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一)

洛阳冯府,师徒二人正在闲谈。

今早陈佑陛辞,下午就要离京前往京兆。

在陈佑调任之后,冯道被加授太傅,李明卿也卸下北面行营都部署的职事,不日归京。

别误会,这不是补偿,只是为了平衡。

若是记忆力不差的话,应该记得嘉定三年冬有一次京官考课。由于陈佑当时丢了职事,且御史台一直弹劾他却没人被申斥,依附于他这边的人就有些人心浮动,这一次考课只能说损失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当然其他人也没好过,枢密使阎俊臣只保了自家核心人马。刘承泽倒是争了,可他是外镇入京,手底下没有能说得上话的人,虽有收获,但也只是让他这个集贤相稍微名实相符一点。

能和江夏青相比的就只有史馆相王朴了,不管怎么说,太祖实录在他的任内修完,于是在考课开始之前,他加授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平章事。这样一来,在赵元昌拉偏架的情况下,拿下了不少位置。

但有一点要注意,这些位置大部分都是赵元昌亲自授意安排的人选,真正追随王朴的并不多。不能统合的一盘散沙,有跟没有差别不大,对王朴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

因此,为了平衡江夏青,冯道加官,李明卿归京。

冯道现在基本上不参预政事,抬他是为了给江夏青压力:这朝堂上可是还有比你声望更隆的人在。

李明卿归京则是为了抵消枢密使阎俊臣消极怠工的副作用,接手陈佑之前做到一半的改革试验。

至于为什么不罢免阎俊臣,因为他听话。虽然他平时不愿意发表意见,但只要赵元昌示意一下,他立刻就会做出符合赵元昌期望的表态。

但赵元昌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啊,所以阎俊臣大多数时候还是:江相公所言在理。

总之,枢密院三个副使,任意两人合作至少能让枢密院发出一个声音。再加上政事堂的王朴,维持朝局平衡不算太难。

只要朝政平稳,赵元昌就有心力腾出手来开展外战,比如说征淮南。

Wωω .тt kán .¢ O

“你去的京兆府,只要不发生叛乱,就不会有什么事。”冯道身上披着毛毯,慢条斯理地道。

半隐退以来,他这个老人家是越来越怕冷了,仲春时节依然要披着薄毯。

“讲学你就先停一停,我看呐,除了为官心得,你也讲不出什么高深的东西来。直言做官,被弹劾结党一点也不冤。”

陈佑低头称是,这一点他没办法反驳。

“你这次出去,就老老实实的,显瑞退下去之前别想着回来的事情。京中有我,有显瑞看着,不会出问题。就算出了问题,你担心也没用。”

听到这话,陈佑苦笑一声:“小子谨记。”

“嗯。”冯道继续往下说,“到现在也没说推行税改的事情,你在京兆就别急着下手。你若愿意听我这个痴顽老子的话,做好三件事就行。”

陈佑态度恭敬道:“尊师之言不敢不听。”

“这第一件事,抚恤民力,不发乱政。”

简单来说就是别乱改规矩。

陈佑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道:“冯师放心。”

冯道打量着陈佑的脸色,见他是真心答应,这才颔首:“第二件事,就是提携贤良。”

陈佑听了,面色古怪:“冯师你才说我被弹劾结党不冤,还让我提携他人?”

“你小子怎地如此蠢笨!”冯道瞪了一眼陈佑,抬手作势要打,只是两人离得虽不远,却也不是他抬手就能够到的,气哼哼地道:“过来!”

陈佑无奈,起身弯腰朝前一凑。

“啪!”

一巴掌拍在陈佑脑袋上:“你小子怎这般愚钝!”

老小孩老小孩,别看陈佑外表不过二十多岁,但他对老年人的想法也有所感触。不过生理因素是会影响心理状态的,他现在偶尔会有一些恶趣味,但却做不到冯道这般随心所欲不逾矩。

嗯,冯道少年时品行敦厚,到了老年反而经常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来逗乐。

比如有一次他穿了一双新靴子,别人问他花了多少钱,他抬起左脚说九百。那人正巧是个急性子的,回头就骂小吏:为什么我的靴子花了一千八!等那人骂了一会,他才缓缓抬起右脚说:“此亦九百。”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以致于有人弹劾他说: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1】

Www_ ttka n_ ¢ o

陈佑知道自家老师的性子,自然得配合着。

被冯道在头上敲了一下后,陈佑重又坐回去,听冯道继续说。

“叫你举荐贤良不是叫你结党,你若是不怀私心,谁又能把你怎样?”

不怀私心。

即便真的不怀私心,别人就会相信吗?

反正陈佑不怎么信。

“你别不当回事。”冯道一眼就看穿了陈佑的想法,“你以为我的名声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的往日积攒下来的人情!”

这话是实话,冯道没有自成一派的学说,又不是那等技艺精湛的技术官,能有这般声望,就是因为有人捧。

别人为什么要捧他?一是因为他没有什么污点——如果刨除这时候人人都有的多朝为臣的话;二是因为受过他的恩惠,比如举荐啥的。

被他举荐的人,捧着他,除了能被视作不忘恩之外,还因为冯道的声望越高,就意味着被他举荐的人越优秀,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陈佑明白这一点,不由连连点头。

冯道这才接着说:“最后一件事,且不可贪污受贿!”

最后这话有些声严色厉,陈佑心头一凛,连忙答应:“喏!”

“行了,就这样吧,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陈佑沉吟一阵,他有很多话想说,但临到头了,却说不出口来。

好一会儿,才起身长揖:“小子将远行,还望尊师保重身体。”

冯道带着嫌弃挥手道:“去罢!去罢!老夫身体好着呢,不要你作者小女儿姿态!”

陈佑再揖而起:“小子告退!”

说罢,见冯道没出声,他拱手弯腰退出房间。

而房间内的冯道目光一直看着他消失的门口,好一会儿才掖了掖被角,合上双眼闭目养神。

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二)第746章 片纸可当十万钱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三)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镜首战得胜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两府生变宰相换第一百三十八章 献民献疆蜀国亡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745章 大人虎变曰文炳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六百八章 不惧生死为筑城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六十二章留守监国风将起(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六百十九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六)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二百五十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二)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议定清田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征淮南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一百七章辞旧迎新除夕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独怆然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四百八章 鲜血淋漓投名状第五百四十一章 陈将明举贤不避仇第八十二章攻蜀时机在此时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八)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二)第八十三章 枕头之风威力大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