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二)

意下如何?

领导这么问,不是问你的意见,只是想看你表忠心。

陈佑当即十分配合地开口:“但凭官家吩咐!”

“好!”赵元昌抚掌而笑。

只是他现在还不说到底要陈佑去作甚,又说了几句,便让陈佑退下。

这段时间,可能是陈佑少有的清闲日子。

没有职事,什么事都不用干,每日里需要做的就是出门应酬,指点刘河、张昭、丁骁,准备婚礼这三件事。

还有就是准备泽润书院搬迁之事。

陈佑离开锦官府之前,将泽润书院从府学中摘了出来,丢了官学的皮,无论是教员还是生员,都少了不少。

说实话,泽润书院之前有人追捧,一是因为彭晓这个得道真人偶尔会去讲经,二是因为府尹是书院山长。

现在两个因素都不在了,大家自然不会再去追捧,也就那些家贫之人才会让自家儿孙到泽润书院去学律法、算术、医术。

那么这些不去泽润书院的人到哪去呢?

苏府尹虽然不太看得上陈佑,但也不好直接把他留下的书院关掉,可看不顺眼的前任还留下了政绩,怎么办呢,于是自然要发展府学。

你看,讨好新府尹的机会不就来了?

毕竟以后发解试的可是苏府尹,谁知道他会不会刻意针对前任留下的书院?

今年春天京中的科举可是足足有十五人考中,毫无例外都被授予官身,前往各部、寺观政。

这让读书人心里又热切起来,为了避免遭受无妄之灾失了考试机会,凡是有志于通过科举入仕的锦官府士子,都不会在泽润书院读书。

长此以往,泽润书院搞不好会有“专门培养百工”的名头,这可不是陈佑想要的。

于是,他不得不改变初衷,无奈关停锦官府的泽润书院。

至于那些教员生员,愿意跟着出蜀的就馈赠路费,不愿意的也尽力推荐一个活计。

锦官府让陈佑心忧的也就这一件事了。

其实魏仁浦等人送来的信件上所说种种事务,比这更严重的也有。

比如功曹人员被裁撤、监督考课机制停滞、农事宣讲院被撤销、典租农具完全交给各县大户、商税不再监督核查等等。

可以这么说,陈佑一年多的努力,一朝付诸流水。

偏偏,这些东西建立的时候千难万难,反对声一直不停息,破坏的时候十分顺利,诸“民”齐赞苏府尹此举顺天应人,实乃官家之忠臣、士庶之好官。

不过陈佑并不在意,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此时被破坏,虽然惋惜,但并不意外。

更准确的说,在他实践的过程中,已经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了。

毕竟,吃人的是制度、是思想,而不是单个的人。

不改变这个制度和思想,只依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就以锦官府为例,陈佑只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强行改变了锦官府的制度,虽然对国家、对普通民众有好处,但是一没能扭转大环境,二没能改变时人的思想。

说句残忍的话,哪怕他陈佑把锦官府所有反对他的人都杀了,等换一个府尹来,又会出现一批新的地主豪强、残民官吏。

这就是穿越者的无奈,分明看到了残忍的现实,也有经过实践的可行方法,可是没有合适的土壤,无法改变这个现实。

要么借助超越时代的知识成为这时候的既得利益者,要么反抗到死。

陈佑选择了第一条路,他不是范文正,做不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但从小经受的教育又让他不能不做出些改变。

他是个穿越者,孤身一人来到这个时代,不想去探究自己穿越的原因,更想要远离任何神秘因素。

如此一来,他这个穿越者和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人总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尤其是陈佑这样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更要证明自己这个“不同”曾经出现过。

一开始,他想的是继续从政,登上前世从未登上的高度,至于他追求改革、仁政,既有前世教育的影响,也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

只是到了锦官府之后,真正能够执掌一方,同前世完全不同的执政经历,让他觉得,或许自己最大的价值,就是给这个世界带来另外一个选择。

之后一千年,这个世界是继续原本的轨迹,还是按照他陈佑划定的路线来走?

由此,陈佑的目标变了,由宰臣变成了导师,当他百年之后,要么是天下之贼,要么是国之圣人。

前者还有路可寻,后者就需要他自己去摸索了。

不过没关系,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他要为世界划路线,没有石头可以摸,怎么办?只能用民众来试验。

那些家破人亡的豪富且不去说他,单是那些经历了陈佑创造的新社会模式的庶民被打回原形的痛苦,就不是一个标榜“仁爱”的人所愿意见到的。

但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陈佑要想成为圣人,就得有“一家一州不若天下”的觉悟。

于是,在锦官府,他是仁政爱民的好府尹,给治下庶民带来美好的希望,但离了锦官府,他眼睁睁看着希望破灭而不发一言。

只有对比才能看出优劣,可能会有人怨他既然不能改变到底,为什么之前要给别人希望,也可能会有人期盼他重新带来希望,更会有人祈祷他永远别再出现。

无论如何,他的这一番行事,都会种下一颗种子,让大家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啊!

尤其是在经历过对比之后,大家会知道那种方式对自己更好。

毫无疑问,如果陈佑能重返锦官府,庶民是一定会拥戴陈佑的,而那些豪富要么同陈佑死磕到底,要么远赴他乡。

但这不够,只是一个锦官府还不够,他需要让整个天下都经历一番,这样,朋友会更坚定,敌人会更明显。

在此之前,他要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听话的好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当然了,这样的想法他深深埋在心底,表现出来的,依然是一个合格官僚该有的样子。

比如说,现在他就同准盟友赵普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酒。

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一百二章冯道再试寻暖靴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礼毕诏书频出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陈将明举贤不避仇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九)第四十五章灭国之功尚不足?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三)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九章城头观兵反意坚有些话,不吐不快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六百二十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七)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有些话,不吐不快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军中乱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一百七章辞旧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748章 敢请长缨安军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内之地乱将起第二百四章 议政事初入行宫第二百四十二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七)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两战皆胜事渐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一)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五百十九章 处处算计无尽时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五)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二)第三十七章 项上人头吾必取(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盗匪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六)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七章各有肚肠转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三十五章快马兼程赴归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748章 敢请长缨安军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三)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六百十九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