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

这一阵喧闹声过去,门外再次恢复平静,也没人来关注陈佑。

陈佑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走到门口想要探望,想了想还是忍住,重又回到座位坐好。

这一等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一个身穿皂色便服的宦官走进门来:“陈司马,陛下召见。”

听到这话,陈佑如闻天籁,腾地一声站起来:“好!”

跟着这宦官出门,来到简贤讲武殿正门前,那宦官轻声道:“且在此候着。”

说完便走进殿内。

陈佑抬眼看去,只见门内是一道素色布帘,正好将视线挡住。

须臾,只听殿内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进。”

陈佑眨眨眼,整理一下衣服,然后站在原地等着宦官喊话。

好一会儿,才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刚刚那宦官掀开帘子面色不善地低声道:“司马还不入内?”

陈佑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告罪一声走进去。

掀开帘子的时候才发现这原来是丝布制成的帘子。

穿过这层布帘,还有一道珠帘。

掀开珠帘,明显能感觉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给陈佑的感觉就仿佛是从室外进了空调房一般。

穿过珠帘,陈佑连忙低头快走几步,提起公服跪倒在地,膝盖向外打开。紧接着左手叠右手,拱手至地,大声道:“臣,秦王司马佑参见陛下!敬问吾皇圣安!”

说完,额头缓缓触地,停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

之前那声音道:“朕躬安。陈卿请起,平安,赐坐。”

“谢陛下!”

陈佑缓缓爬起来,这才顺势观察殿内情况。

殿内除了他以外总共只有三人,御座上的周帝赵鸿运,左首的赵元昌,以及之前领陈佑进来的那个皂衣宦官。

赵鸿运脸庞方正,目光炯炯,看上去甚是威严。

只是他此时穿了一身素色窄袍,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陈佑观察的时候,赵鸿运也在打量陈佑。

好在陈佑相貌虽不俊美,但也是中人之姿,手中有权的情况下也养成了一番气度,倒也还中看。

待陈佑坐下,赵鸿运笑问道:“前次子美攻南平,便是你擒下的高保逊?”

陈佑当即打起精神回道:“回禀陛下,正是臣所为。”

说完,他连忙解释道:“其时臣父已逝于南平归州任上,秦王大军围城,然臣之主官尚欲构陷于臣。恰逢时任节度支使赵普入城说降,臣便举义旗弃暗投明。”【1】

“哈哈!弃暗投明,这个词用得好啊!”赵鸿运畅快一笑,“听说你名字就来自于尚书?”

“回禀陛下,臣之名字乃是取自《尚书·多士》的‘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这一句。”

提到这个,陈佑算是明白,自己这名字又加分了,不由暗自感激那没见过面的“父亲”。

只能说,起名字也是个技术活。正常情况下,似陈佑这等没什么名气的中高级降臣,一般都是给个闲差养起来,比如黄世俊就是。

但是架不住陈佑这名字讨巧啊!

偏偏国号是“周”,偏偏名字可以和“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挂上钩,偏偏文章叫《多士》,偏偏又出自《周书》。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气运之隆,恐怖如斯!

赵鸿运见陈佑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不由摆手道:“呵呵,不要太严肃,就是闲聊。”

说着,赵鸿运看向赵元昌道:“听子美说,你临时治理一阵归州,你觉得是这行军打仗难啊,还是这梳理民政难?”

陈佑心头一跳,沉吟一番回答道:“好叫官家知晓,臣以为,这民政有民政的难处、军事有军事的难处,都是干系万千性命,不得不慎重。”

听到陈佑这么回答,赵鸿运不由指点着他道:“你啊!倒是会耍花腔,两边都不得罪。”

接着,他转头看向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赵元昌笑问道:“这陈将明在大哥身前可也是如此?”

赵元昌老老实实答道:“爹爹,将明性子一向慎重,颇得中庸之义。”

没想到赵鸿运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哭笑不得道:“你啊!我听说陈将明乃是你的爱将,此时不正该说些好话?”

听见父子两的对答,陈佑当即插话道:“殿下虽嘴上不说,然却不因臣为降将,对臣信重有加,甚肖陛下,英武果决让人心折!”

这番话中,最重要的就是“甚肖陛下”这四个字。

历史上也不知道有多少太子皇子因为“不肖父祖”而丢掉皇位,可见有一个血脉和思想的双重继承者对皇帝的吸引力有多大。

果然,听到陈佑的话,赵鸿运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又是一番对答,赵鸿运这才道:“就到这里吧,陈卿在京中可有住处。”

陈佑还没回答,赵元昌就道:“启禀爹爹,将明这段时间可暂住儿子府上。”

赵鸿运点头道:“我也有此意。”

说着,他看向陈佑笑道:“不过陈卿你这段时间可要学好礼仪,免得出啥纰漏!嗯,平安,秦王府众人的礼仪你寻人负责一下。”

最后一句却是对那皂衣宦官说的。

那宦官应了一声:“官家放心,小的知晓。”

陈佑听了这话,却是一脑门子官司,这又要学习什么礼仪?最近又没什么大的节庆啊!莫不是因为荆王大婚?那关秦王府何事?

心中思绪乱飘,嘴上还是恭敬地应下。

赵鸿运点点头:“大哥离京也不短时间了,先去看看你娘娘。平安你安排人把陈卿送到秦王府上。”

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陈佑暗自思量自己的应答没什么问题,这才松了口气。

三人应了一声,退出简贤讲武殿。

殿门外,赵元昌递给陈佑一个安心的眼神:“将明你先回我府上,我下午回去再说。”

赵元昌都这么说了,陈佑也只得按捺下心中的好奇,跟着皂衣宦官找来的一个小宦官向外行去。

秦王府就是赵元昌未封王之前的府邸,只不过封王之后扩建整修了一遍。

秦王府在皇宫南方保康门旁,这宦官一直把陈佑带到王府门前才告罪离去。

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灾情之下有奇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两国皆赚无人亏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五百三十章 师友侍读何人佳第一百四十七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赵官家突访书院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狭岂有君王气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为安诸军分新饼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浊又增污第九十四章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三)第五十三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二)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第二十五章商议军机或可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四)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敌占先机第二十五章商议军机或可用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总是迟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十四章册命封王秦最贵第一百三十八章 献民献疆蜀国亡第六百十九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三)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盗匪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744章 甘州风沙掩军势第六百九章 军政尽操六人手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七百三十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内之地乱将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三)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论教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六百十八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狭岂有君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