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又名南岳、寿岳,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命名,据战国《甘石星经》,因其位于星座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曰衡山。
衡山,中国著名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火神祝融,民间崇拜,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南台寺金刚舍利塔。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祝融峰,衡山最高峰,为纪念人文祖先祝融。"祝融峰之高"为南岳风光"四绝"之首。常年烟云烘托,群峰叠衬,矗立于湘南盆地,地势相对低洼之怀,显得峻极天穹。大文豪韩愈《游祝融峰》赞道"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黄庭坚写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此处尽揽群峰,看日出,观云海,赏雪景最佳去处。登上"天阶"可直达祝融峰顶祝融殿,为纪念祝融火神功德而建。隋以前有建筑,最早为司天霍王庙,后庙迁到山下,更名天尺庵,明代为开云祠,至清乾隆年间改为祝融殿至今。殿宇分为两进,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盖加锡铁瓦,仍存数十块宋铸造历经千年光洁而不锈铁瓦,堪称真迹留世。天柱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位南岳镇延寿村境内。仰望群峰,高峰扑入眼帘,其上又有两个峰顶,如双柱插天。因奇峰挺拔,形似一柱,撑天立地,故名天柱峰。峰顶圆形平台筑八角垂檐亭阁,高4米,二层四门,花岗岩砌成,为观火警瞭望塔。塔下石壁上阴刻楷书"南天柱石" 四字,浩气长存。回雁峰,衡山72峰之首,故称南岳第一峰。海拔96.8米,总面积6.32公顷,座落湘江之滨,峰名传说有二,一曰:北雁南来,至此越冬,待来年春暖而归;二曰:山形似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欲腾空飞翔;古城衡阳也因此峰冠以"雁城"之雅称。千年古刹雁峰寺座落于回雁峰上,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历代高僧曾在此传经布道,寺内设有"寿佛殿",是南岳称为"寿岳"的重要佐证。石廪峰,俗称雷钵底,或叫大岭。其东侧石壁上,两个斜突峰尖,从下面望去,如高耸云天大米仓。峰上名胜古迹很多,如玉清观、陈真人炼丹台、鬼栽石、雷泓、风穴、诵经坛、浴丹泉等。南岳诸峰皆朝于祝融,如拱揖之状,独紫盖一峰,面南挺立。杜甫《望岳》诗:"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岳麓山,南岳72峰之尾峰,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容历史思想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岳麓山文化内涵。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岳麓书院,依旧存于山下。山腰有被称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古麓山寺。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佛教发源地及中心。
自然衡山,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及动物资源巨丰。高等植物2149种,其中苔藓植物共计152种,蕨类植物221种,种子植物177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共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金钱松、篦子三尖杉、大叶榉香樟、闽楠、绒毛皂荚、红椿、喜树、香果树、花榈木、野大豆、金荞麦、中华结缕草共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有金兰、发现了老鸦瓣、药百合、小鸢尾、湖南黄岑等湖南稀见种;还有10多种植物的模式产地:南岳金丝桃、衡山荚蒾、湖南泡果荠、无髯猕猴桃、腺枝葡萄、窄花柳叶箬、毛柄金腰、南岳箬竹、南岳凤丫蕨、南岳蹄盖蕨等。动物资源。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正在逐年增加,区域内有典型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共计有186种动物,哺乳动物33种,鸟类104种,两栖类49种。已记载昆虫有1835种。国家一级保护种有黄腹角雉,二级保护种有灰胸竹鸡、红腹锦鸡、林麝、大灵猫、穿山甲等21种;还有湖南重点保护动物34种。
人文历史厚重。南岳衡山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奥区",有着远古而悠久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传说祝融最早发现保存和使用火种方法,使黎民率先告别了茹毛饮血原始生活,熟食和照明推动了衡山原始文明。作为"火正官"的祝融,就是观测天象以利农时。古时,南岳为华夏观象制历中心,黄帝、颛顼、尧、舜均制历于南岳,后入主中原,夏禹制"夏历"也在南岳。众多学者推测,南岳山禹碑,即大禹运用天文气象指导农耕和水利建设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在南岳及其附近地区发掘上千座古墓葬,出土一大批先秦时代文物,发现74处殷商和周代文化遗址。最为重要是属于新石器时代南岳彭家岭遗址,见证当时灿烂文明。以南岳衡山100千米为半径,在耒阳发现了耕种工具耒耜,在嘉禾发现了改良稻种,在衡阳发现了嫘祖墓(嫘祖是黄帝妃子,相传正是她发明了养蚕和纺织),至于蔡伦发明造纸术更是锦上添花。南岳悠久山岳文化、祭祀文化、农耕文化为湖湘文化形成提供深厚沃土。最早将南岳衡山称为"文明奥区"是明湖广提学副使管大勋。现"南岳衡山"牌楼为1988年重建,正面"南岳衡山"为刘海粟书,背面"文明奥区"为吴作人书。
