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

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不贴合实际就是空想主义。

如果陈佑能整理出一套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理论,他管这个理论叫“封建主义”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重新定义一下“封建”的释义。

只不过这个任务遥远而艰巨,就算真的完成了,想要推行开也十分困难。

陈佑准备先试试看能不能自上而下的缓慢改良,如果失败的话,再作其它想法。

说到底,他还是没有那般自信,也做不到那样举重若轻。

陈佑这种轻松的日子没有过太久,被打发出京城的林师德来了!

林师德很委屈,然而这种委屈没办法告诉别人,或者说,他不能表现出委屈的样子。

一旦表现的委屈,那些落井下石之辈立马能给他扣上一个怨怼的帽子。

到了那时候,也不知道江相公能不能保住他。

想到江相公,林师德不由无力地靠在马车上长叹一声。

走了一个冯道,来了一个刘明,江相公在政事堂也不好过啊!

好在这段时间刘明染病,总算让江夏青能喘一口气。

来洛阳之前,江夏青同林师德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话,期间当然少不了鼓舞与画大饼,当然最重要的是谈洛阳的税改。

其余四处反馈过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只是河南府竟然才开始有动作,江夏青虽然没有着急上火,但也叮嘱林师德,到任之后一定要把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办,哪怕是......

“逼陈将明放手。”

马车内,林师德喃喃一声,调整了一个姿势,让自己更舒服些,好养精蓄锐。马上就要到洛阳城了,他得让大家看到自己这个知府的威严。

洛阳城门内,陈佑坐在城门楼内等待林知府的到来。

此时城门内靠着城墙的那一片停了不少马车、牛车,府衙、县衙诸官,有头有脸的大户,这时候都来了。

跟着陈佑上城门楼,就意味着是彻底站到他这边了,因此,实际跟上去的只有两个人,一是税曹参军事魏仁浦,一是洛阳令孙宣怀。

魏仁浦是陈佑自枢密院就开始培养的,孙宣怀则是李明卿安排的。前者自不必说,后者考察一番后也是可信可用之人。

至于河南县的县丞,这时候要是抛下县令直接跑上来,就代表同县令撕破脸了。目前县令还算配合,陈佑自然不会让这件事发生。

而那些没有上来的,除了江家是铁了心同林师德站一起,其余都是打定主意看看再说。

毕竟,这位是从副宰相的位子上被打发来做权知府的啊!谁知道还能不能东山再起。

城门楼周围守城的府兵都站的远远地,不敢听陈佑等人的谈话,自然也就无人能得知谈话内容。直到城外官道上出现林师德车队的影子,陈佑才带着两人施施然从城头走下来。

在周边等待的诸人吩咐抱拳叉手,或称詹事,或呼少尹,总之是挑不出来一点错误。

陈佑点点头,沉声道:“诸位,随我出城迎接林使君。”

“喏!”

一片应诺之声后,一群人走出城门,在离城门越十丈的空地上依照次序排好。

早在昨天,林师德就派人来通知了他会在什么时间段从哪个门入城,是以这个城门提前两个时辰就禁止闲杂人等出入,现在自然也不会有行人碍事。

过不多时,打头一辆马车停在众人面前,面色红润的林师德掀开障尘,踩着木墩下了马车。

陈佑当即上前一步,长揖道:“参见林使君。”

身后诸人齐声道:“参见林使君。”

林师德一怔,随即哈哈笑着快步向前,扶住陈佑之后朗声道:“陈少尹不必多礼!”

当初刘明一直称呼陈佑为“陈詹事”,既是尊重,也是在提醒陈佑,让他少管河南府的事情。而现在林师德称呼陈佑为“陈少尹”,却是在明确主次关系。

陈佑听了之后,脸上带着笑容寒暄,心里却在感叹事前的准备没有白费。

两人寒暄一阵,陈佑宣布今晚会有接风宴,让大家先散去,之后便请林师德回府衙细谈。

新的知府来了,除了府衙里的官员,河南、洛阳两县的令、丞、簿、尉也得一齐跟着去府衙。

在正堂坐下,陈佑向林师德一一介绍诸人。

两个月前还是他在听刘明的介绍,两个月后就变成了他向林师德介绍,不得不说感叹一声事无常。

只不过相同的是,当初陈佑是少尹,现在依然是少尹。

一如两个月前,介绍诸官的环节波澜不兴地过去了,除了林师德十分细致地问了问诸曹司最近的工作外,没有任何变故发生。

诸官退去,陈佑引着林师德来到新整理好的书厅。

书厅内原本带有刘明风格的装饰全部都换掉了,现在的知府书厅,就跟陈佑刚来时的少尹书厅一般空旷宽敞。

叫来专门负责林师德的仆役认脸之后,两人分了主宾坐下,一人手里端着一碗热汤小口啜着。

林师德在考虑该从哪个方面入手谈话,而陈佑则回忆着林师德的资料,结合现在短暂的接触,对之前的判断做出修改。

林师德是正统的文人说他正统,是因为他当年是考中进士之后才踏入官场的,之后成了偏远之地的县令。

也是他运气好,几经调动之后入了石敬瑭的幕中。

即便才能不怎么样,但胜在勤勉可靠,石晋篡唐之后先后主持吏部、户部。

赵鸿运称帝的时候他刚任三司使没多久,立马就被踢到兵部去了——有枢密院在,兵部可以说是最可有可无的一个部门了。

总之,从林师德的经历来看,他人比较稳重,稳重就意味着不会轻易动手,也就是说,陈佑想坑他比较困难。

想到这里,陈佑暗自叹息一声。

正想着,林师德突然开口了:“陈少尹,据说河南府已经开始变动税制了,你能给我仔细介绍一下吗?”

这个问题十分正常,但也表明他似乎对税制感兴趣,陈佑顿时警惕起来。

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八)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担重任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几多欢喜几多愁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十九章君臣问对定计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怀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五百十九章 处处算计无尽时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总是迟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赈灾当以何为先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举贤德不避亲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四)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二)第四十四章册命封王秦最贵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五百六十六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三)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八十一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二)第七十章积劳成疾为哪般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二章 论立场章鹏施计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七百十章 为求生计抛脸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第746章 片纸可当十万钱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五)第六百九十七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变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盗匪第二百六十章 为民服务不求夸第四百九十九章 儿女相约为亲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十)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一)第四十三章争权夺利心思重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实战险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乱三国动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