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罗炳辉陈列馆
概况
彝良罗炳辉陈列馆,又名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坐落在云南省彝良县城洛泽河畔、风光秀丽的将军山上,1991年建成。馆舍共三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05年11月,彝良罗炳辉陈列馆被中宣部评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展室分为四个主题: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展室文字资料126幅、图片资料205幅,汇录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10余种版本,革命文物33件,罗炳辉半身铜像和骑着战马指挥战斗的铜像各一尊。馆内利用了高科技的电光设备和音响设备,与图片、沙盘模型相衔接,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馆内还设立了观众电脑点播屏和影视厅,在影视厅里可观看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在葆饰罗炳辉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电视专题片《乌蒙雄魂一代名将——罗炳辉》等影视片。整个展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陈列完整。
从奴隶到将军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的主人公罗霄将军,其原型就是中央军委确立的36位军事家之一——罗炳辉。毛泽东曾称他是一心追求真理的起义将军;周恩来曾夸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著名的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也赞他是“神行太保”、“传奇式英雄”、“智勇兼全”的人物。红军长征时,罗炳辉任红军第九军团
军团长,他率部转战到哪里,其军威就震慑到哪里。罗炳辉的名字一时成为了战斗精神的化身。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1897年生于云南省彝良山寨的一个汉族农民家庭里,父亲靠种少量的薄田养活着一家人。1914年,罗炳辉不堪忍受土豪恶霸欺凌,离开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前往昆明加入滇军。
罗炳辉曾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因作战勇敢,屡建战功,从士兵逐级晋升至营长。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营长,在攻克南昌的牛行车站等战斗中率部冲锋陷阵,战功卓著。但因对旧军队中的腐败现象不满,又被怀疑是共产党员,罗炳辉于1928年冬被遣离部队。
第二年春天,罗炳辉任江西省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期间,罗炳辉发挥出优秀的军事才干,历任团长、纵队长、军长等职,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巩固发展苏区的作战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所部参加了龙冈、中村、莲塘、良村、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黄陂、草台岗等战役战斗,接连取得胜利。在完成艰险任务中,他表现得智勇兼备,因为屡立战功,曾获中革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罗炳辉任新组成的红9军团军团长,率领部队参加了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1934年10月
,他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次担任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红9军团也因此被誉为长征中的“战略轻骑”。
1939年1月,罗炳辉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5月,任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曾指挥部队三打来安县城,沉重打击了嚣张的日伪军。1940年,罗炳辉任新四军第2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转战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津浦铁路两侧,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积劳成疾,罗炳辉身患重病。1945年8月初,带病的罗炳辉仍亲临前线指挥所部参加大反攻,解放了苏皖边界的六合、定远、嘉山、天长等城镇。9月,任新四军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赶赴鲁南,参加界河伏击战,攻克韩庄,粉碎了国民党军从徐州沿津浦铁路北上、进犯解放区的企图。
1946年4月,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6月,在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前夕,到枣庄前线指挥作战。6月21日,在返回临沂途经兰陵时罗炳辉突然病情恶化,不幸逝世。
罗炳辉将军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