佛教文化进入南岳比道家约迟200多年,最早到达南岳惠海、希遁,在梁天监年间,后慧思则于陈光来岳。慧思传弟子智,后传至章安灌顶,法华天宫,荆溪湛然,形成天台宗(亦名法华宗)。南岳慧思,被尊为天台三祖,智为四祖。此宗学说,远传日本,流布甚广。南禅六祖惠能,则于广东曹溪传法,衍为来南岳的佛家最重要宗派。惠能传法两支:一称南岳;一称青原。南岳代表人物为南禅七祖怀让,住南岳般若寺(今福严寺),开宗受徒,传马祖道一后再先后传承,开成沩仰、监济两宗。希迁住南岳南台寺,辗转传法药山、云岩、洞山、曹山而成曹洞宗。另传文偃、文益,则分别形成云门、法眼宗。南岳怀让两宗(沩仰、临济),青原行思(石头之师)三宗(曹洞、云门、法眼)合为五宗,佛教史上称之为"一花五叶"。以后,监济六世孙石霜园禅师,又分杨歧、黄龙,故亦称"五叶七宗"。以南岳为中心,禅宗传承弟子遍天下,远至日本、朝鲜。
禅宗文化为南岳佛教文化文体。其后净土宗承远、日晤、法照,律宗惠开,华严宗惟劲等陆续南来,佛法更宏,佛家文化更盛。王夫之《南岳赋》就是写南岳佛家发展盛况。自南北朝至唐代,南岳惠海、慧思、智、大善、法照、惠成、大明(惠开)等18僧人,被誉为南岳18高僧。他辈如慧思、智法照诸僧,先后分别当上了梁、隋、唐几代帝王国师,备受崇信。不少僧人,受帝王封谥,朝廷大吏,墨客诗人,与南岳僧人交往,赋诗论道,历代不绝,唐朝尤盛。柳宗元则为大明和尚、及希操和尚等人作碑铭。唐代诗人温庭筠等均有诗赠南岳僧或寺。宋代朱熹、张栻,明代湛甘泉、王阳明、罗洗先、邹东廊诸家理学,亦在不少地方融合玄学与佛学宗旨及其经论。南岳禅宗主张"顿悟",所谓"心即是佛。禅宗主张极容易为人所接受、修持,而使整个宗派得以发扬光大,教徒遍天下。
佛教文化,国际交流活跃。日本僧人梅晓曾向南台寺赠《大藏经》一部,梅晓即系曹洞42世宗徒。金碧璀璨,安堵穹崇。比岫联香,接宇闻钟。花雨成蹊,白云在封。崇楼叠阁,富丽堂皇。建筑艺术与绮丽山川相结合,熔入南岳特有文化里。南岳历代僧寺约有150座,比道观有五、六倍,可见其盛。几经战乱,南岳寺庙至今尚存12处,目前对外开放有祝圣、藏经殿等5处,先后举行开光法会和传戒盛会、学术研讨会,规模盛大,活动频繁。
道教文化,繁华似锦。东汉末期道家张道陵最早进入南岳,自天目山游南岳,谒青玉坛、光天坛,礼祝融祠。其后则为皮元与王谷神。司马炎封王谷神为太微先生,皮元为太素先生"。汉至魏晋,道家热衷炼内丹,即今所谓气功。烧丹炼汞为外丹,即药物,为古代化学。今南岳紫盖峰下弥陀寺废址右侧的巨石上刻有《还丹赋》,该赋对炼丹之道作了许多阐述,即系魏晋时期道家的手笔。道家南来,炼丹技术及其药学固然深有影响,但道家思想、文化,在人们中影响却更深。后于皮、王两道士来南岳,注《道德经》,传播《黄庭内景经》、《太上宝文》及《五岳真形图》,使道家玄学与神仙之说,深入人心。符录谶讳之学与南楚原有巫贶之术相融合,在南岳一带行道设教,一直未绝,庙会、赛神之风至今犹存。至于神祠道庙之盛,更于此始。他们术动帝王,道干卿相,信士满民间。南岳道观,自晋初有栖真观、南岳观,以后各代多有兴建,唐代最盛,多至28所。红墙碧瓦,绿树浓荫,名山小筑,风物极佳。道观多,道徒也多。道家文化也就更相应地渗入到各个领域。文人与道家往来唱和,也构成南岳道教文化的一大特点。唐守诗人、名士与道家有交往的颇多。唐宰相李泌,早年隐居南岳时曾师事道士张太虚,唐吏部侍郎赵橹则为刘元靖撰《广成先生传》,太子少傅卢又撰《广成先生石室铭》。韩愈则为南岳道士轩辕弥明《石鼎联句诗》作序。唐诗人储光羲等诗人均有诗寄南岳道人或道观。不少文化教养较高玄学修养较深道士,亦纷纷著书立说,南北朝徐灵期著《衡山记》,是第一部纪述南岳专著。
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宋徽宗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衡山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重修衡山庙碑记》,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称历代衡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出自于《诗经·小雅》,"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就是衡山。南岳是中国五岳之寿山,历来为祈福、求寿之圣地,。人类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是主管人间福、禄、寿之神。关于南岳历史记载颇丰,《春秋元命苞》、《开元占经》、《春秋感精符》、《费直周易》、《唐书天文志》等许多古代典籍,都有南岳称为寿岳的记载。《辞源》即释"寿岳"为南岳。自汉代起,南岳即有"寿岳"之称。南岳福严寺有一幅名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唐代诗仙李白诗云:"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星"即寿星。南岳衡山寿文化历史灿烂,氛围浓郁。用"寿"字或化用"寿"字命名比比皆是,万寿宫、寿宁宫、寿涧桥、寿涧溪、百寿亭、延寿亭、延寿村、寿佛殿等寿文化遗迹无处不在。南岳大庙是集南岳寿文化之成的建筑,显眼处满目是"寿"字,屋檐上、横条柱上,装饰架上到处都能看到"寿"字,而御碑亭的楹枋上更是写有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故又名"百寿亭"。重要原因就是南岳衡山拥有适合养生健身、益寿延年自然条件。
衡山书院文化始于唐肃宗时,邺侯李泌赐隐于南岳烟霞峰下读书论道,居处藏书极为丰富,其子李繁为随州剌史时,在南岳建南岳书院(现名邺侯书院)以作纪念,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书院。南岳书院数量众多,在全国居第一位。曾国藩《重修胡文定公书院记》中写道:"天下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以肃岳故也。"据《湖南通志》统计,光绪年间,在现南岳区范围内,先后共有邺侯、卢潘、集贤等书院17处。宋代胡安国父子在南岳书院讲学,后张受业于胡氏父子,发扬程、胡之学,朱、张之学在此合流,形成有名的"湖湘学派",推崇爱国主义和"经世致用"哲学,故南岳是"湖湘学派"发源地。到明代王阳明、王宗沐等先后在文定书院、甘泉书院讲学,于是宋、明"理学"、"心学"在这里得到较大发展。明末王夫之则集其大成,批判朱、王两种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理学),高举朴素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大旗,影响后世,极其深远,谭嗣同赞誉其为"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名人诗记与衡山结下深缘。