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

两个孩子就是这样,有时候会兄弟情深,有时候又会互相嫌弃,陈佑早就习惯了。

盘儿都晕船了,陈佑不好还让他去陪魏王。失礼不失礼另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他对魏王的重视可没有超过自家儿子。

好在船上还有备用的舱室,陈佑把妻儿安顿好便去向赵德昭解释盘儿晕船不能相见。

盘儿晕船时间不长,吐啊吐啊地就吐习惯了。

从洛阳到庐州,水路大概十五到二十天,陆路要五天。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能浪费,跟在船上的师傅们该表现出自己的作用了。

一个人受苦是真的苦,两个人一块受苦就可以苦中作乐,正好陈衡五岁,便跟着赵德昭一块学习。

陈佑给他们安排的课程就四个:识字、写字、算术、观察。

识字写字不必多说,要说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多了阿拉伯数字——陈佑给它起名叫做简易数字,现在还没传播过来的阿拉伯数字同陈佑推广这些有些差别,还没演化到这么成熟。

算术都是简单加减,观察则是每天记录一件事或者一个事物,赵德昭还好,绝大部分常用字就能认得,陈衡认得字比较少,便口述让师傅代笔。

他俩每天的记录都是陈佑来批改,看两个方面: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能不能把事情或是事物描述清楚简洁。

等一众人终于抵达庐州时,两个孩子在观察课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月的最后一天,魏王车驾抵达庐州和寿州边境。

卢仲彦、冉益谦,以及许竹林、魏仁浦等人,一干王府、都督府、节度使府院、庐州官员,全都等在边境。

彩棚早就扎好,地面也铺了黄土撒了清水,诸人皆是身着公服,乘着不同等级的舆车。

西北方向的官道上烟尘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终于,在诸人焦急的等待中,清道骑手擎旗飞奔而来:“扬州大都督、魏王车驾到!”

这些骑手很快越过诸官员,卢仲彦等人不敢怠慢,纷纷下车立于道左。

接连三波骑手经过此处,然后是幰弩、青衣、戟、幡、护卫、鼓乐、节、槊、马等卤簿内容,这一去就有百多人。

终于,在六名持刀骑士的护卫下,魏王所乘四驾象辂来到诸人面前,缓缓停下。

之后,整个卤簿,包括后方的车骑步军渐次停下。

诸官皆拜:“拜见扬州大都督、魏王!”

陈佑掀开障尘,伸手扶着赵德昭站在车上。

只见赵德昭小脸绷着,努力做出严肃的神情。

他做了一个深呼吸之后,用最大的声音喊道:“诸君免礼!”

“谢大王!”

诸人再拜而起。

赵德昭仔细回想之前陈佑的叮嘱,再次道:“吾受皇命都督军事,不敢劳民,诸君且随吾至合肥。”

“喏!”

赵德昭退回车中,陈佑放下障尘后,他有些紧张地看向陈佑。

陈佑注意到他的目光,脸上带笑点头道:“做得不错,有大都督的样子了。”

赵德昭嘿嘿一笑,露出得意的神色。

车驾重新出发,卢仲彦等人也纷纷登车,快马加鞭来到清道前方,按照品级职事有序前行。

庐州诸官迎接魏王的地方立合肥县城不过五十余里,加快速度之后总算在夜幕降临之时抵达县城。

前一日任喜已经带着一干仆役赶到魏王府扫洒清理,入城之后径直前往王府。

陈佑一家住的节度使府就同王府隔着一堵墙,现在墙上还开了一道小门,方便陈佑进出王府。

王府的主人的确只有赵德昭这么一个六岁孩子,但他的那些老师都住在王府,是以不必担心有没有人气。

两府隔了一条街就是府衙,那里是扬州大都督——当然实际上是陈佑——日常办公之处,至于庐州知州冉益谦,他身为魏王府和都督府僚佐,在府衙当中有一间单独的书厅。

由于魏王年幼,城中官员没有举办什么接风宴,除了日暮时分那队十分庞大的卤簿队伍,魏王入城对普通居民来说勉强算是悄无声息,只是府衙边上多了两座衙门和节纛旗戟。

歇了一晚,次日一早,陈佑来到王府请魏王上衙。

书厅之中,赵德昭坐于主位,陈佑在他旁边加了一套桌椅。

今天是要一一接见僚属,所以赵德昭必须在这里,以后日常办公,除非他学习之余有空闲,否则出现在这里的次数会非常少。

要是什么事都要赵德昭来做的话,还要陈佑这么一个长史作甚?

第一个进来的是卢仲彦,他现在统领庐州兵马,同时身为都督府司马的他也有理由插手民政。最重要的是,他是赵德昭的舅舅!这是赵元昌信任他的基础。

“参见大王!”卢仲彦先朝外甥行礼,然后朝陈佑抱拳:“参见节使。”

卢仲彦之前在洛阳,只不过由于要负责庐州这边的军事,所以提前来这边梳理军队。

陈佑年前回京时曾约过卢仲彦,结果卢仲彦装作没看见,全然没有从前的亲近模样,着实叫他尴尬无比。

不过这事本就是他不占理,虽说不上鸿雁传情,但他同卢云华书信往来牵扯颇深。再加上可能是距离产生美,眼看着卢云华都二十岁了竟然不愿意出嫁,卢仲彦不生气才怪。

陈佑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这边甥舅二人简单的几句场面话已经说完,赵德昭看向陈佑:“陈师可有什么要说?”

回过神来,陈佑轻咳一声,收敛神情问道:“卢司马来此有些时日了,治下军兵如何,可堪一战?”

“守城有余,野战不足。”卢仲彦没有丝毫停顿,“如今保信军说是一万五千人,可用者止八千余。便是算上大王三千亲卫,短时间内也不能对外用兵。”

陈佑闻言皱眉,又问了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才结束。

之后赵德昭按照陈佑的叮嘱勉励卢仲彦几句,便让他离开。

陈佑没有急着召下一个人,提笔记下关键字词,又考虑了一阵才继续喊人。

第二个是冉益谦。

这又是熟人。

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三)第二百四章 议政事初入行宫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六)第六百三十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二百四十七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七百九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五)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钱口难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九)第八章兵临城下伴王驾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间多有无奈事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纵兽于林起罗网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七)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担重任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钱口难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四)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别稚子哭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746章 片纸可当十万钱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风至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托忠其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六)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二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