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

所谓县城,只不过是一圈一人高的土墙围成的大寨,只要是正常身高,站在城外稍微一踮脚就能直接望到城内的情形。

两扇城门也不是其它县城那样的厚重木板,而是手腕粗细的树枝拼成的柴门。

这样的城墙上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城门楼,只在城门前立了一块三尺高的巨石,上面阴刻着“庆符”二字,涂在字上的红漆在这风吹日晒之下还没剥落干净。

这就是以后生活的地方了。

董成林站在城门口左右看了看,估摸着城周不过四百余丈,说它是个寨子真不为过。

恶意一点想,庆符极有可能原本只是一个寨,为了安置他这个被贬来当羁縻县令的家伙才升格为县。

多想无益,叹息一声道:“走,进......城。”

看着眼前的情景,这个“城”字说出口实在让人脸皮发烫。

身后三个壮汉其中一个是自京中带来的家仆,另外两个是州衙委任的庆符县捕头、捕快。

从大开的城门走进城内,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七八丈宽的土路,路的尽头是一座普通的砖石建筑:庆符县衙。

路两边散乱的坐落着一间间屋子,或是茅草屋,或是木屋,都是稀稀落落不成规模。也就是说,县衙其实是城内唯一的砖石建筑。

房屋之间有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靠在墙根聊天,看服饰大多数是夷人,只有少量的汉人。

以后有的是时间来观察,董成林只是随便扫了一眼便快步朝县衙走去。

城内突然出现四个陌生的汉人,又直奔县衙,顿时吸引了不少闲汉的目光。

抱着长枪坐在门槛上打盹的苍老衙役听到一连串的脚步声才醒过来,揉了揉眼,伸个懒腰,睡眼惺忪地对董成林道:“你们是来找寨主的吧?老寨主高升了,新寨主还没到,过几天再来吧!”

得!果然原先就是个寨子。

好在原先有了猜测,此时倒也没有多么低沉,而是开口道:“庆符升格为县了,我就是新任县令。”

“啊!”老衙役一阵惊慌,连忙站起来叉手行礼道:“参见县尊!”

受了这一礼,董成林摆摆手:“免礼。你把县衙官吏都叫到正厅去。”

“是!是!”老衙役连声答应着,却丢下长枪朝县衙外跑去,直看得董成林皱眉不已。

一炷香时间之后,庆符县衙诸小吏仆役都站到了董成林面前。

算上老衙役和几个仆役,县衙总共也才五十人。

刚刚问了几句,原先满额应该是五十战兵、十数仆役。不过前任寨主在的时候只养了十几个战兵,临走时一并带走了。

至于剩下的这些人,却是那寨主招来凑数的,战斗力几乎没有。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好养活,而那多余的钱,则被其私吞了。

反正庆符能管的也就城内这一片,城中都是差不多归化的熟夷,平常也没有要战斗的地方。如果那些生夷来城中闹事,那更好办,县衙门一关,一群人手持器械守着不低的院墙,安全得很!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官府在此处没有威信。要不是一直有战兵能打,可能仓库啥的早就被抢光了。

眼前这三瓜两枣让董成林心中叹息不已,好一会儿开收拾好心情开口道:“某乃董成林,如今是庆符县令。”

这边厢董成林开始了自己在羁縻县挣扎求活的岁月,那边厢陈佑担任锦官府判官,代替府尹秦王赵元昌巡视锦官府诸县。

不出意料的,京中驳回了秦王推辞任命请求回京的奏章。

京中事务只能另想法子,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蜀地安稳下来。

因为蜀地新下,官家下诏免除夏税及各色征收物事的一半。

然而蜀地有三分之一的地界都因为战事耽误了春耕,若非孟氏治蜀十几年的和平积攒了不少粮食钱陌,别说一半的夏税了,能不发生大的饥荒就算是好的!

当然,蜀地有这么个积蓄,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其它州县管不到,但锦官府来年必须能够丰收。

陈佑这一次巡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清查仓库、田契,防止县中老吏勾结大户盗取官粮、篡改田契侵占田地。

为了形成威慑,赵元昌通过西川制置使司掉了一营军士给陈佑,一旦发现有不法事,查明之后立刻就是公开问罪、处斩、抄家、家人罚没为奴。

乱世用重法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来消灭当地不听话的豪强大户。

把抄收的田地分一部分给无地少地的庶民,又能收买人心。而抄家更能获得一笔横财,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余州县见此法有效,纷纷行文各自所在的制置使司,要求仿锦官府事。

一时间蜀地大户哀嚎并起,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次小战斗发生。

只不过毕竟受害的是乡间大户豪强,这些人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浪。

在秦王府建议将原蜀国诸将调出本军、换任它职的奏章被汴京批示同意之后,投降的蜀军在没有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平静无比,自然也就没有发生大的叛乱。

四月,河水在郑州原武县决堤,大量灾民流离失所,朝郑州、卫州、开封流浪。同月,河北诸州干旱,同时徐州饿死千人。

就在朝廷忙于救灾的时候,五月初,晋州建雄节度使朱克反,引兵攻河中府。

赵鸿运遣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江伟领兵围剿朱克。

战事未息,五月二十七,滑州境内河水决堤。这次水灾比郑州更严重,整个滑州都受到波及。义成军、彰德军、镇宁军受诏征收精壮灾民为兵员。

六月,朱克在虞乡县被擒杀,战乱平。

是月,干旱了两个月的河北诸州出现蝗灾,以青州最为严重。

为筹措粮草救济灾民,诏令蜀地运存粮至开封,一时之间江水上船只往来不绝。

借此机会,锦官府录事闻克随船至江陵,与荆南节度使李继勋、秦王傅冯道分别密谈之后返回锦官。不久之后再次前往江陵,停留一日后隐匿行迹向滑州行去。

七月,开封府奏称阳武、雍丘、襄邑等县的蝗虫被鸲鹆所食,遂下诏禁止捕杀鸲鹆。

初九,因为河北久旱,周帝赵鸿运带领一众相公高官至道观佛寺求雨。当天回宫的路上,天降大雨,一时受凉,身体不豫。

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十二章举义反正须拿捏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十二章举义反正须拿捏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三)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巅峰小婴孩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二)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实战险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九)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二百四章 议政事初入行宫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别稚子哭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决断之重一肩担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独怆然第四百六十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七)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六百十二章 无需畏惧艰难事第二十八章议定诸事行忠义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欲惹战端起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谏赞明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四十九章享乐之心起复消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七)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六百一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泽国断美梦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五)第七百九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五)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三)第七百五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