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对南岳向往已久,于肃宗乾元元年秋取道长沙,溯湘江而上,以游衡岳。《游方广寺》诗是:"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描绘正是名山古刹深秋景况。李白遇赦,第三次到湖南。在武昌写《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诗前四句:"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杜甫过衡山时,作《望岳》著名诗篇。"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后杜甫被迫南下衡州。写下《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朱凤行》二诗。借描绘象征南岳的朱凤,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奸邪恶人的怨恨。
山地特产种类多而丰。南岳山云雾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记载:"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南岳拥有7000多亩茶园。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平均雾日达251.5天。云雾作幕,烟霞为幔,种植出来的茶叶,得灵炁之氤氲,茶叶尖细纤长,色泽翠绿,香气浓郁,频饮此茶则气力强,乃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观音笋为南岳特产风味食品。南岳山高多竹,山上寺庙宫观僧道多素观音笋,对竹笋菜肴的制作甚为讲究,煎、炒、腌、煮等花样纷呈。最具特色者为油笋,俗传观音娘娘生日的(农历二月十九日)前后,采摘山间一种鲜嫩肥壮小笋去壳洗净,烧煮,取出晒干,置茶油浸泡储存,时愈久,质愈佳。成品呈条状,形成凤尾,色泽淡黄油亮,食时取出,略加盐椒。雁鹅菌。南岳多野菌,品质以雁鹅菌为最。雁鹅菌生于每年农历三月和八月。即鸿雁南迁北归飞越衡山之时。菌色浅棕,形如伞状,小如铜线,大似菜碗,均质松肉肥,用以调汤、烧肉、下面。猕猴桃俗称藤梨子,属南岳野生水果,尤以紫盖、莲花、白云峰一带多。皮褐色,肉淡绿,营养价值极高,维生素含量为柑橘的6至8倍。可治疗多种疾病,主消渴,解热毒、助消化、治泻疾、下石淋,对治疗肝炎也有疗效。经霜后味更甘美,可生食,加工为罐头、果酒、果干、果酱等。
主要景点,集佛教、道教、寿文化、自然风为主,历史悠久,景致闻名。光藏经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慧思禅师所建。由于明太祖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称为"藏经殿"。后相继改为祥光寺、普光寺,今叫藏经殿,现在建筑是1933年所重建。方广寺,在南岳区莲花峰下。寺名方广,取佛说十方广布之意。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后历经各朝代修葺。寺中有宋徽宗写的"天下名山"四字。万寿大鼎,全称"中华万寿大鼎",是被世界吉尼斯确认"世界第一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寿字最多的青铜器。万寿大鼎是南岳中华万寿坛景区的中心景点,位于南岳衡山的驾鹤峰上。水帘洞位于南岳乡水帘村,距南岳镇4千米,古名朱陵洞,传说与衡阳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水帘洞水源来自南岳紫盖峰顶,流经山洞,汇入6米余宽,深不可测的石洞,水满溢出,垂直下泻,形成瀑布,高60余米,迎来五湖游客,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大善寺是佛教天台宗祖师、南岳佛教开山宗师--慧思大师"唱道之地",位于南岳大庙西侧祝融路。背倚北支街,正面西侧与南岳衡山登山主干道祝融路相望,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东西两翼有禅堂、道德堂。南岳大庙在南岳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后有赤帝峰,前有寿涧水,庙址呈长方形,总面积达十万平米,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物。正门叫棂星门,牌楼式建筑,由花岗石砌成。左右各有东西便门。
衡山开发历程,历代重视,缓慢坎坷前行。汉代以前,是南岳萌芽、产生并逐渐成长的阶段,仅具备"名山"的性质,尚未完全形成旅游地的功能和格局。周朝时在山顶建祝融庙,山下建"明堂",秦代,祝融峰上有祝融君祠。至汉武帝,按当时国土疆域的四至范围重新规定"五岳",引为衡山辽远,道隔江汉,于是封安徽霍山又称大柱山为南岳。江南衡山失去了岳名,被降为"镇",官方文书中称作"衡镇",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隋开皇九年(589年)沼定衡山为南岳,而废霍山为名山,自此,湖南的衡山名正言顺地成为正宗南岳。魏晋时,南岳道教己是宫观林立。云龙峰上有栖真观,紫盖峰下有南岳观,赤帝峰前有华数观,紫霄峰前有衡岳观。南北朝中期,佛教逐渐进入南岳。此后,南岳佛道教共存共荣,宫观寺院竞相发展起来。宋太平兴国年间一年报慈东藏住持僧人省贤,号福严,率领寺僧在寺周围广种杉树,后来把植树范围扩展到附近十数里内的其他山上,共种植10万余株。隋代,南岳衡山为朝庭所封,至唐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封南岳神为司天王,遣大臣或守吏祭祀南岳衡山。唐以后,五、宋、元、明、清均因袭之。南岳衡山为帝王所封,受朝廷保,禁止樵牧及经济开发,森林得到较好保护,并继续兴建了大代护量寺庙宫观建筑,逐渐形成旅游地的格局和功能。近现代。南岳衡山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清末主要是对一些寺观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和增建。民国时期,开始对南岳现代化开发,成立南岳管理局,开始有计划地营造森林,长衡公路通车,道经南岳,为南岳有公路之始,勘定南岳的登山公路,完成南岳至半山亭、磨镜台段。