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六节 仲裁法

一、仲裁和仲裁法的概念

一般认为,仲裁就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第三者就纠纷居中评判是非,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拘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方法或方式。

基于上述定义,仲裁具有如下要素:

各方当事人自愿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相互间的争议;当事人选择解决争议的第三者是非司法机构;第三者为解决争议所作出的裁决,对各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与调解和诉讼一样,仲裁也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但仲裁却是非经司法诉讼途径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争议解决方式。这一方式广泛运用于民商事的争议解决过程中,也同时成为解决劳动争议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即劳动争议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

仲裁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仲裁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调整仲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仲裁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仲裁的自愿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一,当事人是否将他们之间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决定;第二,当事人将哪些争议事项提交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第三,当事人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哪个仲裁委员会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决定;第四,仲裁庭如何组成,由谁组成,由当事人自主选定;第五,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主约定仲裁的审理方式、开庭方式等相关的程序事项。

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这一原则是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肯定和发展。即仲裁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同时,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

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应依法独立进行,不

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独立仲裁原则体现在仲裁与行政脱钩,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同时,仲裁庭独立裁决案件,仲裁委员会以及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预。

(二)基本制度

协议仲裁制度。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仲裁意愿的体现。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以及仲裁庭对仲裁案件的审理和裁决都必须依据当事人之间订立的有效的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就没有仲裁制度。

或裁或审制度。仲裁与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因此,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诉讼中选择其一加以采用,有效的仲裁协议即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

一裁终局制度。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应当自动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三、仲裁员

仲裁员是指在仲裁案件中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益纠纷进行评判并作出决定的居中裁判者。从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角度看,仲裁员与法官很相近,但二者实际有着本质区别。法官是经国家立法机关任命并在各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而仲裁员则不是一种专门职业,他可能是商人、教授、会计师、技术专家等。从裁判权的来源看,法官的审判权来源于国家的司法权力,而仲裁员的管辖权只是来源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的授权。超出授权范围,则仲裁员无权行使管辖权。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员的资格条件做了相当具体明确的限定。《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从事仲裁工作满8年的;②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的;③曾任

审判员满8年的;④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⑤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四、仲裁协议

所谓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文件,是申请仲裁的必备材料。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①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②仲裁事项;③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①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③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执行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①没有仲裁协议的;②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③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④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⑤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本章完)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八章 互联网篇_第二节 网络犯罪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四节 循环经济法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二节 反恐怖主义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六节 继承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二节 民法第八章 互联网篇_第二节 网络犯罪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三节 行政许可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原则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路径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四节 行政处罚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六节 知识产权法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原则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六节 知识产权法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四节 税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章 互联网篇_第三节 电子签名法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章 互联网篇_第二节 网络犯罪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四节 税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三节 物权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四节 循环经济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八节 行政程序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五节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三节 行政许可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路径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四节 刑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第五章 保障民生篇_第二节 劳动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六节 行政强制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五章 保障民生篇_第一节 社会法概述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一节 反间谍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九节 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五节 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六节 行政强制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七节 公司法和企业法第五章 保障民生篇_第一节 社会法概述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六节 继承法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四节 税法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五节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路径第八章 互联网篇_第一节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二节 合同法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第五章 保障民生篇_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五节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一节 宪法第五章 保障民生篇_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四节 行政处罚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九节 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第一章 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_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六节 继承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四节 循环经济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五节 行政复议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四节 安全生产法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五节 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六节 行政强制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二节 民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六节 继承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六节 继承法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五节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章 经济发展篇_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五节 行政复议第七章 国家和公共安全篇_第二节 反恐怖主义法第五章 保障民生篇_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三节 物权法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路径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三节 物权法第九章 程序法篇_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第二章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篇_第二节 民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章 环境资源篇_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第三章 依法行政篇_第八节 行政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