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三)

坐回御座上,赵元昌目光放空,也不知在想什么。

直到童谣回来禀报太后已经回到寝宫,赵元昌才回过神来。

他没有抬头看童谣,调整坐姿,伸手拿过一份奏章,翻开之后顿了顿,语气平淡地吩咐:“把张德钧喊来。”

河南府衙,陈佑翻着张贤递上来的施政计划,光从神态表情,看不出他对这份计划是什么看法。

经过考核,张贤现在是参军事,不过他经验不足,现在依然跟在范昌祐身后学习。

不同于四名录事各管一摊,他这个参军事各种杂事都能掺和一脚,自然对他的眼光和气度要求就比较高。出于训练培养的目的,他经常被要求写这样类似于未来一段时间施政计划的文章,不一定被采纳,但一定会得到陈佑批阅评判。

计划很长,除了目标,还有实施手段步骤,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期间有什么困难阻碍等等。光是粗略看完,陈佑就花了近两刻钟。

计划很不错,有可行性,而且比较符合陈佑的价值取向。其中虽然有不少错漏,可那都是因为张贤获取的信息没有陈佑本人多,信息差这一点考虑上去,张贤的计划至少可以得一个“中规中矩”的评价。

“挺好的。”陈佑合上计划书,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比上一次进步不少。”

坐在椅子上的张贤连忙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都是范司录教得好!”

陈佑笑了笑,没有继续夸赞,直接就问:“近日天家事你可曾知晓?”

张贤一愣,不知道陈佑问这干啥。

犹豫了一下,带着小心试探着说道:“回山长的话,学生知道一些。”

“嗯,说来听听。”

“呃……”张贤眼珠子直转,猜测陈佑到底是什么意思。

短时间内恐怕想不明白,但现实却容不得他继续考虑,只得开口说一些比较正经的坊间消息。

“好叫山长知晓,听说前些日子太后派了一个宫人服侍舒侯,没过两天这宫人就染疾去了,底下人都说舒侯这病症,怕是凶多吉少。”

“为何。”

两个字,张贤突然明白了,当即心中一定,神态也轻松起来,稍稍一顿,开口分析:“学生听闻早几年太后一直说要叫官家百年后传位于沔阳王,且沔阳王当年亦有夺位之举。去年传出官家抱病的谣言,沔阳王又四处勾连朝臣,怕是犯了官家忌讳。”

就在太后看望过舒侯不久,赵元昌下诏进封舒侯元盛为沔阳郡王,息侯元兴为宁郡王,坊间以此举是为给沔阳王冲喜。

说到这里,张贤抬头看了一眼陈佑,见陈佑面色淡然,做出一副仔细倾听的模样,心中不免带了些得色。

“有这两点,学生估摸着,沔阳王这病,必须是难以治愈的重病才是。”

张贤以为陈佑是在考察他对朝局的敏感度,可他这次是想多了。

陈佑问这个问题,只是单纯想知道张贤是不是了解如今的形势。

很明显他了解,可却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更没有联系到河南府的施政规划上来。

抿了抿嘴唇,陈佑敲击着桌上的计划,开口道:“既然知道这个,那你也该知道,现下最重要的乃是稳定。”

张贤一愣,连忙解释:“山长,学生的计划不会叫河南府动荡不安,都是些温和手段!”

陈佑摇头:“所谓稳定,一动不如一静,这时候不管是什么计划,都不如维持原样不变,等过了这一段时间再行调整。而你的计划恰恰是在这段时间内做出一些改变,看似结果不错,可放到如今的情势下,很难保证不会有其它因素掺和进来。”

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张贤终于明白他哪里想错了,不由起身作揖道:“学生错了,愧对山长指点。”

“无妨。”

陈佑摆摆手,正要夸赞几句以免太过打击张贤的自信心,韩陶朱就面色沉重地快步走进书厅:“府尹,沔阳王薨了!”

三月十八日乙巳,宗室沔阳郡王赵元盛薨于洛阳。

皇宫内,赵元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用药膳。

哪怕是听到亲兄弟病逝的消息,他的行为举止也没有任何变化,平静地喝完最后一口汤水,结果湿毛巾擦嘴净手,随后起身走到窗边。

扶着窗台看窗外草木,好一会儿缓缓开口问道:“太后知道了么?”

童谣立刻回答:“已经派人去通知太后了。”

“嗯。”

应了一声,又好久没声。

不知过了多久,赵元昌再次开口:“令有司议谥,准备发丧。”

“喏。”童谣高声应下,“臣先下去了。”

“去罢!”

童谣躬身一礼,退后几步,转身轻手轻脚地离开房间。

刚走到门外,眼尖的他就看到张德钧一路小跑过来。

自从上次太后私自出宫,张德钧就被调到太后身边管理重新安排的宫人宦官。

看到张德钧慌张的脸色,童谣的心跳不禁停了一拍:太后不会也去了吧?

“不好啦!不好啦!”

这边童谣心中满是不安,那边跑到童谣面前的张德钧高声喊道:“童监!太后听闻沔阳王丧讯,气血攻心昏倒了!”

还好还好,只是昏迷。

童谣竟然感觉到一阵轻松,只是他很快发觉自己的心态不对,赶紧收拾心情呵斥道:“慌慌张张甚个样子!快请御医去看诊,你随我进殿禀报官家。”

“已经派人去请了!”

张德钧急声解释。

童谣看了他一眼,转身走进殿内。

三月暮春,为了通风殿门没关,赵元昌也没进偏室隔间,殿外那么大的声音,他自然是听到了。

童、张二人先后进殿,还没开口,赵元昌就走到了他们面前:“可是娘娘出事了?”

“回禀官家,太后悲伤过度昏了过去。”

“走,去看看!”赵元昌没有再问,直接走到他俩身边。

待赵元昌来到太后寝宫,一群御医已经围在太后身边会诊。

即便官家来了,他们也没有马上行礼,而是有了定论之后才朝官家作揖。

赵元昌不耐烦地摆手:“莫行虚礼,娘娘怎么样?”

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一百四章终拜师庭院问对第七十六章甘为细作可信否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第三百六十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六百十四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二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二)第四百八十章 论为政突发匪事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二百八十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五百九十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一百一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三十五章快马兼程赴归州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鸡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军中乱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六百八章 不惧生死为筑城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十一章 泼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五)第七百八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四)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六百三十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风雨来袭水龙吟第五百四十七章 旧日情谊存几许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请议婚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