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三)

卢多逊不敢怠慢,立刻答应:“相公垂询,下官斗胆言之。”

陈佑没有反应,只是靠在椅子上静静等待。

卢多逊咽了口唾沫,缓解一下内心的紧张。

“鄣忠襄公在时,两府宰相各司其职,如今相公接掌政事堂,职司划分可依前例,甚至还可以多分一些出去。”

说到这里,卢多逊觑着眼瞅了瞅陈佑的脸色,确认陈佑没有发怒,这才敢接着往下说:“相公可加强考课,能者上,庸者下,举凡升迁罢黜皆循其理,天下焉能不服?

“相公曾言:事由人定。两府诸相接过鄣忠襄公所掌职事,必然要以亲近之人替换前人。如其能相若,其德相仿,则于相公无碍;反之,则以考课罢黜之。”

陈佑一直以来的思想都是:只要你能干好分配下去的任务,就不管你的立场如何。

虽然这个“干好”的标准是站在陈佑的角度来看,但毫无疑问,严格遵守“能者上、庸者下”的理念,对陈佑来说利大于弊。

唯一的弊端就是不能尽情提拔老部下,不能任人唯亲。

但是,就算不这么干,有其它宰相的存在,陈佑他不可能把重要位置都放上自己人。

而这么干了,至少对其它宰相能起到限制作用,使得他们没有太多发展派系的空间。

到这里就很眼熟了,因为之前王朴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效果很好。

不过说出这番话后,见陈佑没有丝毫表示,卢多逊更加紧张了。

他稍稍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言语,发现找不到不合适的地方,只得硬着头皮接着往下说:“此所谓堂堂正正之师。然考课,必有其事由,下官以为,相公既以农商为重,当可考天下诸官此二业。”

所谓考课,周承唐制,有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四种个人品德,二十七最分别对应二十七类职事的基本要求。

以当下官制,州县主贰官身担多种职事,比如文史、政教、考校等。

卢多逊所言的“考农商二业”,相当于一票否决制,即其它方面再怎么好,只要这两个做得不好,就别当州县主贰官了。

说完之后,卢多逊垂着脑袋等待陈佑宣判。

陈佑没让他等太久。

毕竟问的是入主政事堂后要怎么做,肯定早就想好了,这时候只要对比一下之前的想法,就能给卢多逊评分。

“你到中书省做一主事。”

只这一句话,叫卢多逊兴奋不已。

他连忙起身,长揖到地:“下官定不负相公所望!”

未初,陈佑走进都堂议事厅。

偌大的议事厅内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在京六品以上职事官,文官武将包括在内有数百人。

都堂议事厅显然坐不下这么多人。

最终的安排是让宰执、参政在中间的圆桌就坐,尚书卿监只有座位没有桌案,其他人就只能站着。

不过问题不大,能进这个屋子,就代表他们站在了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这是京外那些刺史知州们所无法享受的。而这,也是京官自认为比外官高等之处。

陈佑坐到了圆桌周围唯一的空位上,正对着议事厅正门。

在尚书卿那一圈,有两名书令史端坐在桌案后面——今天起居郎和起居舍人都要参加议事,故而由这两位书令史负责记录。

随着陈佑坐下,议事厅内只剩下呼吸声。

陈佑双手搭在桌面上,缓缓扫视面前诸人,然后沉声开口:“本次都堂议事,只有一件事。”

王彦川眯起眼睛,窦少华上身前倾。

“如何叫天下承平、百姓富裕。”

这话一出,议事厅内诸人心思各不相同。

有松了口气的,也有感到遗憾的。

但不管怎样,首相提出了这个问题

其实就是怎么样做到“国强民富”。现在仍有外敌,偏远地方时时有叛贼出现,只有朝廷强大,才会使得天下承平。

不过陈佑这时候提出这么个问题,着实让大家看不懂。

毕竟这是属于施政思路的问题,可他上午才宣布了四条策论,难道下午就要根据大家的讨论来改变?

若真是如此,他这首相的权威可就剩不了多少了。

王彦川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有些疑惑:“将明相公莫不是以为《军政四策》不足以强国富民?”

诛心之言!

陈佑看向王彦川,朗声道:“既然王相公如此问了,某便仔细说一说。”

王彦川眉头一皱,事情似乎不简单。

陈佑不管他在想什么,直接就开口:“先帝在时,曾召某问对,论及天下万民,曾言‘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故历朝历代皆以农事为根本。”

先帝已经不在了,而且他也的确多次单独奏对,现在说出这种话,也没人能说这是他自己编的。

所有人都看着他,只有两位书令史运笔如飞不敢有丝毫停顿。

“既然以农为本,某寻思着,这国强民富是不是就出在这个农事上面。”

陈佑一边说着,一边环视诸人,右手猛然一挥,音量提高:“于是某去翻了历朝史书,发现但凡英主皆重农而后国强。”

话音落下,大部分人都开始回想自己看过的书册。

很快就有人脸上露出恍然的神情,一个个点头不已。

陈佑看在眼中,双手交叉搭在桌上:“某以为,农事之重,重于泰山。然则,如何才能叫天下农事兴盛?”

这个问题抛出,又有人陷入沉思,也有那反应快的,死死盯着陈佑,等着他说出最终的答案。

可惜,陈佑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他看向王彦川,一脸诚恳:“王相公可有见解?”

王彦川面色顿时变了。

他犹豫了一下,勉强挤出笑容:“不过屯田罢了。”

“屯田,呵!”

陈佑轻蔑一笑,好在王彦川脸皮较厚,哪怕知道陈佑在嘲讽他,他也没有露出任何尴尬的神色。

“窦相公可有想法?”

窦少华面色平静,他毫不退缩地看着陈佑,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当有清田括籍吧?”

没想到窦少华直接就说出来了。

陈佑脸上露出难以言表的笑容,他继续问厅内诸人:“诸君又有何建议?”

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满满为己谋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三百六十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一)第二百二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六)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四百九十九章 儿女相约为亲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一)第二百六十章 为民服务不求夸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时机在此时第六十四章战事不顺布闲棋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九)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来风必有因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745章 大人虎变曰文炳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十九章即将离京奇事多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属何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议定清田事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六)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六)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绕云雾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三)第七百七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风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换第三百四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六)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二百四十章 内乱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二)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五百章 局势有变使者来(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第七章各有肚肠转心思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乱三国动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军中乱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二)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内情接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