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放肆

美人自然便是今上。

今上身后跟着两人,中间那人牙白衣袍,是换了常服的方世子。世子后面却是一位秀气的女郎,走到一半就在宾客慌张跪拜的空当倏地改了方向,三两步插进侍卫和婢女的空隙溜下了台阶。

河鼓卫统领卞巨替今上命道:“诸位平身,陛下今夜微服,不必遵平日礼节。”

方琼站在王放右侧,躬身道:“陛下来此为家父祝寿,家父与臣不胜感激。”又提声道:“方府得以与众贵客一睹陛下惠赠,是寒舍之大幸。”

众人端坐席上,暗自思索今上要送什么贺礼给老侯爷。

吱呀一声,正屋的门从里打开,露出端阳候苍老的身影。

方琼走上前扶着父亲,王放坚持不坐,主人便也不坐,迎着秋风站的笔直。

只见今上稍抬左手,下首走来两个身形矫健、面容冷峻的黑衣侍从,抬着两口沉甸甸的乌木大箱子。

方继命下人接过。

王放温和笑道:“朕知道侯爷身子不适已有些时日,世子费了心思寻见效的药材,一片孝心着实难得。昨日旬休,朕去了西城光渡寺,请主持大师在今日戌时为侯爷撞钟祈福,这是朕送给侯府的第一份礼。”

方继当即下拜,被今上执住一只手臂。

王放垂眸,对上一双萧索的眼睛。他的目光从方继脸颊的皱纹移到鬓角的白发上,心中忽然空茫了一瞬。

底下一位小官喃喃念道:“陛下这是要把侯爷的病情弄得人尽皆知啊。”看到前上峰瞪他一眼,立马闭嘴。

溜走的罗敷总算碰见了看热闹的曾高舒桐,简短说明了自己已把东西给了方公子,和他们一起来前院,真不知道那人就是当今天子,不然怎么也不会跟他搭上话。

再看王放微笑的模样,周围人全被他容色所慑,当真是惑阳城、迷下蔡,国还没祸,就开始殃民了。

她想起烟火放完后听到光渡寺传来的钟声,以为晚钟敲的迟是南齐惯例,不料是国主为外戚祈福所下旨意。 如此说来,今上像传闻中与侯府关系密切,可是在寿宴上明说寿星身子不好,又是极不正常的。

方琼道:“陛下体恤臣父,臣心惶恐。”

王放道:“世子无需如此见外。”说完,又做了个手势让卞巨派人开第一个箱子,“此物是第二份礼。”

箱子一启,白花花的冰块就呈现在宾客眼前。乌木箱里几乎装满了碎冰,碎冰之上开着一朵柔柔弱弱的小白花。

“菩提雪!”

舒桐惊呼的同时,罗敷也一下子认出了这朵花。菩提雪生长在极北严寒之地,药性依据炼制方式不同千变万化,只需一瓣,效果就能达到最大程度,并且不和其他药材相克。目前这花只在黑市上出现过,因产量稀少、难以保存价值万金,国主应是动用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才得到这么一小朵。

曾高不认识这朵花,观好友的神情却尽数知晓此物极其珍贵,拉了拉舒桐袖子,道:

“侯爷的身体到底如何,你在公子跟前这么久,竟没吐露一点风声。”

舒桐无奈地叹道:“你该去问陈伯伯,他才是府中良医正。”

曾高甩了袖子,从他身边挪开。

罗敷也发现了黑衣侍从伫立墙角,内心存疑,不便说话,就定下心看这位年轻的陛下动作。

菩提雪的花瓣在黑暗中会散发淡淡银光,此时由于长寿灯的照耀不太明显。王放令人熄灭十几盏灯,院里暗了几倍,众人瞧得清楚——那朵不起眼的小花在冰块中央洁白如玉,表面如丝绸一般光滑,几丝嫣红的脉络从花萼蔓延到花瓣根部,十分奇异漂亮。

方继命人小心合上箱盖抬到府中仓库,以手背掩口咳嗽数声,沙哑道:

“陛下盛情,老臣无以为报。”

王放单只道:“侯爷保重身体为上。”

方琼侧过身,不再看他。

罗敷悄悄站在人群里。她离了原席跟府中医师一起,这个位置反倒看得明白,世子的目光隐隐嘲讽,又似悲哀,见她直直地望着,飞快地收回视线。

王放示意卞巨亲自开第二个箱子。

方琼默然许久,这时盯着那箱子片刻,忽地眼神一凛:

“且慢!”