抗日战争时期,周围兴建了专科大学、医院、宾馆、旅行社等,交通得到开发,商市空前繁荣。日军进入南岳进行了大肆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南岳较为重视,在文物保护、植树造林、兴建旅游设施等方面有所建树,改革开放后,**开始重新重视南岳旅游的发展,南岳管理局筹资维修福严寺、黄庭观、方广寺,并建立"湖南省衡山南岳树木园",自此南岳当代旅游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80年代南岳旅游资源得到大规模的恢复与开发,旅游设施日益改善,旅游管理逐渐走向正规,国内旅游人数迅速增长,旅游产业初步成型。90年代至今,南岳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优秀奖,在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最佳专项旅游"评选活动中双双夺冠,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衡山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时至新时代,衡山愈加美丽,宛若璀璨明珠,镶嵌在富饶的湘潭大地,以其独特自然之美,悠久历史之美,厚重的人文之美,欢迎着八方来客,展示着古老、现代、青春的不朽魅力。
如丝的秋雨给大地蒙上了一层面纱。巍峨的衡山,朦朦胧胧,什么也看不见。我们一大家子人,拜过了大庙的菩萨,便乘景区的汽车上山。
山上,林深树密,山路崎岖蜿蜒,使人常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公路两旁,林木郁郁葱葱,略带雨雾和松香气味的凉风从窗口飘入,让人心旷神怡。山上迷茫的景色,仿佛让人进入了迷茫的世界。不知身在此山之中。
车到南天门,下车步行登山,山道上人山人海,穿各色雨衣的、打雨伞的人,挤满了山道,行进十分困难,但人们却非常友好,互助互让,与尘世风格大不相同。
好不容易到达山顶,放眼望去,整个衡山和祝融峰景区,完全镶裹在浓密的白雾之中。不知是雾中有人,还是人中有雾。我看雾即是人,人便是雾也。
祝融峰大殿内,烧香拜佛的人,挤满了殿堂。佛殿内香烟绕堂,罄声悠长。大殿正中莲花坛上,菩萨正襟危坐,一道道金光从佛的身上散射出来,让人迷幻。
虔诚的香客们,跪满了大殿和天井。跪在天井的香客,任由那雨水浇淋,五体投地,口中念念有词,也许是乞求神灵的保佑,也许是谶悔旧恶,以求得神的宽恕。我们几个人也跟着香客们,跪在天井内的雨水地上,磕头朝圣。
雨越下越大,却挡不住香客们的拜佛热情。一拨一拨的人刚出殿,一拨一拨的人又进殿,就象滔滔不绝的江水,没有停息。
下山时,雨依然滂沱,雾依然茫茫,路依然蜿蜒,人依然和善。我想,信仰这东西特奇妙,它能去恶从善,去伪存真。它可以让人们变得真善美,也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和谐。
于我来说,我最早知晓的中国名山就是衡山,因我的老家湘中娄底市一带的乡亲,每到秋季农闲时,便要成群结队去邻近的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岳还香,去拜圣帝爷,以前是走路动漫,现在大多是合租一辆客车去,客车是临时性的,以客满即发车为规矩。南岳就是指衡山。我早在读高中时把关于五岳的顺口溜背得滚瓜烂熟:“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鲁陕湘晋豫,五岳多奇峰。”我真正抵达衡山,却是读完高中几年以后的事了。我每每路过衡山,有人分不清五岳的方向及所在省份时,我就会念这顺口溜伍。
衡山是湘江边的一个山系,从南边回雁峰起,七十二峰相依,树草滴绿,花香裹挟,连绵逶迤,至北边的岳麓山止,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座山峰最有名,祝融峰海拔1290米,是群峰之首,是以人们登衡山必登祝融。唐代韩愈有诗说:“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韩愈很贴切地道出了祝融峰的飘逸。常说的南岳八绝“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麻姑仙境之幽,水帘洞之奇,大禹碑之古,南岳庙之雄,会仙桥之险”,就把祝融峰的高放在第一位,首先是祝融峰的高为衡山赢得人们的注目,融得远古时期祝融氏来此地居住弱。
衡山历史悠久,早在黄帝时代,衡山被列为华夏四岳之一,祝融在衡山居住并葬在衡山。虞舜到过衡山祭祀山神,夏禹治洪水过衡山,商、周时期,衡山的祭祠列入国典。衡山供奉的主神是祝融氏,属远古时期的原始巫教。“祝”通“咒”,古代指男巫。祝融,本名重黎,是上古帝王,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衡山,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他常在高山上奏名为《九天》的乐曲。1988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媸酓。经过历代帝王的神化和加官进爵,祝融由隋、唐两代的“司天王”到宋朝的“司天昭圣帝”,也就我老家一带称祝融为“圣帝爷”的来由文。
祝融峰山顶的祝融殿,历代多有重建。现存的祝融殿样式,是清代的建筑格调,建于1751年,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石墙铁瓦的老殿,挺立在奇石重垒,风急云涌的山顶空隙处,独自清闲。从祝融峰麓的上封寺到峰顶的祝融殿,一条石板路时隐时现,层层梯接,石路两旁,矮松青竹,山花点缀,走着走着,有时好像是石板路在绿树丛中摆动。攀行石道间,抬头看云朵在蓝天上飞来飞去,像是云朵在盘着山飞,又像是云朵在盘着头顶飞。我有时糊里糊涂,总认为云没动,而山在绕着云飞,是我与衡山在一起飞。山上天变一时,有时会有不期而至的浓雾,把人和山罩在雾中,与世隔绝伍。
南岳最大的寺庙是位于衡山脚下的南岳庙。南岳大庙建于唐代,依次九进,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山泉绕墙畅流,鸟群绕树鸣翠。大庙正殿中央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祝融神君。东侧有8个道观,西侧有8个佛寺,以示南岳佛道平等并存。宋代以后,南岳上有20多个书院。衡山是佛教、道教并存一殿的奇迹,原因很简单,原始巫教比道教、佛道都要早,打个比方说,代表巫教的圣帝是长辈,道教、佛教都是下一辈。有长辈主持平衡各家各派,下一辈岂敢争执弱?
