的就是关于公主的情节。

这一段发明情节其实也是对“齐代、君心难测”两章的呼应。受到君主猜疑,主角受到点拨后就做出这个对策,显示自己能力,重得信任和重用。这几段情节都是环环相扣,并非无用。而且面食出现后,以后打仗的战术也能更灵活,对全书而言,其实很重要。

第674章 囚禁项籍第98章 李将军,可比武安君第404章 剑指秦律第80章 投石机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72章 短兵第345章 不谷欲降第555章 猎捕翕侯第845章 落幕(大结局)第273章 寝宫夜问第310章 东伐无信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724章 盟友第112章 定策第365章 请君一战第202章 白氏女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695章 熊心第515章 识时务者第775章 自强第526章 扶苏来访第498章 禁止议政第26章 赐爵第329章 魂断睢水第369章 楚国之殇第338章 兵临楚都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650章 帝国危机第441章 李信征辽第329章 魂断睢水第175章 名利第309章 伏杀秦将第614章 满朝谄媚第8章 李信第256章 将计就计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500章 少府赵佗第746章 刘羽第71章 不更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569章 灭匈奇谋第686章 楚汉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389章 秦宫赐爵第778章 蛙部第712章 覆韩第690章 召子第530章 火烧西南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23章 图穷匕见第837章 变法第728章 战略第283章 蝴蝶效应第664章 欲锤赵佗第63章 孤信第805章 仪式第303章 赵佗坠马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684章 质问第337章 越之丑女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288章 阳夏第308章 刺客出没第49章 斩将第658章 异兽真身第577章 计划开始第618章 捷报频传第623章 老父与子第88章 大泽第19章 公主第587章 二袭胡营第637章 坑杀方士第550章 双靡翕侯第455章 技击之士第736章 策略第244章 钟离眛第381章 楚亡第215章 家书第228章 车骑第836章 革弊第171章 治兵第326章 赵佗如龟第107章 扶苏第551章 大风弩阵第209章 蒙武第413章 赵佗伐代第133章 五百主第799章 抉择第124章 楚国使者第535章 乌氏倮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763章 小目标第195章 归诏第561章 马踏贺兰第819章 处置第76章 郁结第32章 黄金第792章 战死第731章 将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