王放视若无睹,似笑非笑道:“来人,给老侯爷看座。”

方琼本想上前一步,可将要出口的话终是化作满心郁愤。他深深叹了口气,目色凝重地看着父亲。

端阳候察觉到儿子的焦急,从容地挥袖道:

“开罢。”

方琼握紧的手渐渐松开,他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他站在这里,即使悲哀到极点,却丝毫无法动弹。

箱子里的东西……他闭了闭眼。

方继静静地地坐在椅上,沉稳如石像一般。他眼里不动声色地流露出一丝悔意,自己当年到底是怎么做的,竟与这孩子弄成了今天这样僵持的局面!

云朵飘移,一轮圆月银光炫目。

冽冽银光穿过几十年的岁月,岁月杳杳中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

院中三百祝寿宾客,便是这大厦将倾的证人。

卞巨已然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仍是满满的碎冰,然而碎冰之上,不再有纤纤白花。

迎着月亮凄凄的冷光,晶莹冰块里渗出微微的红,如菩提雪的花瓣。

底下有人尖叫,守在一旁的黑衣侍卫立刻一把掐断了那声音。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那是一颗惨白的人头。

人头五官清晰,两眼惊恐大睁,头发整齐地束起,仿佛原主走在路上,突然飞来一剑削了他的脑袋。

椅上,方继身子一晃。

王放淡淡道:“此人是五年前谋害侯爷的主犯,两日前被河鼓卫就地正法,还侯爷一个公道。不知这份礼,侯爷可还满意?”

方琼胸口起伏,单膝跪下,扶住父亲颤抖的肩。

方继紧紧抓着扶手,声线几乎要绷断:“谢……陛下。”

王放道:“季统领,如今却是可以和诸位说明了。”

宾客皆惶然失色,略知前事的老臣战战兢兢,生怕今日这场风波会波及到自己颐养天年。

这哪里还是送礼,存心吓人来的吧!罗敷正要询问曾高怎么回事,却见舒桐脸失血色,浑身僵立,从齿间挤出几个字:

“宋庭芝……”

曾高一愣,急急道:“你怎么了?”

箱子前的卞巨向众人一揖,高声道:“此人乃是九年前幡花宋家的二房庶子宋庭芝,于九年前下毒暗害侯爷,一直出逃在外,到日前才被我河鼓卫发现。”

商贾一席人人一惊,幡花宋家?宋家九年前烧的半人不剩,哪来的庶子?开宴前在屋里的几位知交友商了解最多,当下回忆起当年宋氏和方氏明争暗斗的场景。

卞巨仿佛听到众人的疑惑,朗然道:“诸位若是不信,在下就请宋氏后人出来验明吧!”

他手一抬,罗敷眼睁睁看着两个黑衣卫大步流星地向这里走过来,她下意识环顾周围,等找出异样,舒桐已被人领出去了。

“当初铸玉坊走水,长房嫡孙幸免于难,侯爷心善,又因诸事不宜公开,于是将宋氏孙易名养在府中,不计前嫌。”

舒桐俊秀的面孔苍白如纸,咬牙看向箱中新鲜如生的人头,大声道:

“不错,正是宋庭芝。”

众人哗然,一方面没想到当时大火烧漏了两人,一方面又惊讶于这青年语声中的恨意。

待阶下议论方了,王放踱了两步,示意肃静。

他浅笑着注视方继,道:“侯爷应是没有异议。”

一阵死寂之后,方琼蓦地站起,冷冷道:

“陛下说错了,今日微臣便要替端阳侯府当众请罪!”

