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臣附议

两天后,新郑北门郊外。

张开地身穿官服,带着数百韩国甲士在此等候。

对于这一次姜珝使韩,张开地心里其实非常矛盾。从张良的口中,张开地得知姜珝此次使韩,乃是为了两国结盟抗秦一事。

秦国如猛虎,韩国如家猫,赵国……如野狼。

一只野狼带着一只家猫,如何与猛虎抗衡?

所以在理智上,张开地并不想促成此次结盟。

可张开地耐不住张良百般劝说,再加上心里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于是张开地同意帮助姜珝促成此次结盟。

张良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在东方六国之中,楚国国力最强,但却与秦国交往甚密。只有赵国,才是真正一心抗秦,也是抗秦的主力。

所以在感性上,张开地心里也有那么一丝丝的幻想,希望两国结盟之后,可以改变韩国的局面。

因此,张开地现在很矛盾。

不过支持一下也好,至少不会得罪赵国。

张开地对于韩国去年发生的一些事也不是一无所知,姜珝联合百越余孽天泽血洗姬无夜府邸,如今赵国以姜珝为使,姬无夜如何会赞同结盟一事?

如此一来,张开地与姬无夜两人,一人赞同,一人反对,最后还是要由韩王来做决定。

而且他张开地在朝堂上公开支持韩国与赵国结盟抗秦,也能落得一个不惧强秦的好名声。

这就足够了。

姜珝坐着马车,在数百亲卫的护卫下,朝着新郑驶去。

远远的,张开地一行人已经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马车停下,张开地上前拱手道:“韩国相国张开地,奉王室之命迎候赵国使者。”

姜珝也不托大,走下马车,还礼道:“赵国姜珝,见过张相国。”

张开地看了姜珝一眼,心道此人果然如传闻那般年轻,只怕和良儿年纪相仿。如此年纪却有如此成就,只怕过慧易夭啊!

张开地道:“早听姜侯之名,今日一睹姜侯风采,果然是人中龙凤。姜侯一路远来辛苦,还请入城歇息。”

姜珝问道:“敢问张相国,不知韩王何时召见?”

张开地抚须道:“姜侯莫急,今日且入城歇息一晚,明日朝会,大王自会传见姜侯。”

姜珝道:“多谢张相国。”

话落,姜珝也不多说,重新坐回马车,跟着张开地一路进入新郑。

张开地这个人,有些圆滑世故,有些老成持重,虽无大才,但宦海沉浮这些年,手段见识都远非常人可比。

姜珝虽有意将姬无夜卖一个好价钱,但这张开地却不是一个好买主。

从这些年来,张开地可以在朝堂上与姬无夜抗衡,便可知此人还是有些手段的。

姜珝毕竟不是韩国人,若贸然向张开地提起刺杀姬无夜之事,只怕会引起张开地反感。

况且,张开地身上,也没有姜珝想要的东西。

想来想去,姜珝一路上都没有提过此事。

在新郑城中的一间别院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太阳出城,一道尖锐刺耳的声音响彻了王宫大殿:“宣赵国使者,姜珝觐见。”

姜珝手持王杖,整理了一下衣衫,缓缓走入韩王宫大殿。

尖锐刺耳的声音再次响起:“赵国使臣姜珝觐见。” WWW▪ тtκan▪ C ○

随着姜珝缓缓迈步,手中王杖敲击地面发出‘哒、哒’轻响,赵国文武百官同时回头,向着姜珝看来。

姜珝目光扫过两旁,姬无夜、张开地、韩宇,甚至连血衣侯都到了。

姬无夜站在武官之首,张开地站在文臣之首。韩宇与血衣侯则一左一右,站在众臣前方。

姬无夜虽是大将军,但血衣侯乃是侯爵,尊贵还在姬无夜之上,所以此刻血衣侯就站在姬无夜前方。

老熟人还是不少的嘛!

姜珝乃赵国使者,代表的是赵国和赵王,即便面见韩王,此刻王杖在手,也是无需行礼。

走到大殿中间,姜珝缓缓开口道:“我从北门入新郑,那里热闹不凡,似已无人记得,去年秦国大军压境,两国战事一触即发,韩国朝不保夕的紧迫之感了。”

韩王闻言右拳紧握,目视姜珝说道:“韩国一向以礼事秦,去年乃是因百越余孽作乱,刺杀秦国使者,这才酿成秦韩两国之误会。如今我韩国已抓出凶手,秦国大军已退,兵戈之事,不过误会罢了。”

