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二)

陈佑是带着各县这两年的施政总结出发的,他准备在路上再看一遍,跟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对照,好在考评中得一个较高的评价。

一直到离开的时候陈佑也没决定该让谁来接任治安曹参军事,只好嘱托李仁信在这段时间里好好考察一番。

今年是周国立国以来第一次召集朝集使,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这次诏令节度刺史朝集不是突发奇想,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确立中枢权威。

去年赵元昌南征拿下淮南,西边平定叛乱,北面同辽国互有胜负,越来越有大国天子的风范。

又借着六月大水的机会调整河北以及襄樊地区的官员,京官外派、外官入京,各地节度使、刺史调换辖区等等。各节镇要么拆分要么安插官员,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大。

经此操作,周国越来越像一个正常的统一国家。

然而不要忘了,南边还有几个分裂出去的国家,北边也被辽国占了大片领土,祖国尚未统一,元昌仍需努力。

根据京中的消息,首相江夏青将在冬至日带领群臣为官家上尊号。

今年冬至在十一月乙酉,而朝集使们在丁丑也就是十一月初一前就得到户部引见报道,他们是铁定要参加冬至大朝会的,也就是说这是真真正正的天下群臣共尊天子。

一路无事,冬十月庚午,陈佑抵达洛阳书院。

汪弘洋等一干教员早早等在书院门口,部分学生也围在正门旁等着看一看两年未见的山长。

车停,陈佑紧了紧身上大衣,掀开布帘站到马车前部的车板上。

“参见山长!”

众师生在汪弘洋的带领下一起作揖,齐声高呼。

陈佑面带笑容,双手虚抬:“诸君不必多礼。”

待众人起身,陈佑已经踩着木墩下了马车,快步走到人群前面。

“平远等下同我一起入京。”

快速低声说完这一句,不等汪弘洋回话,陈佑走到一个个教员生员面前,问几句工作学业,说一说鼓励的话,遇到那些特别优秀的,还会拍拍肩膀夸赞一声。

人数较多,陈佑不可能每个人都交谈一番,好歹这里都是读书人,没有一窝蜂地挤上来。

同最前面的两排大多都有过交流之后,陈佑站定,满是歉意地拱手道:“诸君心意某心领了,只是身负诏命,不宜在书院多留,待来日得空,再来书院同诸君相谈!”

“我等在书院等山长!”

“是极是极!山长且去罢!”

喊话的声音有些熟悉,很可能是当初经常提问的那些学生。

陈佑没有细看,目光转向汪弘洋。

跟在他身边的汪弘洋顿时明白过来,当即朗声道:“好了好了,快上课了,赶快散了!”

不得不说,“快上课了”这句话威力巨大,很快诸人就散了去,只剩下汪弘洋等几名没有课的教员站在此处。

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汪弘洋把新人介绍给陈佑后,陈佑笑道:“行了,都去忙吧,别在这陪我吹冷风了。平远,你跟我入城。”

说罢,陈佑转身上了马车,汪弘洋也跟着钻了进去。

这边几人喊了一声“恭送山长”,站在原地目送马车回到不远处的队列中,缓缓离去。

马车内,汪弘洋在给陈佑介绍书院以及洛阳的情况,这些都是不好在书信中说的内容。

陈佑只是仔细听着,偶尔才会问两句,就这样一直到驿馆,汪弘洋才停下叙述。

进驿馆选了一出小院子安顿下来,先是派人去陈府、李府和冯府通报,同时又安排范昌祐去通知户部。

明天早朝结束后,陈佑要去户部报道,然后就不必等在驿馆,可以回到自家府宅。

之后就是等待,等官家召见,等待集中考绩,等待冬至上尊号,等待元日大朝会,然后麻溜的回到京兆府继续当他的京兆尹。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的发展,也有人考绩结束之后就回不到原职,这都是说不准的。

陈汪二人谈了很久,汪弘洋便留在驿馆休息。

翌日,汪弘洋一大早就告辞回书院,他也有课要上。

陈佑在驿馆中等来散朝的消息后,乘上马车朝皇城而去。

准确地说是去皇城东边,唐时尚书省所在,也是现在六部办公之所。反正前人都规划好了,不用白不用——主要是当时陈佑受命营建宫室的时候担心出问题,既然道士们的阴阳堪舆之说都认为唐时的布局没问题,他就直接照搬了过来,没有费心去鼓捣创新。

昨天进城的时候注意力都放在汪弘洋所说的话上,没有注意城内景象。现在左右无事掀开窗帘观察道路两旁,发现同两年前相比有很大变化,感觉上倒是和长安城有些相似。

只不过如今的新长安面积缩小之后,没有了洛阳如今的大气磅礴,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仔细看了看,原来是路边有暗渠,应该是雨污水道,陈佑能看到路边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满是孔洞的石板。

看来洛阳也重新恢复了从前的输排水系统,也不知道是谁做的。

现在的河南府尹已经不是赵普了,赵普在元配亡故一年之后,同首相江夏青四女议亲。从议亲到成亲,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

赵江联姻的消息传出没几天,宫中就下旨调赵普为泰州刺史,赵江婚礼好悬在他出发之前完成,然后带着新婚妻子一起赶赴泰州上任去了。

由于泰州也是边州,这次陈佑见不到赵普。

来到户部,接待陈佑的是户部侍郎孙宣怀。

“孙侍郎,许久不见,可还安好?”

一见面,陈佑首先打起招呼。

孙宣怀不敢托大,连忙起身相迎:“早知使君要来,我就该出门迎接!”

两人也是有交情的,孙宣怀是李明卿故旧,当年陈佑为河南府少尹时,孙宣怀是洛阳令。如若不是这一层关系,孙宣怀完全可以找理由让一个郎中来接待陈佑。

毕竟各地节度使来了不少,那些节度使加衔基本上都是二品的,比陈佑要高不少。相比他们,陈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府尹就算不得什么了。

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辟进身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九)第六十八章状况频起意外生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748章 敢请长缨安军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747章 烽火家书抵万金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谁可妄自言忠义(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七)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乱三国动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十九章君臣问对定计策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三)第二百五十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枣交相加第十七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五)第三百六十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六百二十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征淮南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内情接踵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九)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十章大周来客夜登门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议定幽燕相公换第十五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盗匪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一)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当稳(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换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五)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八)第六百十九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六)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一)第三十七章 项上人头吾必取(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五)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