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

六月癸巳,宋军与江都府叛军战于瓜州,叛军将败,周水军自扬子而来,大败宋军。先是,宋平章事、大元帅、宁王白崇文向周称臣,周帝拜其为辅国大将军、镇海节度使、检校枢密副使,册宁郡王。

乙未,周军至江宁城外,以火炮击城,城北大火,至夜方熄。

戊戌,周帝次定远,宋帝遣使至。

淮南之战到此结束,宋国割江北淮南十军府州,差不多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国土,从质量上来说,损失更是达到五成!

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缺少其中一者,宋国都再无翻身之力,即便是迁都,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这就是宋国如今的境地,然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周之于宋,譬如秦之于六国。如果周不自败,则宋必亡,还不如坚持反抗,或许能挣得一线生机。

可惜,宋辽联络不便,宋国不知周国北边战情紧急,又下不了决心死守国都,只得匆匆议和以求喘息。

淮南战事既定,赵元昌留下枢密副使马青镇守江淮之地,带领大军自泗州经汴渠朝开封而去。如果到了开封北边战事还没结束,他准备直接转入永济渠北上。

一年两战,南北奔波,军力民力损耗巨大,这种情况下更得保证国内平稳。

陈佑站在自家府内的斗室中,手里面捏着一卷云纹绫,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桌子。

他手中这卷云纹绫乃是正正经经的敕令,皇帝用印,政事堂签发,只说了一件事:准许京兆府挪用夏税扩兵。

他向送敕令来的驿使询问总共有几处接到敕令时,那驿使支支吾吾语焉不详,虽未明说,可也说明了接到类似敕令的肯定不止京兆府一家,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几家,又都是何处。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说实话京兆府这么点人他心里面有些不踏实,如果能多招人的话那当然是好,修完南墙就不需要修北墙,还省下一笔钱粮。

问题是,增加的这些人从哪里来?

想到麻烦处,陈佑敲击桌面的频率不由放慢。

每逢战乱人口骤减,除了横死的,还有躲入山林的和藏入豪强家中的。

躲入山林之人自不必说,这没办法统计。而藏入豪强家中,实际上就是卖地卖身卖命,这年头是有丁口税的,地方豪强不想多交税,这无法统计的隐户也就出现了。

陈佑建立税曹之后,手中握着警察营,崔翰也在逐步清理各家隐户,只不过一来处于征收夏税的繁忙之际,二来各地匪患不绝,警察营也没精力散开来仔细搜寻,各家依然有大量隐户存在。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陈佑不相信这些隐户。如果大量征召隐户入军,显然是给本地豪强大肆渗透府兵的机会。

但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也不多,他总不能一口气全招了来。这些人就算不是家中顶梁柱,也是极其宝贵的劳动力,都招了来,那些田地谁去种?难道要让豪强继续兼并?

耕战耕战,耕在前战在后,不管何时,农业,或者说粮食,才是根本。

扣除这两个来源,也就只剩下各座城中的泼皮破落户了。

然而泼皮们多是奸猾之人,不怎么好用。若是数万甚至十数万的队伍也就罢了,哪怕兵员素质不高,人海战术也能堆死人。但陈佑在京兆府顶天了也就能招两万左右的府兵,相比于人海战术,还是精兵来的实惠。

想要精兵,不听话的泼皮就不能要,否则陈佑之前也没必要汰换那些兵油子了。

沉思许久,陈佑也没想出一个两全的法子来。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他一时半会没有好主意,但可以叫来僚属商议,或许就有什么没考虑到的地方。

如此思量着,他停下动作,扭头朝门外道:“去叫梁关山、崔翰......”

与此同时,咸阳城,惨叫连连,血腥气飘荡。

彭三爷头戴斗笠,面容藏在斗笠的阴影里,持着一柄手刀朝县衙处走去。

他身后还跟着三两个亲信,或是持着刀斧,或是端着长枪,看上去有些羡慕那些能奸淫劫掠的同道,但脚下步伐却十分坚定。

此次诸盗联手破咸阳城,在内应的帮助下几乎没有损失就入了城,入城之后立刻就散了开来。大股人马往事先就确定好的几家富户商家而去,零散的贼盗则散入城中祸害普通人家。

这咸阳主簿白茅是京兆尹陈佑的学生,因此几人身后的势力不约而同地想要杀了白茅来示威。

要想杀白茅,前提是能找到他,有这个寻找的时间,能墙多少好东西啊!是以一个个都不怎么乐意去做这件事。

好在,三爷,彭三爷,他老人家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体恤兄弟们的难处,主动揽下了这件事。

一行人走在路上,等闲没人上去招惹他们,一路平平安安地走到府衙门口,西南方向突然升腾起一阵浓烟。

彭三听到惊呼,扭头一看,嘴角一勾,露出轻蔑的笑容,随即就不再理会,转头将注意力放在县衙上。

此时府县衙大门紧闭,然而四周墙头并无衙役乡兵。

这很正常,毕竟有本地豪强做内应,能拉拢的此时都在家中守护家人,不能拉拢的全都打发去了乡下,一时半会回不来。

如今这县衙之中估计也就只剩大猫小猫两三只,听说贼盗入城之前白茅就在县衙待着,也不知道现在跑了没。

“把门打开。”

彭三话音刚落,持着斧头的那人立刻上前,吐了口唾沫到手心一搓,抓着斧柄,大喝一声猛然抡圆了斧头狠狠砸在门上。

只听得“咚咚咚”的声音,几下之后,随着“咔嚓”一声,门栓断裂,大门洞开。

彭三走进县衙,这县衙不大,各房、仓库、大堂等处很快就搜完了,一个人都没找到。

最后走进后院。

彭三在院中站定,再次高声道:“一间一间都给我仔细搜,咱们只找此县主簿,旁人若是主动出来就不需去管,可要是被我等抓到,不免要受些苦破些财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内之地乱将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担重任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国政教天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识大局治安创收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赈灾当以何为先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两百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二)第七百十一章 顺势而为埋荆棘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第二十二章从此天高任鸟飞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七百五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一)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国政教天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属何方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四百七章 好恶皆为门户计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浊又增污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异选大将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二百四十二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七)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难之地有默契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镜首战得胜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别重逢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