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

最先被带上来的是捆绑的严严实实的高保逊,然后是那些只穿着一件单衣、狼狈不堪的南平高官们。

“这是?”赵元昌疑惑地看向陈佑。

陈佑介绍道:“这位就是南平高保逊,其他都是南平一些大臣,为了防止他们破坏计划,属下先一步将他们都控制起来了。”

赵元昌顿了一下才笑道:“将明考虑地很仔细。”

他只是看了一眼高保逊,就姜目光转向那十来位大臣。

这些人现在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莫名其妙就被抓了,其中有些人早早就有投降的打算,当时看到宫卫军时还以为自己的谋划败露了!实在是没想到被自己会被另一个想投降的抓起来。

结果就是现在成了俘虏,而不是预想中的举义义士。

现在心里就像吃了苍蝇那样难受。

不过,心里再难受,脸色再难看,要是不想死,现在就得服软。当下纷纷行礼道:“罪臣拜见皇子殿下。”

对这些人,赵元昌就没那么客气了,语气冷淡地道:“既然知罪,那就认罚吧,我大军在外耗费甚多,诸位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诚意?”

这就是要破财消灾了,一众人等心头苦涩,既然没胆量反抗,那就老老实实应着。而且配合一点没准还能获得一官半职,也好继续支撑家族。

有了这样的想法,一时间这个喊:“我愿捐出五百石粮食给天军!”那个叫:“我为天军提供军饷十万贯!”

陈佑在一旁看着,心有戚戚。若不是自己果断动手,此时在这里呼喊的就有自己一份了。甚至没准散尽家财都没办法保得平安!

赵元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蒋三,把他们都带下去关起来,给纸笔写了信到他们府中拿到东西再放人。”

这蒋三说的是赵元昌的亲卫队长蒋树,家中排行老三。

得了命令的蒋三应了一声,指挥手下将这一群人押回大营。

见这群聒噪的人离开了,赵元昌又叫了一个人:“仲询。”

“末将在!”一个青年将领立马抱拳答应,看服饰应该是校尉一级。

“你负责城内抄家事宜。”说着,赵元昌转向陈佑,“等下将明你把刚刚那些人的名单交给仲询,嗯,顺便再跑一趟看看那个黄世俊联络了哪些人,一并告诉仲询。这两份名单,加上将明、黄世俊,对了,还有那个庞典,这些人的家宅不要惊扰。”

最后一句话是对被他称为“仲询”的年轻将领说的。

“末将遵命!”“属下领命!”

“嗯。”赵元昌点点头,又喊了另一个人名,“重诺。”

“殿下!”这是一个三十左右的高大汉子,同样是校尉。

“你负责整编城内残兵,所有部队都打乱了补充进我军,不合格的全部剔除。嗯,都头以上的单独挑出来,愿意加入我军的降级使用,不愿意的直接抄家!”

陈佑在旁边听得眉头直跳,这赵元昌也不是善茬啊!

“是!”这将领却是十分干脆地答应下来。

“文伯,你通知李将军,城内整备就交给他了。”

“是。”

接下来又安排了一些事情,赵元昌才带着一众亲卫出城返回大营。

很快,宫门前身份较高的就只剩下陈佑和那两个青年将领了。

陈佑率先行礼道:“在下陈佑字将明,不知两位将军如何称呼?”

那个三十左右的木着脸先开口道:“某叫杨光义,字重诺,游骑将军,现在是奉圣军杨字营指挥使。”

另一个道:“我姓潘,单名一个美字,字仲询,陈司马唤我潘二就好。承蒙大帅提拔,得了一个游骑将军的身份,现在是奉圣军潘字营指挥使。”

陈佑目光微凝,杨光义、潘美,这又是两个熟悉的名字。

潘美大家很熟悉了,就是杨家将传奇中顿兵不前,害死杨业的那个潘太师原型,在没改变之前的历史上他生前最高身份是韩国公、平章事。

至于杨光义,一般人可能不是很熟,因为他最高职务是静安军节度使,也没有过什么让人熟知的事迹。但是,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人物,这十人出了一个皇帝、两个平章事,剩下的最差也是节度使。

如今两人都以游骑将军的官位担任奉圣军的营指挥使,实际上就是奉圣军节度使赵元昌的亲信了。怪不得油水比较大的两件事交给他们来办。

按道理陈佑现在身为奉圣军行军司马,哪怕还没有正式的官位,职务上也比潘、杨二人高。但他毕竟新降,在奉圣军这个小团体中是资历最浅的。是以听了两人的介绍后,他便十分有礼貌地拱手道:“原来是杨将军和潘将军,现在佑在这城内还能发挥一些作用,若是有需要配合的地方,二位将军尽管说出来,日后还望二位多多帮衬!”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看到陈佑这副态度,杨光义之前因为一个降将突然成了自己半个上司而生出的不满情绪稍稍退散,脸色也缓和下来:“陈司马言重了。某受命整顿兵马,行军司马算是文职,掌不得兵,你若是有想带走的人可以带回去当家兵。”

“多谢杨将军提醒,那我就耽误一会将军的时间。”陈佑点点头,看向刘河、丁小驴一众人:“你们也听到了,可有愿意脱去军籍,跟着我的?”

原先的一队亲兵毫不犹豫地站到陈佑身边,丁小驴犹豫了一下,也走到陈佑面前:“还请将军收留。”

陈佑笑道:“我现在可不是什么将军了!”

见再没人出来了,陈佑转向杨光义:“杨将军,我已经好了。”

“嗯。”杨光义看他这不过二十人,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司马了。”说着自顾自走到一旁发号施令。

潘美这才笑着开口:“司马莫怪,杨大郎就是这么个冷的脾性,也不是针对你。”

“无妨的!”陈佑也笑着回应,“那我现在就陪潘将军去黄府取名单?”

“如此甚好!”

得到准确回复的陈佑让丁小驴跟着其他人先回府,同时又吩咐刘河去庞府通知一下庞典的事情。这才带着潘美前往黄世俊府上。

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于所当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连不断问对难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举贤德不避亲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监国风将起(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五十三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三)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该旁生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与贼臣不两立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三)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一)第四十九章享乐之心起复消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说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五)第七十五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二)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异选大将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二百八十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一)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一百九十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一)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一)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八十五章瞿塘雄关伫江头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乱三国动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第七章各有肚肠转心思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