衡山对应28宿之轸星,主管人的寿命长短。自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题词后,“寿岳”之名更响。在南岳,用“寿”字或化用的“寿”字命名的比比皆是,如万寿宫、寿宁宫、寿涧桥、寿涧溪、百寿亭、延寿亭、延寿村、寿佛殿、万寿大鼎等。确切地说,衡山称寿山,主要是因为这里盛产许多益寿延年珍品,如灵芝、黄精、何首乌等。长寿,是很多人追求的,以至很多人向南岳圣帝讨寿。其实,衡山有一个长寿的锦囊妙计,那就南岳大庙注生殿的对联:“注性优劣,惟善人知此善地;生命寿夭,皆由自造不由天。”对联说出了长寿的秘诀:长寿在己不在天,在于自己的保养文。
衡山是一座深藏玄机的山。中国远古时代是以衡山为天地中心的,山水的命名不是“衡”就是“零”,如零陵山、零水等,零水是灵渠的源头,其实灵渠也是零渠的谐音。从中国地图也不难发现,衡山在中国南北的平衡点上,北包括黑龙江,南包括南海,衡山像一杆秤。远古一半地理一半怪诞的书《山海经》,就是以衡山为中心描述的。在古时所谓的“称土法”中,认为“入土实一斗,称之,六七斤为凶,八九斤吉,十斤以上大吉。”而南北众山中,衡山土的重量居中。
衡山的“衡”,如同它的美一样,一下子描绘不尽。
我想,上山是修行。迷雾太多,求佛,遇佛,见佛。拂之,散之,化之。只求,你一切安好!
遇到了一些事,缠绕在心中,扰的心绪不宁,突然想放纵自己,趁着假期,让自己好好放松,我想,释放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回归自然,所以无选择,山上修行。虽然上山未烧香,但是,受被香薰影响,心中的香,拂去尘埃,已宁静不少。至少不再纠结,不再烦恼。这一趟,没有来错。
山上,谁也不认识,一群群陌生结伴的人。大声说话,大声笑。同学说我像疯子,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心里太过抑郁,我想这样释放,把一切,丢在山中,放过自己。
不知道是要蠢到何种境界,会把自己逼入如此绝境。出不来,进不去。我想避开一切,不想被打扰。可能太过任性,可我不想自己难过。在世人眼里,不管你是好人,坏人,做的对与错,都没有关系。喜评判的,不会放过。厌纷扰的,不会在意,唯有你自己,想要你自己过什么样,就怎样对待你自己。
一路奔走,夜的路,山的雾,庙的沐。我想,我不能停。我想,我不能困扰。我想,我应该快乐!
我要一路奔走,计划着,明年去泰山。不管明年真的能去否,都想,再多在外面走走,希望自己不局限在自己的视野里。
湖南南岳,南挨广东,北靠湖北。我想很多喜欢爬山会心境被困扰的小伙伴都可以走一圈,因为,山中自有神灵,山中自有乐趣。走一圈,可收货不少。那些如果也想去走走的小伙伴,我的出行,给你们参考下。
我们是晚上到,在半山腰睡了一晚,第二爬了山后,直接下山,去同学家(耒阳)因为耒阳离南岳近,我们回耒阳吃的中午饭。
我从老家出发,在邵阳塘渡口镇坐下午14:30到衡阳市的大巴,票价70元,到衡阳市中心汽车站下,到站时间,下午17:30左右。出站左转一点点售票大厅在自助购票机买了最后一班18:40分到南岳衡山的大巴,票价是20元,历时1小时。到了南岳衡山,从汽车站出来往右一直走,到游客中心。从外地赶来的伙伴,建议你们做高铁,高铁站是衡山西,白天衡山西高铁站有中巴车到南岳衡山游客中心,票价5元,时间只要20分钟左右,打的35元左右,可讲价拼车,拼车一般10元-15元,看人数。
大庙就在游客中心,游客中心附近很多民俗,环境还可以,不是节假日房间也不贵。
住宿问题,我们当晚9月30日,看了几间房,双床75—80元。据说十一同样的房间要288以上。最后为了看日出,住到了半山亭的农家乐,我们那个房间一般。不建议住,不过价格便宜,里面三个单人床,一晚上80元,有车从游客中心接到住宿点。山上没什么吃的,最好自己备齐,在忠烈祠那里有酸辣粉8元/碗,怡宝4元/瓶,方便面8元/桶。
门票分淡旺季,4.1—10.31属于旺季,门票120/人,淡季80/人。
当天天气不好,我们放弃了看日出,早上爬了下下,然后选择坐穿梭的旅游中巴上去,单程45/人,往返80/人。坐到南天门,然后走上去。山路很弯,身体较差或晕车的小伙伴,可能会吐,所以做好准备。
记得带好厚衣服,到南天门就很冷,记得要带羽绒服,上面租的大衣很浓的气味,不舒服。如果在上面有下雨或者是有雾,那最好还有准备,防风衣,主要是防雾水,我们当天没买,虽然没下雨,因为雾水重,所以衣服头发全湿。当然,如果没有雾水,那肯定不要准备。
结束了,是下一个开始。我期待,与你们,在山上相遇!
