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一)

陈佑没有丝毫犹豫:“你辛苦一下吧,听说最近也有河南府人想要报名进入书院?”

“是这样。”汪弘洋点头,“不过都按照詹事吩咐的,让他们明年开课再来。”

“改一下,现在报名的,只要符合要求就发一个凭证,然后在大门外的公告板上贴出来。”陈佑一边笔下不停一边道,“这些人你定期组织单独授课,免得入学之后跟不上进度。”

现在书院还没有教学大纲之类的,各级教员教学安排虽然都是从易到难,但没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现在除非是能力不足,否则都是一直教下去,也就是说从你入学开始,一直到九级,都有这个教员的课。

也因此,会存在虽然你入学考核是二级的水平,但实际上跟不上二级教学进度的情况。这也是分级制度施行一个月之后才发现的。

不过这仅限于九级以内,当一个学生通过考核进入外、内、上三舍,基本上就要选择一个主修方向了,比如修春秋、修易经、修大周刑统等等。其它的虽然也学,但主要是跟着这方面的教员学习主修内容,各人进度不同,却是不必强行统一。

反正现在书院里就有内舍生员同时在五级班学习算术的情况,不过人家是只听算术课,其它科目一概不听。没办法,现在毕竟没有一个系统分明的教育体系。真要说起来,九级以内大概算是通识教育,超过九级就是专业教育。

随着税改布局逐渐完善,陈佑拿出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书院上。

只要能看到改革暴露出来的问题,只要改革失败的后果仍然可控,陈佑就不担心失败。反之,他更在乎的是书院的成败。

百年大计,在乎教育。

不论要做什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其效果远大于一群因为利益聚集在一起的团体。毕竟现在因为利益支持你,下一刻也能因为利益背弃你。

陈佑在这里找不到同志,那就自己培养。

只可惜,陈佑虽然敬佩、景仰老毛同志,但他并不是一个坚定而纯粹的某某主义者,否则的话,或许我们能够期待一下某某主义提前近千年出现在世界上。

嘱咐汪弘洋借助河南府人士来书院报名的机会挑拨关系后,陈佑重新将注意力放到眼前的纸张上,继续整理自己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前两节课引发的大争论,虽然没有把陈佑一开始的计划全部推倒,但也使他不得不做出较大的修改。比如现在,他加上了一些算是哲学范围的内容,今天要讲的是——辩证看待施政方法。

他以前还不觉得,现在开始讲课,真的感觉到词汇差距太大了。

那些没有的词也就算了,大不了花费时间解释一下。但是有些词时隔千余年,字同意不同,这就十分坑了。

他每一次解释词义的时候,都在想要不要编一个词典出来作为书院必修科目。可惜也就是想想罢了,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大量未曾有过的词汇,很容易让人生疑啊!

不过倒是可以让人整理自己讲出来的新词,积累到足够多的数量之后或许能编出一本词典。

想到这一点,陈佑顿了一下,随手抓过一张纸,快速记下这个想法之后随意塞到桌子下面的一个竹筐中。

这个竹筐中已经有了几张纸,上面都是一些只言片语,多是陈佑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下午课程结束之后会有人来整理,按照纸上的内容分门别类放好。这些灵光一闪,或许不久之后就会变成现实,也或许永远摆在那里吃灰。

而负责整理这些纸张的,是陈佑专门挑出来的两个少年——范昌祐和韩陶朱。

那个韩陶朱正是管事韩二柳的幼子,经过考核之后成为书院一级生员。

韩二柳是希望自己儿子学习算术,最好能早日学成,然后进入陈家当一个账房,凭借在书院学习的经历,以后独当一面成为陈家某处产业的掌柜,最后置办韩家自己的家业。

如此下去,运气好的话,或许到韩二柳的孙子辈,韩家就能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

只不过陈佑心血来潮招来韩三郎询问一番后,直接把他留在身边。

这个待遇,同以前的庞中和一样。而庞中和,现在非但获得了官身,还得以代替陈佑处理一部分政务,可以想见,只要陈佑不倒,庞中和未来可期。

有了这样的前辈做榜样,韩三郎自然不可能像韩二柳之前所想的那样全力去学算术,倒是白费了韩二柳特意取的这个“陶朱”的大号。

见陈佑没什么事了,汪弘洋告罪离开,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午休的时间十分短暂,陈佑整理完思路,甚至没来得及重新梳理一遍,下午上课的钟声就响了。

叹了口气,起身抓起这一叠纸张朝真理堂走去。

当好一个老师,真的不容易。

听课人数依然不减,再加上陈佑总是提出一些不常见的观点,饶是陈佑事先预留了大量的提问时间,这一堂课还是没能讲完预定的内容。

下课之后,陈佑还没走出真理堂,就被一个中年人拦住了:“山长,我有不明之处还望解答。”

陈佑定睛一看,脸上神情柔和:“原来是明川啊,你有什么问题?”

看到陈昭汶拦路问询,顿时有不少学生停在周围,其中就包括范昌祐和韩陶朱。

一般情况下,对陈佑讲课有疑问都会在课上直接问出来,课下不明了也会与同学争论,直接拦着陈佑问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出现。

围观者都很好奇,陈昭汶究竟想问什么。

自从那次在锦官府衙之前出了名,陈昭汶已经习惯被人围观了,神情不变,语气平静地问道:“或是我考虑有错,只是山长今日说要辩证看待施政方法,却是同之前所言以结果论好坏相悖,不知当作何解释?”

“这个问题啊!”陈佑略一沉吟,环视一圈后开口解答,“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会发现两个问题的对象不一样。”

第六百九十六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七百八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二)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十六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识大局治安创收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军中乱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三)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六百二十三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十)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间多有无奈事第七百八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四)第十九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十八章议定诸事行忠义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欲惹战端起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当立殿前两相制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一百四十五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泽国断美梦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七)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二十四章虚职酬功忠为首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十)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盗匪第四百三十三章 风雨来袭水龙吟第五百八十五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钱口难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