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国事家事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些工作,还不至于让工匠和商贾们这么激动的要求请战,主要还是因为当大军继续向前,工坊就可以跟着向前建设,而商贾自然更不用说,他们的贸易也可以跟着军队进行下去。

这个时代的江南可没有后世那样经济繁荣、商贾遍地,尚且处于鱼米之乡、农耕文化下的江南,对于所谓的商贸实际上并不敏感,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江南的产出足够满足温饱的需要,自然也就不需要人们为了赚钱而冒着战火走南闯北。

但是蜀地就不一样了,连年的战乱已经让蜀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从事商贸,峡江唐氏就是凭借和江南、关中甚至是山里的巴人做生意而崛起的。更何况在先秦时代,蜀中商人就因为贩卖朱砂而富甲一方,秦国能够一统天下,背后不缺少蜀中商人的支持。之后的汉高祖亦是如此。甚至到了三国时期,季汉也是通过贩卖蜀锦才能够在这一片大山之中立足,甚至还能几次北伐。

因此蜀中应该算是华夏商业萌芽的地方之一,如果李荩忱没有记错的话,华夏历史上最早发行的纸币——交子,就是在四川流通的。

因此对于已经在巴蜀大山之中挣扎了太长时间、逐渐形成气候的蜀地商贾们来说,江南绝对是一块净土,大家都想捷足先登。

“这天下还没有拿下,商业就已经开始发展了啊,”李荩忱忍不住喃喃说道,“不过这也未尝不是好事,金钱在前面开道,有些事的确就会好办很多,不过也得想办法制定一个章程来约束一下。商人逐利,却也该知道追逐的是对谁好的利。”

伸手推开房门,李荩忱刚想要进去,就看到乐昌的婢女清荷着急在那里转圈子,见到李荩忱过来,急忙上前两步:“殿下,您快去劝劝王后吧,这已经哭了一天了。”

李荩忱不由得叹息一声。

陈顼啊陈顼,你说走就走,也不打个招呼,现在外面忙得团团转,家里也不安生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李荩忱还是快步走进去,同时对着清荷使了一个眼色,清荷很聪明的告退,还不忘把门关上。

乐昌抱膝缩在床榻一角,低着头并不在乎到底是谁进来了。李荩忱无奈的坐到床边,看着乐昌扯着裤脚,两只白嫩的脚丫都露在外面,当下里伸手握住她的脚踝,把已经冰凉的双足抱在怀里:

“虽然已经入夏,但是这靠近水边,又是晚上,也不知道盖一层被子,若是凉到了怎么办?”

乐昌缓缓抬起头,眼睛已经哭得有些红肿,早就不复往日的神采。李荩忱只能掏出手帕顶到她的鼻子上:“擦一擦。”

乐昌下意识的想要挥手推开他,不过李荩忱径直将她抱住,却并没有说话。乐昌已经完全迟钝甚至是麻木的神经,似乎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是谁过来了,一下子抱紧李荩忱:“夫君,父皇他走了······”

陈顼曾经是乐昌在这个世上最大也是最坚实的依靠,现在陈顼走了,让她觉得自己的天空也瞬间黯淡下来。

不过还好,身边还有夫君,还有这个坚实而温暖的肩膀,就像是一座山,支撑起那眼见就要支离破碎的天空。

“生老病死,皆是天命,你父皇也算高寿了,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李荩忱轻轻拍了拍乐昌的背,“不过想哭的话就哭出来,哭干净了就舒服了。”

乐昌紧紧搂着李荩忱,乖乖的擦了擦鼻子:“不哭了。”

“哦?”

