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禁止议政

bookmark

满殿皆惊。

赵佗更是脸色一变,死死盯着斜对面的廷尉李斯。

好一个李斯!

赵佗猜到面对那群儒家博士的诘难,李斯一定会站出来。

一来是这位廷尉很了解皇帝的心意,知道站出来能得帝心。

二来则是法、儒乃大敌,如果淳于越等人利用周礼反对他赵佗尚公主成功,那儒家声势必定大涨,而原本在秦国一家独大的法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李斯一定会出手。

只是他没想到李斯这家伙竟然这么厉害,借着此事,对那群儒家博士发动绝杀。

以古非今,想要复辟封建!

这顶大帽子扣上去后,李斯立刻请皇帝剥夺博士的参政议政的权力,如果皇帝点头,那这群博士就真的成了应声虫,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没有资格议论,更不能发表观点。

废周礼之事,更是凶残。

儒家的本质和道、墨、法这些诸子并不一样,与其说儒家是诸子之一,不如说他们是周代礼制的继承人。

他们学的礼,乃是周礼。读的诗,乃是周乐,他们所言的一切,全都脱胎于周代的礼乐文化。儒家门徒所学的东西,便是宗周的传承。

孔子所言“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改变礼崩乐坏的时代,重现昔日周礼昌盛的社会。

至于其后孟子、荀子等人虽有各自的主张,但也都逃不出一个“礼”字。

孟子言,无礼义,则上下乱。

荀子言,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

儒家之内,不管是哪一支师传,“礼”都是他们最核心的东西,也是他们所有学说和政治思想的基础。 ▪ ттκan▪ ¢O

若无礼,则无儒。

如果周礼被废,那儒家也就相当于不存在了。

故而殿中稍有见识的公卿大臣,皆是被震得瞠目结舌。

这李斯,直接是要废除一个学说的根基,将这个学派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抹除啊!

“如果皇帝答应废周礼,下一步怕不就是要建言焚诗书了。李斯是在将我这件事当成棋子,以此来消灭所有政敌。”

赵佗目光微凝,一颗心吊了起来。

他被李斯利用了。

赵佗虽然对于这群儒家博士反对他的婚礼感到不满和愤恨,若有可能自是想一脚狠狠踹在淳于越的胯下,以示报复。

但他可不想让此事变成焚书坑儒的导火线。

废除周礼。

如何废除?

按法家的作风,那还不就是将儒家的诗、书尽数焚烧,如果再有谈周礼的人,那就尽数杀戮。

这样一来,就算是废除了周礼。

这妥妥的就是原本历史上的焚书再现啊。

“以李斯这种找到机会,就要对敌人一击必杀的作风,恐怕还会将此事扩展到其他诸子身上,说动皇帝尽烧天下书籍,最后剩下他法家一家独大的局面。这种事,他干得出来!”

赵佗深深吸了口气,脑袋里回想起前世所听过的焚书之语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当法家垄断秦国,当整个天下只剩下一种声音,那也代表这个新生的帝国离毁灭不远。

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过了。

就在赵佗心惊之时。

殿中群臣也开始做出了反应。

“臣王绾昧死以禀陛下,儒生虽无见识,以古礼而阻公主之婚,但并无复辟封建之想法。且周礼者,虽是周室所定之礼,但八百年间,已经融入天下万民之中。就连我秦国婚丧嫁娶,日常交际,种种事物皆离不开礼仪。若废周礼,何以代之?”

“且天下初定,六国诸侯之地,诸生尚未归心,此时若废周礼,恐六国故地之民再起波澜也!”

“是呀,如果废周礼,必定天下震动,还会影响到迁徙六国之人的大事啊!”

随着左丞相王绾发声,几位与儒家相善的公卿也跟着开口进言。

殿尾的诸位儒生博士早被这事情吓傻了。

好在博士仆射周青臣算是个机灵人,他扑到殿中,叩拜大哭道:“臣昧死以言陛下,吾等儒生绝无复辟封建之心。”

“是也,吾等绝无反对郡县,复辟封建的想法。”

“吾等并未以古非今,还请陛下明鉴!”

一群儒生连忙跟在周青臣身后叩首乞求。

淳于越目光呆滞,被身旁的同僚按在地下。

廷尉废除周礼这个提议,简直将他们吓坏了。

帝榻之上,秦始皇面色漠然,冰冷的看着殿中群臣。

那群儒生博士拿出“同姓不婚”的周礼,来反对婚礼之事,让他感到颇为愤怒。

竟然有人敢反对皇帝的诏令?

他征辟这些儒生来任博士,只是作为一个工具使用。

如今这些工具竟然有了自己的意志,还敢来反对自己,这自然是他不能容忍的。

李斯提议废除周礼之事,皇帝确实心动了。

不听话的工具,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紧接着王绾等人站出来说的话,又让他另有考虑。

如王绾等人所说,周朝八百年,周礼对天下的影响太大了。

不说其他,就连刚刚为扶苏和赵佗所行的冠礼,那也是周人所创制,是周礼的内容。

除此外,如今秦国所通行的婚礼、葬礼、祭礼,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食礼、交际礼等种种东西,都是来源于周礼,虽有变动,但大体都是依照周礼来行。

如果废除,是废除全部呢,还是部分保留?