十年间,数游衡山,对衡山还算是有个大概的了解吧。初到南岳,最让人难忘的是那座大牌坊。牌坊山大书"南岳衡山"四字,刘海粟所题。北面坊额上"文明奥区"吴作人题。巨大的立柱上是胡遐之撰写的对联:"秀气来高宇,看四绝奇观,五峰胜景;文明称奥区,有二贤吟迹,七祖道常"大气磅礴,儒雅风流。更有李白的"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狂草笔意,叹为观止,不觉有了游历江湖,纵情诗酒的豪气二三十米高的花岗岩牌坊,仿佛一叶窗,透过此"窗",青黛雄伟的南岳群峰扑面而来,顶天立地。
衡山 ,一名岣嵝山 ,又名霍山 ,委宛山,古称南岳 ,为五岳之一。《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 ,如岱礼。" 孔 传:" 南岳, 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者, 衡山也。" 衡刘宋徐灵期《衡山记》:"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名朱陵太虚之天,踞离宫之乡。赤帝馆其巅,祝融宅其阳,故名南岳。"《南岳总胜集》(南宋陈田夫)卷上引《湘中记》云:"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轸宿,铨德钧物,应度玑衡(北斗七星的泛称) ,故名衡山。下踞离宫(指南方),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故曰南岳。"
《述异记》称南岳系盘古左臂变成的。盘古左臂,好美的神话。根据古代《周礼》、《春秋》、《星经》记载:衡山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象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 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名叫"长沙星",此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而衡山古属长沙,借名伸义,所以衡山有"寿岳"之称。后人祝寿,时常称颂为"寿比南山".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题词。清魏源《衡岳吟》: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登临祝融绝顶,环顾若隐若现的群峰,飘飘欲动,"山矗天上,云起峰流",势如独"飞"的绝妙。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不是此山,不得而知。不过隐居南岳,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南华大学的几位老教授,每年暑假就到南岳山下的小村庄隐居,其闲情逸致和爱山的深情可想而知。
南岳区不大,民风淳朴,街道整洁,古朴与现代同在,随处可见免费的茶水,泡着云雾茶的水壶,摆在汽车的停靠点旁,任人自由取用。带着红袖章的志愿者,不辞辛苦地免费导游,非常热心,不愧为佛教圣地,一眼望去,人人皆佛。按照旅游的经验,下车就到报亭去买一份衡山旅游图,按图索骥,其乐无穷。
衡山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市回雁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逶迤八百里,共72峰,群峰巍峨,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美誉为"青天七十二芙蓉".又因其景色分外美丽,有"五岳独秀"之名。无山不树,无水不秀,流泉飞瀑,奇花异木,银杏古松,庙宇亭台,令人目不暇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堪称"南岳衡山四绝";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南岳衡山四时佳景".因其地处江南,群峰云雾缭绕,给人以奇妙莫测之感,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有"欲见不见轻烟里"的赞誉。衡山主峰为祝融峰,海拔1300.2米,一年之中就有280多天,被泡在云雾里。传说祝融氏是中华民族祖先黄帝身边的一位很有才干的大臣,曾被委以"司徒"重任,主管南方事务,以衡山为"栖息之所",并祭过南岳。祝融死后,人们把他葬于衡山最高峰,峰以其命名。衡山的高峰还有紫盖峰、芙蓉峰、石禀峰和天柱峰等,八桥、九潭、十涧、十五崖,二十五溪、三十八泉等藏于众山之中。在五岳中,衡山的山势独具特色,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望岳》开篇里写道:"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明人邱麟赞叹:"一观于衡,而天下观止矣。"
每次到来,我都要到牌坊下小憩片刻,透过牌坊看南岳,就如透过小窗,瞻仰南岳衡山的伟岸,有一种隔世的神秘和闲适。第一是佩服造景的匠心,二是独爱李白的那两句出神入化,大气磅礴的诗,纵观众多咏南岳的诗,只有李白独占鳌头。配以狂草,怎一个雄浑风流。
衡山是以福寿文化和宗教信仰著称的。衡山的美,是一种大美。不细细品读,是很难读懂衡山的。
初次走进衡山,就被它的变幻莫测所惊呆。刚刚还风和日丽,突然就乌云迷布,紧接着哗哗哗下起大雨来。好在我们还有准备,打伞的打伞,穿雨衣的穿雨衣。但还是有点手忙脚乱。可过了一下,雨又马上停了下来。看峡谷,突然就蒸腾起缕缕云雾,并慢慢把我们包裹在了其中。使我们有了在云中走的感觉。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第二次走进衡山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正灿烂地开放。映山红在这里是英雄花,是被抗日将士的鲜血染红的。所以这里的映山红特别红,红得耀眼、红的让人心颤。我们走走停停,映山红也跟随我们一路。
