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

陈佑沉默着将铜印印面朝下搁在木椅旁边的高木几上,手指轻轻摩挲着印纽,眼睛看似盯着铜印,实际上却是放空的状态。

他不说话,屋内就没人说话。

时间仿佛一下子拉长了,汪弘洋等人呼吸不由放缓,就连屏风里面冰块融化撞击的细微声音都能听见。

不知过了多久,陈佑突然轻笑一声。

其余三人全都目光炯炯地看向他,想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态度。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陈佑不急不缓地开口:“任何一道政令,在实施之前都无法确定执行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平远和义淳的担忧可能成真,万育的想法也不无道理。”

众皆点头。

陈佑接着道:“不过咱们也知道这件事是有好处的,不能因噎废食。遇到困难,然后解决困难,很多东西只有真的摆在面前,才知道怎么去应对。”

他的意思是不管怎么样先去做,至于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先不纠结,遇到了再解决。

汪弘洋三人互相看了看,最终是汪弘洋开口:“先选几个州做试点吧,试个两三年看看情况。”

试点。

这个词自从陈佑当年设立税曹之后,逐渐成为周国官场的流行词。类似的政策试验也从以前多由当政主官的自主行动,转变成如今的多以中枢命令为依据。

毕竟得到上级支持,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对试点负责人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有所提高。

汪弘洋的这个提议得到认可后,几人总算是稍稍轻松了些,接下来就是推动试点的选定。其余种种,都得等确定试点之后才开始推进。

忧虑也好,信心也罢,都得经过长久的观察才能下结论。

吏学的事情在朝堂上吵了大概有一个月,在陈佑这边拿出合理的数据后,户部兵部也先后给出了相关数字。

根据陈佑了解到的内幕来看,就像他的数字相对保守一样,户部兵部的数字相对要夸张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全部算到一起,也没有导致国朝税赋入不敷出。

于是,陈佑、王朴在马青等人的劝说下,先退一步,同意三年内先在五到十个州试点,之后是扩大试点亦或是全面推行、直接禁止,到时候再说。

试点的州分别是升州、楚州、成州、眉州、辽州。

陈佑原本是想把其中一个试点定在京畿河南府的,以应对求贤书院。不过这一决定被窦少华等人用京畿重地不可轻动为理由挡了回去。

朝争就是这样你来我往,奏章刚被驳回,陈佑这边立刻就有官员上疏称求贤书院意图通过控制底层吏员来威胁朝堂。于是乎,求贤书院吏学院出来的学生被禁止留在河南府境内。

“这算个什么事嘛!”

坐在赵普府上,刘松鹤谈到书院不由叫起屈来。

“咱们这些人也便罢了,可那些农夫黎庶都讲究一个安土重迁,叫他们到百里之外去当差,怕是大部分都不乐意!”

赵普听了,呵呵笑道:“延年不必着急,大部分不乐意,总有小部分乐意的嘛!正好人多了也难安排,你先招十几二十个试一试。”

他表面上说得轻松,心里其实很无奈。

但没办法,底下人能乱,上面人得保持平稳。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好似谢安的“小儿辈遂已破贼”,除了维持风度,还有就是起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免得其他人心慌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见刘松鹤面色稍缓,赵普语气温和继续劝道:“陈将明这个人我知道,他能吃亏,但不能被强压着吃亏,好面子。虽说在洛阳开试点不合适,可这是咱给否掉的,他反手回一招也正常。”

“嘿!”

刘松鹤闻言冷笑一声,不再说话。

赵普看了他一眼,心似明镜,知晓他这是想起了与陈佑的旧怨。

说是旧怨,陈佑或许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当初刘卢两家想要结亲,谁成想刘明骤然病重,刘松鹤急切之下想要匆忙完婚冲冲喜。普通人家也就罢了,卢家可是当朝皇后的娘家,而卢云华本就不太想应下这门婚事,顺势闹将起来,硬是断了这门亲事。

这也就罢了,本就是刘松鹤自己头脑不清犯下的错误,连刘明都不能说什么。

可惜后来渐渐偶尔会传出卢云华同陈佑关系亲近的流言,这些流言只在高官显贵之间流传,刘家凭着家世也能听到只言片语。

一次两次没啥,听得多了,刘松鹤也就把陈佑恨上了。

赵普舒了口气,宰相孙子,尤其是名相嫡孙的好处就是,只要稍稍展露能力,有的是人愿意帮忙提携。

“你在秘书省,属于天子近臣。”赵普依然十分温和,“秘书监现在空着,少府少监元可望和尚书省右司郎中杨子任机会比较大,过两日王松岭会把你引荐给他二人。你好好把握,若能成,在秘书省算扎下根了。”

“松鹤明白。”

刘松鹤乖巧地点头。

再怎么说,赵普都是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偶尔表现出一些真情实感有利于拉近关系,但一直摆着脸色就属于贵脑有恙了。

自六月底开始,京畿周边州府的夏税陆陆续续送抵洛阳,稍远一些的仍在路上。至于更远的川峡、荆湖、江南,现在正在路上,估摸着七月中能到。反而是比较近的河北河东,因为气候原因会迟半个月到一个月。

所有税赋,入京之后数字汇总到税务监,实物送到太府国库。税务监拿着数字,太府清点实物,两方能对上,再给该州府一份回执,同时也会送一份到吏部——这属于主贰官考核的一部分。

所以京中部门,能准确知道天下财赋的总计有四个部门:吏部、户部、太府寺、税务监。

但从目前的数字来看,今年岁入应该会比去年多。等八月出了统计完全的夏税数额,大概就能估算出秋税的收入。

总而言之,整体态势向好发展,算是为前段时间的争执定了注脚。

只是庞中和却不轻松,他拿出税务监在京周各州的调查汇总,仔细比对夏税祥表后,甚至顾不上和直接上司黄世俊说一声,便匆匆忙忙去寻陈佑。

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来风必有因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十)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六十三章留守监国风将起(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十九章即将离京奇事多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 (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纵兽于林起罗网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七十二章帝王问询意难测第六百一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九十四章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二百六十四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担重任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狭岂有君王气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744章 甘州风沙掩军势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十四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七)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欲惹战端起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四)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一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十一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九)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一)第十二章举义反正须拿捏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二)第744章 甘州风沙掩军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