若是废除周礼,那又用什么来代替呢?

除此外,如今天下初定,六国之地并不安稳,赵佗所建言的迁徙六国贵族之事才刚刚开了个头,如果在此时废除周礼,那绝对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平白生出波折。

而至于李斯之所以建言废除周礼,是打着怎样的想法,皇帝心中也是清楚。

秦始皇是一个重视实际利益的君主,一番思索后,他自有决定。

看着趴在殿中瑟瑟发抖的诸位儒生,看着满脸诚恳的王绾等人。

皇帝淡淡道:“诸儒生滥用博士之权,以古非今,今日起博士官职不得上殿,日后非朕所命,不得参议国政。”

“至于废周礼之事,诸卿再议之。”

此话一出,殿尾儒生博士满脸苦涩,而那些阴阳家、名家、墨家博士则是恨得咬牙切齿。

这群臭儒生,管不住的臭嘴可真是把大家害苦了。

他们这些诸子博士话都没说一句,就平白遭受牵连,被剥夺了上殿和参政议政之权,真是要将人气死。

王绾等人松了口气。

以皇帝的脾性,既然说废周礼之事让诸卿再议之,那就还有商量的余地。

李斯眼中泛起笑意。

周礼的影响有多大,他自是清楚,想要凭借此事一口气将周礼废除,那自然是不可能。

他李斯只是区区廷尉,又不是丞相,上面还有王绾等人压着,当今天下的形势也不算稳定,所以让皇帝直接废除周礼的可能几乎没有。

“除非再过十年,天下砥定日久,而我能成为丞相,权势日重,这些儒生再犯个大错,或许就可以一击而灭之,焚诗书而绝百家,从此天下唯法而已。”

李斯心中暗暗叹了一声,不过眼中依旧是笑意弥漫。

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借着儒生搞出来的“同姓不婚”之事,让皇帝禁止诸位博士参政议政,相当于堵住了诸子百家的嘴巴,日后的秦国还是他法家的一言堂。

而且提出废除周礼这个恐怖的想法,哪怕没有施行,也足以狠狠的震慑天下人。

李斯心中很满意。

“这件事,我法家赚了。”

而此时,赵佗在听到皇帝的诏令后,也松了一口气。

禁绝博士上殿参议国政,堵住儒生的嘴巴,相当于禁言。

这结果相比于焚书废礼,已经算是轻的了。

他的目光瞥向那群满头冒汗的儒生博士,暗暗摇头。

这些儒生在被皇帝征辟来秦国之前,或是像淳于越那样曾是齐国博士,又或者是各地的民间大儒,多是转研经典,舞动唇舌,基本没有参与政治斗争的经验。

所以他们才会做出那么蠢的事情,不了解皇帝,不了解秦国状况,更不了解他赵佗在秦国的地位,就想着以婚礼之事来抢话语权,这不就直接被李斯给一棒子干翻了。

相比于李斯这个在秦国朝堂奋斗了二十多年的老手,这些儒生简直白的像是一张纸,远远比不上他们那些在后世官场叱咤风云的徒子徒孙。

“被李斯干翻了也好,免得日后再分不清情况就胡言乱语。”

赵佗笑了笑。

有这些儒家博士的下场在前,想来他结婚之事,再无人能够阻止了吧。

“要结婚了。”

他低语着,眼中闪过期待。

第605章 战争斩获第99章 忠信之士第325章 隘路七垒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593章 大秦却月第134章 东行第54章 升爵第199章 争心第253章 京观第402章 齐使田冲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796章 志向第844章 事变第731章 将殁第842章 托孤第90章 战车第234章 寿春城第599章 蒺藜陷马第374章 秦王临楚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414章 燕王归来第809章 斩首第263章 覆军杀将第293章 国力对耗第114章 涉间之仇第539章 虚虚实实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266章 吕氏淑女第238章 仓皇之犬第547章 猎手猎物第150章 计功第310章 东伐无信第632章 赵佗暴病第730章 灭瓯第417章 刺杀赵佗第51章 疑点第553章 沉没成本第358章 羌瘣类陀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72章 短兵第665章 刺客行踪第273章 寝宫夜问第697章 考校第19章 公主第311章 夜破齐营第382章 何故发笑第176章 菑县第209章 蒙武第394章 赵佗推磨第809章 斩首第513章 不给儒家第659章 寻仙梦断第400章 斗志昂扬第674章 囚禁项籍第480章 法家治国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213章 插嘴第784章 南越王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178章 戴氏第362章 楚军夜奔第183章 魏咎第85章 追击第92章 上架感言第450章 王离军候第560章 兵贵神速第549章 贵霜翕侯第348章 项燕熊启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415章 大义在我第544章 后继有人第177章 名声第585章 单于妙计第833章 事死第803章 预判第247章 钟离降秦第416章 族弟赵说第335章 右司马第248章 路线问题第780章 搏象第680章 伤势第163章 军令第753章 反目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303章 赵佗坠马第288章 阳夏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675章 惊弓第236章 三万秦军第385章 幽灵徘徊第446章 赵佗伐齐第95章 赵高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576章 渔翁头曼第816章 刺佗(中)第23章 图穷匕见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415章 大义在我第287章 兵临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