方继撤走掩在嘴角的袖子,衣上殷红斑斑,触目惊心。

这是今上惯用的手段,反其道而行之。看似顺着他人的意,实则拆去所有退路,逼得人愈加惶惶不安,只要有一刹那忍不住出声,便失去了全部筹码。九年以来,他何尝放弃过对方氏的逼迫,明面上相安无事,鲜花着锦,便是捧杀前兆!如果方氏不能找到机会主动破开局面,总有一天遭受严重反噬。

今上等了那么久,长年压抑的愤怒无法再积累下去。

方琼面朝院内,异常镇静流畅地道来:

“陛下误解了。这宋庭芝,是臣父最先要保的人。”

前排的小官们听得傻眼,回过神来,发现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样云里雾里。世子当庭反驳陛下,陛下派河鼓卫杀了方氏要保的人,然后作为寿礼砍下脑袋、装在箱子里献了上来?

王放立在一盏灯旁,如月下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他微笑道:“哦?原是朕弄错了。愿闻其详,世子不要令这些人失望。”

方琼眼眸如夜,轻声道:“臣遵旨。”

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像微凉的雨水:“诸位可还记得承奉三十二年,十年之前,黎国公主自西凉南下归国之事?”

一位致仕老臣大着胆子颤巍巍道:“记得,黎国公主……是当时的镇国大将军陆鸣之妹,嫁与西凉王室。突厥将进攻西域六国,公主便南下回齐请求国朝援手。”

其余记得往事的人都听得点头,唯罗敷心绪一震。嫁与西凉王室……难不成是她未曾谋面的外祖母?

又一人小声道:“在下记得彼时匈奴靖北王秦谨已葬身定启,秦谨与西凉关系密切,突厥没了掣肘,大肆向西征伐,公主可能着实焦急。”

罗敷心里一喜,爹爹去世后,外祖母竟然还活着,那现在呢?现在还在人世么?

王放斜睨了那老臣一眼,并未发话。

方琼继续道:“当初公主南下时,曾带了一个人。”

他目光澈然,直视王放:“便是宋庭芝。”

“方氏愧受陛下天恩九年,今日要请的罪,正是由此开始。”

有些脑子转的快的宾客现在终于反应过来,侯府广发请帖,今上盛情送礼,原来全是幌子!今夜的重头戏,乃是青云之上的方氏向得罪过的今上做出最大让步。这精心策划的寿宴,连方府中人都没能准备好承受压力,一切只为凸显当世国主威不可犯。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之后,今上可谓睚眦必报,锱铢必较。

罗敷压低了嗓子问曾高道:“这是要干什么?你们府上和陛下串通好了的?”

曾高苦笑道:“串通是串通了,可是……看起来配合不太默契。且听公子说罢。”

方琼继续道:“幡花宋氏以牡丹闻名于世,公主喜爱牡丹,宋家一支则作为陪嫁去了西凉,既为商,又行走于宫廷。陆将军带兵迎公主于阳石关,宋庭芝携西凉王书信,信中有云:无条件赠洛阳西极天马,以补军需。宋庭芝与家主不睦,巧舌如簧,诓骗先帝相信陆将军里通外国谋逆。此时——”他语气骤然低沉,“此时,方氏替他作了保。”

几百人都怔在原地。

陆鸣正是今上的外祖父,镇国将军府被抄,牵连到尚书府一干人,承奉三十二年的洛阳血流成河。太后执掌后宫,外戚如日中天,方继深得景帝器重,只要方家一开口,御笔诛罪臣哪里还会有犹疑!

