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左丞相

“王室曰县官,公室曰县官……王游曰皇帝游,王猎曰皇帝猎,王犬曰皇帝犬,王马曰乘舆马……庄王为太上皇……关内侯为伦侯,彻侯为列侯……”

赵佗念叨着秦王政登基为皇帝后,所下达的更名诏书,眼中闪过讶然之色。

这封诏书里,除了将以往的“王”字换成“皇帝”,将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追封为太上皇外,还有不少对于官爵的改名,这让赵佗颇感惊讶。

“我还以为县官是到了汉朝才称的,彻侯也是为了避刘彻的名字,才改成列侯。没想到这些东西,原来是在秦朝就已经改了,果真是汉承秦制,连名都不变啊。”

赵佗感叹道:“看来日后我纵使再有立功升爵的机会,升的也是伦侯、列侯,而非关内侯、彻侯了。”

现在已是秦王政正式称帝登基的半月之后了。

这中间的时间里,整个咸阳都忙成了一团。

包括秦王政举行正式称帝的仪式,祭祀先祖神灵,昭告天地神祇之类的种种事项。

赵佗虽无实职,但作为皇帝的亲信,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功臣,自然也是要跟着参加各种仪式,忙上忙下,都快累成狗了。

如今事情总算是告了一段落。

皇帝登基,赐万民享乐,宣布天下大酺三日。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解除禁酒令,让天下黔首们全都可以喝酒聚饮,共同为皇帝庆祝他的伟大功业。

天下大酺,百官公卿自是也有时间在家休憩。

赵佗难得在府中得了个清闲。

所谓饱暖思爱情。

赵佗这一空下来,就不由考虑起自己的终身大事起来。

他想到自己按这时代的纪年法,那也是响当当的二十一岁青年,该到了加冠成婚的年纪了。

“不知大……皇帝什么时候兑现承诺啊。”

赵佗心里嘀咕起来,想起当年出征之前和当今皇帝的那次面谈。

“六国未灭,何以家为!”

“待到天下一统,六国尽灭。你赵佗,便是寡人之婿!”

脑袋里回荡着当年两人的对话,赵佗亦不由浮想联翩。

人非圣贤,孰能无欲。

如今赵佗就等待着皇帝来兑现当初的承诺了。

可惜皇帝刚刚登位,偌大的帝国,重要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暂时无暇顾及赵佗的私事。

赵佗没等来皇帝的诏令,也没有收到秦宫中的公子邀请。

却等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

“大庶长,门外有左丞相府君子拜访,有名刺一封。”

仆人呈上一封拜帖。

“左丞相王绾之子王贺?”

“这人跑来拜访我做什么,我跟他老父也没什么交情吧?”

赵佗打开名刺一看,有些惊讶。

不过转念一想,大概是对方有意来交好的吧,人人都知道大庶长赵佗乃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帝国建立的大功臣,寻找机会前来与他交好,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想到此,赵佗立刻起身,命仆人大开府门,亲自前去迎接对方。

王贺二十余岁,脸和身子都有些圆,颌下留着短须,此刻正抱着一只大雁站在门口等候。

“鄙人王贺,见过大庶长足下。”

王贺满嘴谦称,表现的很有礼节。

赵佗还了一礼,嘴上笑道:“王君前来拜访,有失远迎。”

王贺受宠若惊。

在他想象中,赵佗这般年纪又小,功勋又大的皇帝红人,很可能年轻气盛。

没想到当面一见,这大庶长待人接物竟十分温和,王贺脸上不由绽开了笑容。

两人走入府中,略微寒暄之后,王贺便直接道明来意。

“家父素敬仰大庶长威名,特于明日晚间备薄宴相请,还请大庶长务必光临。”

听到这话,赵佗眼睛微眯。

看着王贺诚恳的神色,他略一犹豫后,还是应承了下来。

来邀请他的人有很多,有些人他可以婉拒,但有些人却不能轻易无视。

左丞相王绾,当今秦帝国政坛上的二号人物。

特别是随着右丞相隗状年老,许多事情都落到了王绾的身上,更让其权柄日重,这就是一个赵佗不能轻易无视的人物。

如今对方不仅备宴相请,更派出自己的儿子来邀约,这种规格已经算是很高了。

如果赵佗拒绝,不仅表现的无礼,让对方感觉到不爽和被轻视,那就很有可能直接结下仇怨。

甚至这事情要是传出去,还会让他落个倨傲无礼,连丞相都不放在眼里的恶名。

一番思虑后,赵佗只能颔首应道:“既是丞相相邀,佗必定拜访。”

