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

陈佑的这番话自然有人不服气,不过这些人左右看看,周围全在认真听讲,他们心虚之下也没闹起来。

陈佑知道光讲空话没用,还得摆事实:“韩陶朱,把这段时间一干府兵所做之事都念出来。”

“喏!”韩陶朱高声应下,捧着一沓纸站到台前。

“三月十四,第一营第三都都头、副都头聚众抢夺大通坊李家猪一头,豚三头,分而食之。”

猪是大猪,豚是小猪。

这一条念出来之后,竟然有不少人觉得第一营第三都两位都头端的是好汉,想方设法让弟兄们开荤。

“同日,第一营第二都,第四营第三都,两队正率部群殴,打砸店铺五家、摊贩二十七处,波及商贾百姓六十余人。”

这下没得说了,这要是在承平之时,带头的几个人不死也得脱层皮。

“三月十六日,第二营第三都,都头指使某队强抢良民之女,致使该户一家四口尽皆丧命。”

这件事一直到四月份刘河才听耳目谈到,查明之后报到陈佑案上。当时陈佑正预备着剿匪事宜,偏偏这一都属于可信的那部分,一时间不好动手。于是这一次剿匪他们被划给了安岳文,遭伏被打残,残兵护着都头和安岳文逃回鄠县,现在一副凄惨像站在第二营的阵列中。

......

韩陶朱一条一条往下读,一条条都如同锤在一干府兵心上。越到后来,就越多的人觉得或许被称为祸害真的没错。身处乱世,你永远也想不到会因为什么可笑的理由而遭受血光之灾。

比如有府兵因为吃撑了把摊主打一顿,有府兵因为看行人不爽把行人打一顿,还有府兵本想客客气气买东西结果发现自己没带够钱,于是把店家揍了一顿抢走东西,甚至有府兵因为上司在风月场所睡了自家多年没见的妹妹愤而杀了上司——这个情有可原,大多数人都对这个可怜的府兵抱有同情之心。

也不知过了多久,韩陶朱终于念完那一条条事迹退到后方。

陈佑这才继续道:“尔等虽有功,亦有过,民知尔等之功,然惧尔等之害。陈某在此问诸位,你等可曾想过得胜而归时百姓箪食壶浆夹道以迎?可曾想过归家之时父母妻儿以你为荣,街坊四邻竞相道贺?可曾想过酒肆之间皆夸尔等乃是京兆好男儿!”

无人回答,只是校场上的府兵们或是交头接耳,或是面色黯然。要说他们没想过陈佑话中所说的场景那是假的,但他们都知道,要想得到陈使君所说的待遇,最起码得成为将军才行。至于说一介兵丁就能如此,即便你是府尹,也不能拿我们来开玩笑啊!

位置靠前的崔翰本想开口说两句,但想了想却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说起,嘴唇张了张,最后还是没有出声。

陈佑没把他们的不在乎放在心上,清朗的声音在营中回响:“古时曾有一人名为周处,其人年少而孤,不修细行,纵情肆欲,被州县父老视为三害之一。何为三害?山中猛兽,水里蛟龙,以及阳羡周处。这周处不愿为家乡父老所嫌恶,要去除三害。先杀猛虎,后斗蛟龙。偏偏这个蛟龙难杀,一人一蛟一边纠缠一边往下游漂去,数日未有音信。”

陈佑顿了顿,朗声问道:“你等可知乡中父老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是什么反应?”

这件事记载在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上面,崔翰也看到过,听陈佑这么问,他立马答道:“人谓死,皆相庆贺!”

“不错!”陈佑点点头,“大家都说周处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互相庆贺。”

“这乡人太过不知恩情了!”陈佑话音落下,立刻就有人这么喊道。

有人附和:“是极是极!可叹这周处如此好汉,竟落得这般下场!”

“这不就跟俺们一样么,俺们在前头拼了命,到后头这些鸟人还要日弄人!”说这话的是参加了这次剿匪的府兵,他话一说出口,周围一圈点头赞同的。

陈佑等他们发泄一阵,才接着道:“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斗了三天三夜,周处终于杀了蛟龙回到乡中。听说了家乡父老大肆庆贺的事情,才知道乡人如此嫌恶自己。但周处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从此发奋学习,为人处世仁义刚烈,忠信克己,最后成为朝中干臣、官家近侍,而官家亦下诏每年赐其老母医药酒米。如此荣耀,若是其闻乡人嫌恶而不思进取,岂能得之!”【1、2】

周处的确是奇人,任谁也想不到一开始满是恶名的任侠会成为一代名臣,最后竟然因为“强直”而被朝臣不喜,想方设法害死了他。

是的,陈佑没说全,周处生前止于御史中丞,战死之后才被追赠平西将军。《晋书》记载:追赠平西将军,赐钱百万,葬地一顷,京城地五十亩为第,又赐王家近田五顷。诏曰:“处母年老,加以远人,朕每愍念,给其医药酒米,赐以终年。“

而且,他之所以会战死,纯粹是梁王司马彤所害: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

不过这种丧气的事情就没必要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了。

只说部分事实,不是骗人,但绝对能造成误导。不论是想给别人挖坑,还是想要引导舆论,这都是比较上乘的手段。

果然,听完周处的经历之后,顿时就有那等上进之人眼神发亮地看着陈佑。

只听得陈使君缓缓开口:“若是你等有心,不说人人都成当世周处,至少得乡人称赞是没问题的。若是运气能力稍微好一些,挣得功勋亦非难事。愿从我者,留在此处,不愿者,且自散去。”

说完这句,陈佑双手负到身后,静静等待府兵们的抉择。

等了近一刻钟,没有人离开。

虽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从众心理而留下来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有雄心壮志或者单纯的想当一个好人,但陈佑仍然十分满意。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只要给这些人一个变好的希望,安稳等到京城兵马抵达,京兆府就算是稳了。

第四十三章争权夺利心思重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八章兵临城下伴王驾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七章各有肚肠转心思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该旁生心思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两百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二百八十二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请议婚事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枣交相加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当头乱接踵第八十二章攻蜀时机在此时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向往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难之地有默契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二十二章从此天高任鸟飞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敌占先机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浊又增污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七百三十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一)第六百八章 不惧生死为筑城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于所当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一百七章辞旧迎新除夕夜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十九章享乐之心起复消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七十六章甘为细作可信否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陈将明举贤不避仇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盗匪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六百九章 军政尽操六人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于所当行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