姜珝淡淡道:“秦乃虎狼之国,历代秦王皆有吞并东方六国之心,如今周王室更灭于秦相吕不韦之手。然今年秦王加冠亲政,与权相吕不韦相斗正酣。

两虎相争,一死一伤。如今秦国内乱将近,此刻正是我东方六国崛起之机。

赵国与韩国有三晋之谊,又同时与秦国国土接壤,若赵韩两国不趁此时机联合,一旦秦国内乱平息,我赵国与韩国必被秦国逐一击破。

赵与韩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还望王上看清局势,早做抉择。”

韩王闻言眉头微皱,目光左右看了两眼。

这个时候,韩王很难回答姜珝的话。

若拒绝,必然得罪了赵国。可若同意,韩王此刻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张开地撇头看了姬无夜一眼,抚了抚衣袖,上前道:“启禀大王,在东方六国之中,赵国一直是抗秦主力,也是唯一可以信任的国家。四年前五国合纵伐秦便是赵国老将庞煖,只恨楚国失信,不战而逃。

如今赵国有意与我韩国结盟,赵与韩国土并接壤,但在战略上又可合兵抗秦。进可攻,退可守。

还望大王明鉴。”

张开地话音一落,朝堂上张开地一系的臣子便纷纷出列,同时道:“臣等附议。”

韩宇这时上前说道:“父王,儿臣也赞同张相国之言。秦乃虎狼之国,亡我韩国之心不死。老九虽然入秦,但秦王何等心性,岂会在意区区一个质子?

一旦秦国内乱平息,秦军必然东出,而我韩国,正是秦国东出之门户。

姜侯此次使韩,应是想到了唇亡齿寒之典故。韩赵结盟,既是救赵,也是救我韩国。”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如今韩国朝堂上的两位举头都已经同意了结盟之事,支持结盟的韩国大臣已经过半。

但……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第三百五十三章 雨夜女尸第五百一十三章 已经天下无敌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还挺精明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树敌示众第一百四十章 猜测第二百五十六章 挑拨第三百零八章 落脚之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雨夜女尸第五百四十七章 舆论战争第三百一十一章 以战图强第一百五十章 无耻(求首订)第五百八十九张 邯郸局势第一百零一章 成蟜之乱第二百四十章 风止云动第四百八十章 重回代县第二十五章 关于未来的计划第五百八十九张 邯郸局势第八十七章 屠龙计划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悲又可笑的战争第三百八十三章 画大饼第三百二十九章 忽悠焱妃第三百八十五章 没安好心第三百零五章 天泽的机会第一百六十一章 夜幕降临第二十五章 关于未来的计划第一百三十八章 墨鸦第一百三十四章 软禁第五百三十三章 高层之间的默契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计卫庄第六百三十三章 多年前的棋子第三十五章 贿赂娼姬第一章 茅屋相遇第二百一十一章 井底之蛙第六百二十一章 交锋第二百八十一章 庞立将至第三百零三章 重临紫兰轩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个月后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明正大第四章 拜师第五百三十二章 卫庄的狠第二百五十九章 猜测阴阳第五百二十六章 卫庄的战报第三百零八章 落脚之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忽悠焱妃第一百一十八章 翡翠虎献美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转守为攻的意义第二百六十二章 嬴政之谋第五百零二章 王翦Vs李牧第五百五十七章 如何熬死一个人第五十三章 收服颜聚第三百九十三章 内耗第二百二十二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流涌动第六百四十五章 剑指阴阳第三百八十一章 萧何的谋划第二百二十章 悲剧的一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忽悠梅三娘第七十四章 火牛阵第六百三十章 姜珝的准备第五百四十张 一切为了投秦第一百三十二章 焰灵姬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足鼎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姜珝不要面子的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会见第二百三十六章 家大业大第三百三十九章 阴云笼罩第三百四十三章 颜聚入邯郸第六百五十八章 嬴政……废了第三十七章 第二次伐燕第三百五十二章 洞房花烛第五百一十三章 已经天下无敌了第一百二十章 一时兴起第四百零六章 局势变幻第六百四十二章 执行者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情急报第六百一十九章 决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姜珝的困惑第三百二十三章 半月之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权衡之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萧何第五百六十九章 刺杀的可能性第一百零七章 工匠营第一百四十三章 怀疑第一百九十章 杀机已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纵火第六章 小人郭开第四百零四章 权臣落幕第四百二十章 彼此取得一个信任第六百五十四章 所谓道友第五百七十二章 危机来临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势之下第六百零二章 一叶障目第一百四十三章 怀疑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牧不死,赵国不宁第四百五十八章 借刀杀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都没安好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路人马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梦幻泡影第四十八章 赵王膨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