眼见大庶长答应下来,王贺的圆脸再次堆满了笑。

“如此甚好,那吾父子便在府中等候大庶长光临,彼时更有佳客作陪,定让大庶长高兴。”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王贺便起身告辞。

赵佗送着对方离开府邸。

看着王贺所乘坐的车舆在路上渐行渐远,赵佗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王绾……”

到了第二日晚间。

赵佗换了一身玄黑礼服,踏上新换的马车,前往左丞相位于渭南的府邸。

大庶长车马出行,路上无人敢挡道,没过多久便行过渭桥,来到一处硕大的宅邸。

只见那府邸门阁高大,雕栏画栋,颇有气势。

王绾之子王贺早已等候于此,见到赵佗抵达,立刻笑脸相迎。

“见过大庶长。”

赵佗从车上抓过咩咩叫的小羊羔,抱羊下车,与王贺行礼相待。

“见过王君。”

两人话未说上几句,收到仆人禀报的左丞相王绾就亲自从府中走了出来。

“大庶长亲临寒舍,真是让吾欢喜。”

王绾四十余岁,相比于他儿子脸圆身子圆的模样,他反倒是个瘦高个。

“长者相迎,赵佗真是受宠若惊。”

赵佗嘴里回了句客套话,目光却落到王绾的身后。

那里,还跟了数个头戴高冠,身着儒服的男子。

王绾注意到赵佗的目光,笑道:“此番大庶长光临,吾冒昧请了佳客作陪。此皆乃博古通今之士,为今上所征辟之学宫博士,有他们在,今日之宴,定然十分欢乐也。”

听到王绾开口,他身后那些博士也立刻开始了自我介绍。

领头的长须中年人,看着赵佗,脸上堆满了笑,拱手道:“博士仆射周青臣,见过大庶长。大庶长果真少年英杰,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功勋,真是让吾等佩服。”

周青臣开口之后,另一个短须长脸的儒生则拱了拱手,沉声道:“淳于越,见过大庶长。”

周青臣!

淳于越!

赵佗眼皮猛跳。

这两名字,那可都是后世秦朝小说里常出现的人物,真是让赵佗如雷贯耳。

赵佗一边听着其他几位博士的介绍,一边打量着那脸带笑容的王绾。

今日的宴会,还真是欢乐啊。

文中改名均出自《里耶秦简·更名方》,列侯为秦统一时改名,并非汉时才改。值得一提的是“郡尉”这个官职也是统一后才改名,在改名之前,叫“郡邦尉”,前文为了顺耳,提前使用。

第377章 无约立约第602章 包抄头曼第143章 喇叭战术第260章 背水为阵第462章 赵佗要我第839章 四年第264章 刘吕联姻第85章 追击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805章 仪式第243章 叫门将军第304章 田大司马第603章 双王战殁第438章 吾会出手第546章 秦军出塞第463章 君子之殇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117章 横之义第745章 产虫第696章 外孙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175章 名利第557章 屁股转换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141章 小黄第379章 越王降第470章 舌战劝降第776章 雨季第64章 宋意第769章 一秦敌十越第109章 隗状 姚贾 尉缭第25章 问对第795章 二代第829章 列侯第698章 太子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457章 勇追穷寇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276章 公主赢了第536章 皆为利益第326章 赵佗如龟第370章 伪王何在第78章 公输第191章 刘季背主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265章 刘季娶妻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482章 帝号纷纷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177章 名声第814章 赏不逾时第818章 项籍第673章 以势压人第333章 项燕钓龟第117章 横之义第468章 烹了郦生第772章 处刑第450章 王离军候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120章 宫中第699章 储君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34章 欲效田单第486章 风波将起第798章 余众第237章 东向第37章 与子同袍第677章 自刭第694章 李氏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364章 进退两难第359章 兵进淮阴第817章 刺佗(下)第243章 叫门将军第449章 我答应第232章 八山之战第612章 赵佗封侯第380章 见熊启第811章 口音第550章 双靡翕侯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98章 李将军,可比武安君第482章 帝号纷纷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399章 何以家为第738章 恶化第30章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第713章 日照第198章 李户将第282章 将门第595章 狼王抉择第183章 魏咎第258章 秦王怒第718章 三十年第33章 购物第283章 蝴蝶效应第156章 城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