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

想到某个可能,阎俊臣看向黄世俊的眼神中就有些复杂了。

黄世俊立马就明白过来,微微垂首道:“最近三司表现教相公失望了,日后我定仔细为之,不堕相公名声。”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阎俊臣听懂了,黄世俊的意思是这次不想着当上参政,全力为阎俊臣奔走。

哪怕是软脾气,也有上进心啊。否则他阎俊臣也不可能身居高位,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去逍遥自在了!

神情复杂的点点头:“仲彦放心去干,做得好了,一个参政跑不了。”

他也只能许诺到这一步了。

年龄上,黄世俊比阎俊臣还大六岁,如果不发生巨大变故,阎俊臣是没办法将黄世俊推入政事堂的,到参政就是他的极限了。

别看三司使是从二品的职位,而参政算起来不过正三品,但一个不能参与政事堂议事,一个能参与,这其中的差别不是品级可以体现的。

说起来,现在的官场可谓是真正的能上能下、充满活力,有可能今天还坐在中枢规划天下大事,明天就被打发到偏远军州操持一隅;也可能上午还在愁县里面夏税秋税该怎么收,下午就被调入京中执掌一部。

人生啊,就是这么大起大落。

当然,想大落很容易,但是想大起,对不起,你得上面有人。

冯道老神在在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举着茶盏顿了顿,才道:“文伯,其余先不谈,我就问你,若是刘雨润为相,其部旧如何处置?”

没错,坐在冯道对面正是枢密都承旨王朴,他身为天子近臣,且位格足够,故代表赵元昌来说服冯道。

对阎俊臣、郑志康之流,威势渐隆的赵元昌可以单独把他们拉出来或是敲打、或是利诱,但对马青、吴峦这样关系亲近的,就得有商有量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而冯道这等当过帝师的重望老臣,有些利益交换的话赵元昌不好当面讲,必须安排身份地位足够的亲近之臣去沟通。之后是直接按照商定好的计划行事,还是君臣二人再来一场君明臣贤的交流,那就视情况而定了。

没办法,这天下,不是说你是皇帝就能说了算的,对那些权势较大的宰相将军,若不想国内动荡,行事之前就得沟通好。

有些时候,皇帝还可能要放下身架甚至要做好被当面驳斥丢面子的准备,要是不想丢面子,派人去提前沟通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兴元节度兵马大部并入利州制置使司,设兴元府衙治理府境。此次平叛,诸将皆有功勋,官家意欲在江陵设立制置使司。永兴节度使前些日子病故,正好蜀地之患解除,永兴节度留一州之地即可。”

意思就是兵将四散,利州留一些,永兴军和荆南各分一些,而且这些军将短时间内不会独当一面,几乎不能给刘承泽带来什么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刘承泽作为周国第一个武将拜相的人,很可能会为了避嫌而疏远旧部,如此一来,也就不必担忧他借助军队干政了。

这话说完,王朴又道:“说到兴元府和永兴军,这次兴元府、京兆府、商州等都需要派遣官吏,吏部这段时间甚至以后都会很忙。”

说着,他顿了顿,然后目光游移,似是无意道:“若是吏部尚书参与政事堂议事,或许考虑官员升迁降黜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考量。”

冯道目光一凝,这是要让李明卿任参政?

将茶盏放下,呵呵笑道:“这要看官家的意思。国朝初立,什么好什么坏,总要试一试。”

王朴恭声道:“冯公所言甚是。”

犹豫了一下,他神情严肃道:“我听闻官家明年意欲在洛阳营建宫室,有意让陈将明当这营建宫室使。”

听闻此语,冯道不由皱眉。

明年调陈佑到洛阳的事情先放一边,重点是,为什么要在洛阳营建宫室?

石敬瑭引契丹灭后唐时,虽然烧了几座宫室,但洛阳皇宫大体上还能使用,石晋立国之初的两年就是定都洛阳,后来才搬到汴梁的。

要说赵元昌喜豪奢吧,也不像。

毕竟汴京皇城的条件在这里摆着,如果要修建豪华宫殿,首先应该改造汴京皇城。比如建一个延福宫啊,筑一座艮岳啊啥的,都比到四五百里外的洛阳去修宫殿要好得多。

冯道活了六十多年,他出仕的时候,唐朝还没灭亡,可以说是看着梁、唐、晋三代从建立到灭亡。

这是真真切切地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于是,想到了赵元昌要在洛阳营建宫殿的不合理之处,他脑子里立刻冒出一个词来:迁都!

抬眼看了看一脸平静的王朴,冯道捻了捻茶盏盖子上的钮,然后缓缓道:“为政之难,在于其重难迁。若早行,则易,文伯以为然否?”【1】

王朴一愣,犹豫了一下试探道:“冯公所言有理,然朴以为,欲成大事,须从时势,势不成,则事不成,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便是如此。”【2】

冯道笑了,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王朴:“你我,当附英雄骥尾。”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冯道这是自比为势,时势助英雄,毫无疑问,英雄自然指的就是皇帝赵元昌。

迁都嘛!不是什么大事,至少对冯道来说,无损他的利益。

那么,之前在刘承泽拜相一事上对抗了赵元昌的冯道,在迁都一事上附和支持,以期改善甚至增进君臣关系,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王朴没料到仅仅是一句话,就让冯道猜到了迁都的计划。

不过,能在此事上得到冯道的支持,也算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

冯道同意,政事堂基本上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接下来只要说服枢密院的吴峦就可。

至于马青,以他的忠心程度,再加上他在汴京也没什么利益可言,只要事情说开,肯定是支持迁都的。

这么说来,似乎迁都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艰难啊!

怀着这样的想法走出冯府时,王朴还有些晕晕乎乎,他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学学相公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了。

第五百十八章 池静亦有暗流涌第七百十一章 顺势而为埋荆棘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两府生变宰相换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说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五十五章皇宫大内初见闻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章 税务事涉千万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两国皆赚无人亏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绕云雾第三十五章快马兼程赴归州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二)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六百五十二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四)第三十七章 项上人头吾必取(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六百九十九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九)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六)第二十八章议定诸事行忠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二十二章从此天高任鸟飞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应当作何解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第十四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三百六十二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变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一)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仪镇内议投周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一百三十五章 两战皆胜事渐明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