这一次我们来衡山,是带着走读的心情来的,所以我们尽量步行。确实,衡山也给予了我们美丽的回报。在去藏经寺的路途中,不但有美丽的映山红相伴,我们还看到了云海中的海市蜃楼。缕缕云雾中,一座座山峰突隐突现,变幻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有人说看到海了;有人说看到船了;还有人说那里象一个村庄,有牛、马、骆驼。再看,还象一个车站,有汽车、火车在忙忙碌碌。
最有意思的是衡山的日出了,没有缘分是很难见到的。这次天公做美,让我们有机会见了一次衡山的日出。我们很早就坐在了祝融峰上,等了很久才有了一丝鱼肚白。慢慢地天际有了一丝淡红,然后变成了血红。当我们感觉太阳要出来时,突然又被乌云遮住,天空一片馄饨。当我们感到有点失望时,太阳又冲出了云层。日出的景象没有我们想象的美,但它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哲理。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啊。
衡山的美是大美,不是几天就可以读完的,但可以经常读,时读时新。
上古时候,黄帝后裔高阳氏的孙子重黎任帝喾高辛的火正(官名),他以火施化,谋福黎民。帝喾命曰:祝融。后被人尊为赤帝、火神,葬南岳衡山。
壬子秋,我登临了少小就念叨的这座神山。伫立在海拔1289.8米的祝融峰巅,群山俯首,白云流日;清风习习,松竹葱茏;寺飞峦谷,福观洞天,便在脑海镌下“秀景厚文”的印略。但是,当我进入忠烈祠后,英武不屈的民族精神陡然在心中矗立,崇敬仰止之情倍然更生。
南岳忠烈祠坐落与南岳72峰之一的香炉峰下,峰峦错峙,松柏掩映;溪水环抱,山道盘缠;前低后高,坐北向南,是大陆唯一纪念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
忠烈祠依山而建,方体布局,依次为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祠内的黄岗岩石板大道和276级石蹬衔接,上下40米,占地14400平方米。
依次拜谒,**肃穆,唏嘘不已。牌坊,一列拱门三孔,青墙黛瓦,琉璃盖顶,花岗岩方正石墙体。中拱悬额:“南岳忠烈祠”,为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所书。
入坊广场稍后,“七七”纪念碑高耸。由花岗岩雕砌的一大四小五颗花岗岩炮弹呈梅花状直指苍穹,象征汉、满、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团结抗战。
纪念堂阔开三间,中置巨碑《南岳忠烈纪念堂碑记》,东西次间陈列文物,那黑亮的骨灰陶罐上镌刻着“陆军第六十六师抗战烈士忠魂”,反光点点,仿佛是英雄瞋目杀寇的一双双眸子。
四柱穹窿纪念亭,碑记“淞沪会战”安亭战役史实。
享堂,居祠宇高台,题额为蒋中正手术“忠烈祠”三个雄劲楷书。“烈”撇上白一点,传为蒋公意为少殉中华健儿,多杀倭寇兴华。
堂中立“总理遗嘱”碑刻,还有孙科、白崇禧、何应钦、居正题词,横排戴安澜、谢晋元、王铭章、张自忠、奇性寸(李念洁)等将军生平勒石。厅设“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一块碑铭上镌刻“恭立忠烈祠,以祠忠烈神,我怀忠烈魂,誓继忠烈神。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
再往上,便是墓园。松柏参天,岗峦滴翠,错置13座烈士陵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坟茔里安葬着原国民党37军60师师长董煌收集的本师在湘北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共2728具。还有74军、140师将士公墓以及郑作民、孙明瑾将军等个人墓葬,掩映在苍松翠柏间,或碑碣行列,或塔刹相云,或阙象凌空,或“华盖”不尘。
为什么当年的国民**要择此修忠烈祠呢?陪同的衡阳市委同人介绍说:“淞沪会战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后广州、武汉战役失利,处于大后方交通发达的湖南战略地位异常重要起来,成为武汉会战后国军抗战的又一处大本营。国民**先后组织了长沙、常德、衡宝会战。国民**军事委员长蒋介石在衡山召开了四次军事会议进行部署。会上各大战区的司令长官都痛心疾首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卫国捐躯的抗日阵亡将士无安息之地,我们怎么对得起他们,如何激励后人去战斗。尤其是长沙会战特别惨烈,阵亡将士人数众多,安葬宁灵已成大问题”。蒋介石听取了各大战区长官意见,会后吩咐陈诚和薛岳办理此事。后陈诚调人四川,而薛岳任湖南省**主席,就有他主持选址在风景人文荟萃之地的衡山香炉峰下立词。当年选址者赵恒锡曾叹言:“前面驾鹤,朱明二峰,呈犄角之势分峙东南;后面是香炉、掷钵诸峰呈屏障环卫西北。氤氲清淑之气,全聚乎与此,诚先烈长眠之风水宝地也”。
工程于1938年筹备,1940年9月10日动工,1943年6月告竣。仿南京中山陵形式,占地180余亩。蒋介石题祠额,薛岳撰《南岳忠烈纪念堂碑记》: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我中华民族崛起抗倭之神圣战争,在总裁领导之下,举国奋袂,人人效死。我前线将士莫不忠义愤发,亿万一心,以与强寇相周旋,四载以还,五洲嘡视,三岛震骇,最后胜利之必得以操左券。而我成仁将士以大无畏之精神保卫国土,以最宝贵之生命换取光荣,开创亘古未有之伟绩,尤为万代所崇敬。余忝总戎重,转战北东南各战场,目击成仁将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之忠勇,未尝不肃然动容。而一念及浴血糜骨之壮烈,则又未尝不沧然出涕。不有纪念曷展素诚?乃请准中央,分颁巨帑,即就南岳辟地建墓,以安忠骸。而祠堂先后落成,永标大节醵也。乃者名山片石作万丈之光芒,浩气雄风历千秋而不朽,精灵所积蔚为国魂。仰止之余,当起顽懦,斯又岂止崇德报功已哉?是为记。