方氏的刀锋直指今上母家,天知道今上这九年是怎么忍过来的,怪不得方氏寻了时机率先请罪。

晏宋两家商贾之间的斗法,方氏凭借权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铸玉坊的那场灭族大火必不是偶然,但自那以后,方氏又将何去何从呢?端阳侯府已经失去了天家的完全信任。

老侯爷坐在椅上脸色憔悴,像是睡着了。

方琼理好衣袍,在王放面前跪下。

“此人得知宋家还存留有血脉,确然在九年前给臣父下毒,臣父身体至今非常勉强。陛下处决此人,实是解除方氏一大心病。“

这轻飘飘的一句,于当年的隐秘无半分阻挡作用。

他眼睫轻敛,停了一会儿,方道:

“方氏恃宠而骄,是为不忠;视人命而不顾,是为不仁;处世不用诚信,是为不义。方琼今日带印在此,恳请陛下革除端阳候之爵!”

他扬了扬下颔,老管家双手捧一个金盘,盘上七梁冠四色袍,金紫绶带,一块白璧温润无暇,正是两代端阳候所用朝服印章。

外戚烈火烹油之势,不过三代。

王放依旧未说话。

良久,他扶起三拜的方琼,只觉隔着几层衣物,对方全身都绷得极紧。

卞巨按今上原先指示接过金盘,算是受了世子除爵的请求。

正在宾客感慨侯府及时的作为时,王放又笑道:

“今日侯爷大寿,朕怎敢不应贵府之请?明日旨意便会下来,望贵府好自为之。”

他走到台阶边缘,檀色衣角融在浓稠的夜色里。

“朕还有第四份礼要呈给贵府。”

卞巨走上阶来,手中一幅玉轴三色祥云绫锦,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方氏于国有功,兹赐方氏永、黎、栎三州贩盐之权,十世不夺,并赐玉牌为证。明光五年八月十七。”

圣旨出乎意料的简短,圣意又不明,却无人敢出声。贩盐之权方氏之前就有一部分,但只是朝廷默认,今天过后,废爵而颜面扫地的方氏又将立于商市之顶,在漫长的十世中,难以再有其他人与之争锋——这是打了一巴掌,又给好处的戏码。

今上的寿礼一份比一份惊心。

方琼手指冰冷,握住今上递过来的墨玉牌。

王放一顿,手从他的肩上滑过,终是没有落下。

“方某代家父、方氏中人谢过陛下大恩。陛下宽仁,未深究方氏万死之罪,方氏惟有今后为陛下肝脑涂地,绝无二心!”

这话一出,不少人唏嘘不已,眼红方家的遗憾方家没有倒的彻底,与侯府关系不错的长舒一口气。

毕竟陛下还是念着与公子的交情。世事无常,陛下幼年和候府的关系那叫一个亲密无间……不提也罢。

此时罗敷与曾高择了处僻静墙角,一左一右守在失魂落魄的舒桐身边。舒桐初入药局时,罗敷就觉得他见识广阔,极会说话,认为是在府中待久了沾染商人习气,不料他真的是商人子弟。方氏做下害宋家家破人亡的事,总归积了点德,没有让其血脉断绝。

舒桐冷笑道:“我那三叔可谓恨太祖父入骨,先是费尽心机自请跟去西域,又是不顾国家大义令两国反目,侯爷能保他,当真是视我宋氏如眼中钉。”

曾高想要劝他又无从开口,罗敷见状温言道:“侯爷对你家里心中一直有愧,栽培器重你,对你不能说不好。”

舒桐道:“我那时已经十五岁了,现在不会比少时更加不晓事。我自小喜欢医术,家里不许,侯爷收留我后让我跟着府内医官学医,时常还能受到太医院御医的指点。不管他如何打算,我孑然一身,确实受惠良多。”

他望着曾高,眸光清润:“宋庭芝设计让先帝把他召入宫中问询,先帝认定是宋家与陆将军伙同谋逆。侯爷上表宋庭芝揭露有功,他免于一死,但宋府被内卫烧的干干净净,甚至排查路人,避免有漏网之鱼。宋氏受家内小人所害多于方氏的利用,我虽然不能待侯爷如陈伯伯待他那样,却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我……”

曾高轻声道:“所以你准备趁方氏扶持药局,离开府中自立家门,重振宋氏?”