“父皇在天之灵,应该也不想看着我这么伤心吧。”乐昌喃喃说道,从自己小时候陈顼就宠着自己,见不得自己生气和伤心,若是知道自己因为已经注定了的事如此悲哀,肯定会不开心的。

实际上她能够感受到,当陈顼让自己回到李荩忱身边的时候,显然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

因此乐昌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任谁都不可能坦然接受。

靠在李荩忱的肩膀上,乐昌低声说道:“妾身的母妃走的早,虽然承蒙皇后收养,但是毕竟皇后不是亲生母亲,也不可能如亲生母亲一般对待妾身,所以父皇总觉得亏欠,从小到大一直都宠着妾身,甚至还允许妾身自己挑选夫婿······现在这个宠着我、惯着我的人,就这么走了······”

李荩忱抚摸着乐昌的秀发,轻轻说道:“那个宠着你的人走了,是因为他知道,他把你交给了另一个会宠着你的人,所以他很放心。”

“夫君······”

“我会宠着你的。”李荩忱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下,“累了吧,快点儿休息吧。”

乐昌低低的应了一声。

看着乐昌靠在枕头上睡着了,李荩忱长长叹了一声,陈顼这一走,当真是家事国事瞬间沉重了很多。

老头子,你怕不是故意的!

有这样想法的当然不仅仅只有李荩忱一个。

豫章郡城外,陈叔坚面向建康府的方向,眼睛之中还有泪水在滚动。陈顼说走就走了,甚至都没有给他回去的机会,当然陈叔坚并不知道陈顼想要见到自己的消息一直被陈叔宝和陈叔陵给扣下了。

但是无论如何,陈叔坚都得抓紧回去一趟。

一来他需要凭吊父皇,二来新君即位,陈叔坚代表西线上下,必须得在表示祝贺的同时,争取到朝廷更多的注意力。若是再没有兵马和器械等等的补充,豫章郡这里可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这里就拜托了。”陈叔坚看向自己的弟弟,经过湘州一战,之前听到刀枪声腿肚子都打抽的陈叔慎似乎成熟了不少。

“兄长放心。”陈叔慎郑重一拱手,陈叔坚走了,他就必须要留下来,相比于波谲云诡的朝局,陈叔慎当然更期望选择留在这至少一时半刻还不会面临战火的豫章郡。

对付心怀鬼胎的陈叔陵还有东宫那些家伙,陈叔慎自问是不行的,所以自己要做的也就是帮四哥守好后路,也帮大陈守住这最后的一座西大门。

不管放心不放心,陈叔坚都得走了,等新君即位,一切都敲定下来的时候,西线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看着陈叔坚带着十余名亲卫飞驰而去,陈叔慎深深吸了一口气。

四哥,保重!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四七六章 冬风正冷第九十四章 过吴府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一五四章 务实的思想第四百八十四章 还不晚第一百七十三章 风雨如晦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术更重要的第一二五零章 战争的残忍第一一四一章 初担重任第一千五十八章 给个“关公”拜第一四三二章 汉骑出击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汉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钱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三一一章 “老农”李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一四九三章 水陆夹攻第一九二一章 怎么变成朕带孩子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九百七十一章 两线作战第二零五九章 局里局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独木桥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一八六零章 卖队友?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怀心思第一三三四章 近乡情怯第一九一一章 两个捡便宜的人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书式的攻防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一四九三章 水陆夹攻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栈桥第一三四零章 杨坚的骑兵第六百五十七章 谨受教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当车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一六八一章 禁卫军初战第二零五九章 局里局外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个示范第九章 秘密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岁第五百九十九章 仅凭这些还不够第九十六章 请赐字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馅饼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二一七五章 低级的错误第二三三七章 安抚江南第一九二九章 乐昌的家书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七百四十四章 会面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满第一八零六章 洛阳皇宫第一四五零章 出卖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五九四章 秋来得快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一九六五章 打点行装第八百一十二章 顺水推舟第一六一六章 水师演练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一九九四章 海军,靠得住么?第六百五十章 统帅第四百七十三章 狭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钱第一八八九章 风冷,心热第一八八六章 你这是背叛河东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四八六章 校阅三军第四百五十章 胡闹第四百五十三章 风起第二零二零章 你没有意见第一千零八章 别来无恙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陈叔慎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矫健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