中华民国三十年一月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 薛岳 撰文立石”。
衡山属火,朱雀南岳。道教五行说赋予衡山玄烈色彩。从祝融击石取火,火攻共工的传说到中华民族历次抵御外侮,张扬的都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忠烈祠”正是抗击倭寇的大写。
前些年我搜罗抗战史料,对国民党正规军抗战几次大的战役窥录了梗概。三次长沙会战及长衡会战我敌双方投入兵力及伤亡简略是:
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0月,日军集中4个师团3个旅团10万兵力进攻长沙。中国九战区16个师约20万人诱敌深入在赣北、湘北、鄂南三个方向作战。
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初至11月上旬,日军集中4个师团2个支队航空兵、海军各一部约12万人,我方参战计17万人。
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集中约10万人两路进攻长沙。第就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3个师、17万人防御。毙伤日军5.6万人,我方伤亡2.8万人。
长沙衡阳作战,1944年5月至8月,日军进攻36万兵力,我方投入30万人防御。日军伤亡19380人。我军伤亡17000余人(阵亡6000人)。
我还拜读了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参加者,时任预10师29团中尉侦察排长并协团副工作的《王维本战斗回忆录》,其述战况之惨烈,惊泣鬼神。
“1942年1月2日上午,恼羞成怒的日军炮兵部队开始向29团指挥所所在的黄土岭覆盖轰击。日军的骑兵部队也开始向29团指挥所所在阵地突击。”
“一段时间后,团副指挥我们开始逐渐撤退。撤退中,团副曾友文在从隐蔽点出来时被日军的狙击手打中胸部,当场阵亡了。我和战士们在阵地的附近找了一个偏僻的凹陷处,将团副的尸体放入,并用薄土掩盖好。战士们围着这个简单的墓敬礼,一些战士还哭了出来。”
“我带着部队边打边撤,撤到了仰天湖东边的大古墓与团长会合。在清点人数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团指挥所仅剩下了团长张越群、几名传令兵、司号长以及我和13名警卫和侦察排的战士。由于团部与师部已经失去了联系,团长命令我死守该处,没有他的命令不准撤退。他带着几名传令兵和司号长向师指挥所走去,就在前往的途中,司号长因为铜号的反光暴露,被敌人的狙击手打中死亡。”
“我则与第二营过来的一个连队就地组成了新的阻击防线。下午3时左右,日军一小分队向我阵地发动两次攻击,但被我们用手**和枪**击退。日军开始用步兵炮轮番轰击,接着又向我方阵地发射了烟幕弹,当我们以为敌军要趁烟雾突击我军阵地时,日军又向我们发射了毒气弹。由于措手不及,也没有防毒面具,很多战士吸入毒气都开始发晕,我命令一个战士去收取各人的水壶及毛巾去打水,让战士们用湿毛巾护住鼻嘴,但即使如此,也还是有些战士丧失了战斗能力。”
“从元月1日到此役过后,张越群团几乎只剩下了空壳:29团的减员在70%以上。”
据史料记载,“1942年1月3日,预10师的第二道防线遭受到了空前惨烈的攻击。”
“我军在阵地上修建了许多明暗工事,交叉的火力造成日军很大的伤亡。为突破我军的阵地,日军向我阵地投掷了许多***,***把我们许多在明工事的战士卷入了火海,这些战士就这样被活活烧死。”
日军为了摧毁我暗火力点,开始使用‘肉弹’攻击:遇到阵地的暗火力点时,日军就出动敢死队,全身用烈性**绑在身上前仆后继地向前冲,直到炸飞这些暗火力点。最后高地易手,整个高地被削平了一截。”
为了夺回阵地,时任第十军预备第十师副师长的葛先才也组织了几十支敢死队,在集中20多挺机枪的掩护下,投向冬瓜山。“我们的敢死队身绑**,趁着日军还没有稳固阵地时,向他们攻击,我们的战士看着人多的地方就冲了上去,然后拉响**,与日军同归于尽。”他回忆说,当时阵地上除了硝烟之外就只有残肢断臂,就像修罗地狱。到整个战役结束为止,双方白刃拉锯11次,我方夺回了阵地。该处防线28团除50余人生存外,其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
我还读过长沙三次会战时防守长沙南郊的预10师师长方先觉的誓死遗嘱材料。
1942年1月2日,预10师第一道防线已被日军突破。1月3日,方先觉把28团和29团余下来人员整编成第二道防线,防守冬瓜山、红头山一线。薛岳来电问方先觉能守多久,方说“守一星期”。薛岳问:“如何守法”?方说:“我一线守2天,二线守3天,三线守2天”。当夜,方先觉修书一封叫副官主任张广宽派人送到后方他家眷那里,要求第二天前一定要送到。此信被时任政治部代主任杨正华拆看,原来是遗嘱:
“蕴华吾妻:此次我军奉命固守长沙,任务重大,长沙的存亡,关系抗战全局的成败,我决心以身殉国,设若战死,你和五子的生活,**自有照顾。务令五子皆能大学毕业,好好做人,继我遗志,报效党国,则我含笑九泉矣。希吾妻勿悲!夫子珊。民国三十一年元旦”。
百字短文,读之泣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热血男儿一腔浩然正气,岂可国**分,政论纷争。
可令人心碎的事往往出人意料发生。由于政治的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祠内不少题刻被毁,蒋中正题额的“忠烈祠”匾额被一农家拣去做了剁猪草的砧板。六十年代,一些烈士墓也被挖迁往他处。
值得欣慰的是1984年党的***胡耀邦莅临瞻仰忠烈祠,1992年当地**全面修复祠内设施,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有火必有热,发热必发光,只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才能打造美好的未来。人如此,国亦如此。
祝融明目,中华民族不可侮!一统江山东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