罗敷简直无语了,盯着脚尖喃喃道:“你应该说我跟你一起去不要担心之类的啊……”

舒桐又是无奈一叹,“你说的差不多了,我只是不想再靠方氏。公子知道我的意思,所以才让我与你一同去药局的。重振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我凭自己的实力挣一分家业,还是颇有余力。”他自幼耳濡目染经商之道,所学医术又多于一般的医师,着实不用担心生计。

曾高听得连连点头,灵秀的瓜子脸上满是认真之色。

舒桐也不计较,他向来很有耐心。

罗敷看着圆圆的月亮,大有人世无常、鲜克有终之感。她记得万富当初和她介绍南齐风土人情,直说国朝陛下连赐下的毒酒白绫都是从方氏低价进购的,所以百姓自古单纯,愚民策略从来可行。

她忽地想到一事,问道:“宋府既留有后人,那么被抄的镇国将军府和吏部尚书府呢?譬如那个和亲西凉的黎国公主?”幼时母亲和外祖失散,玉霄山又消息闭塞,她对母系亲族一无所知。

曾高道:“陆大将军自刭后,她自缢被救下,此后入了青台山的道观,就此不问世事。”

“那就是还在人世?”

曾高摇摇头,道:“家里失势,又非血脉相连的宗室,说不定早就没了。”

罗敷刚刚跳起来的心又跌了回去。

她理了理头发,垂首轻轻道:“真是可怜。”

夜间凉意渗人肌骨,幽幽的灯盏映着宾客们神情各异的脸,院中氛围越加森然。

屋前,方琼起身侍立于老侯爷椅旁,挥袖令等候的陈潜上来诊脉。众人都道今上这椅子搬的巧,若侯爷不是坐着,恐怕早就倒了。

王放平静地笑道:“侯爷还有何请求,一并说出来,朕定会应允。”

连削爵都一句话风轻云淡地允了,还有什么不能允的?

方继出了一身冷汗,缓了一会儿,仍强撑精神道:

“臣恳请陛下……”

风乍起,棉絮般的云飘过月亮,天地暗下来的一瞬间,有轻微的呼吸出现在屋顶。

方琼看了看浓密的云层,打断父亲的话,吩咐道:

“来人,掌灯。”

第145章 绝婚第158章 御驾亲征第74章 携美第20章 晨昏定省第158章 御驾亲征第136章 奉诏第95章 长草第98章 诊病第7章 十九郎第48章 原谅第79章 借宿第146章 道貌第5章 认亲第89章 桃花第52章 气息第142章 乖第141章 仲子第22章 俗套第177章 根正苗红第30章 美人第87章 厚颜第91章 龙困第102章 心有余第72章 吹牛第32章 痛打第71章 裁衣第105章 衣带诏第98章 诊病第149章 绿帽子第22章 俗套第80章 霸道第172章 传国第146章 道貌第166章 嫁鸡随鸡第125章 蹭第22章 俗套第119章 狩猎第89章 桃花第14章 发簪第117章 这样那样第82章 清明第53章 取暖第59章 奉诏第13章 身世第176章 家丑第21章 刀笔第50章 群魔第170章 洞房花烛第80章 霸道第161章 珠圆第168章 儿大第137章 难言之痛第109章 残花败柳第102章 心有余第153章 冬枣第172章 传国第86章 良宵第40章 磨蹭第57章 郊游第121章 玩鸟第49章 拦路第98章 诊病第36章 贞女第114章 渴第70章 飞第52章 气息第163章 丢人第103章 迷离第75章 放肆第70章 飞第125章 蹭第155章 犯我强汉第78章 有女第14章 发簪第26章 心猿意马第163章 丢人第32章 痛打第11章 蒲公英第98章 诊病第73章 父债第56章 放肆第129章 欺软第55章 光天第67章 偶遇第102章 心有余第80章 霸道第157章 离经第91章 龙困第146章 道貌第18章 织坊第115章 柔第87章 厚颜第137章 难言之痛第99章 声色第23章 胖婶第39章 检查第20章 晨昏定省第157章 离经第37章 叨扰第85章 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