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回战术

“老将军来看,”曹忠伸手在沙盘上一指,“灵武城北侧和东侧都有峡谷可以防守,当然这或许是我们除了城池之外唯一能够依靠的防线,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防守,恐怕很难阻挡突厥人南下的决心,凭借他们的人数优势,我们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于翼微微颔首,将两支大军汇聚在灵武,实际上只是避免了大家被各个击破的风险,但是如何的抵挡突厥人甚至如何发动反击,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徐德言伸手在灵武的西侧一点:“根据我们现在的设想,破局的点就在这里。”

“大河?”

“没错,大河。”徐德言点了点头,“随着天越来越冷,大河上已经有薄冰了,再过几天估计就会冻得结实,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意往来大河的两岸。”

“这道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于翼毕竟是老行伍了,顿时明白徐德言和曹忠是怎么打算的。

大河上游多是峡谷和激流,想要横渡基本不可能,而等到大河结冰,自然就可以往来两岸之间。突厥人在大河以北的部落有可能趁机南下,而大河以南的也有可能渡过大河进入河西的沙漠,这也是为什么武威那边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吐谷浑人蠢蠢欲动也不敢贸然前进。

不过这大河可以是突厥人的工具,自然也可以是汉人的工具。一旦突厥人开始进攻灵武,可想而知这边的外侧肯定会被突厥人的游骑所覆盖,到时候城中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少不得会落入突厥人的眼中,而想要再起到主动出击、出其不备的效果,渡过大河之后再折返回来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迂回方略。

当然了突厥人肯定也会向大河以西派遣游骑,但是人数必然不会有灵武外围多,所以到时候只要能够躲过突厥人的探查,自然就有机会。不过如此一来主动出击的肯定也只能是骑兵,用行动缓慢的步卒在旷野上奔袭突厥人的侧翼几乎是痴心妄想。

而骑兵······想到这里,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沙盘,灵武外的山丘沟壑因为之前侯秘的不断摸排而变得非常清晰,只是现在不知道最有资格率领骑兵迂回的侯秘和于玺这两个人,到底在什么地方?

他们麾下的一千骑兵本来也可以说是两路兵马能够拿出来的最大的成建制军队,肯定也是反击和迂回的主力军。

“将军,将军,”一名传令兵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呼出来的气已经完全变成了白雾,“侯将军他们回来了!”

侯秘和于玺终究还是在逃亡的第三天抵达了灵武郡,实际上也不算很慢了,他们一路上几乎可以说是头也不回的狂奔,好在军中带着的都是一人两马,换乘奔驰,再加上西北战马的速度快,这才几次堪堪甩开了追踪的突厥人。

这一千人马已经变成了八百多人,毕竟有不可避免的战损,但是这相比于他们的事迹,已经算不得什么牺牲。

毕竟现在整个西北局势,都是被这一千骑兵一下子卷动起来的!

他们的状态比之刚才的传令兵更好不到哪里去,人和马刚刚停下来就在大口喘息,而军中的将领们自然也知道这样最容易出事,催促人和马都小步活动活动。

西北塞外的天气本来就变化无常,这些天更是骤然冷了下来。

人和马哈出来的白气把这一整个队伍都笼罩在其中。

风中带着的寒气凝结在盔甲和刀剑上,变成一条条冰棱悬挂,让这些骑兵看上去平添几分杀气。

曹忠和于翼大步迎上来,整个西北的战局从混乱到清晰,和这些将士们的付出有着不可替代的关系。

而作为领军的侯秘和于翼也一齐翻身下马,两个人很有默契的对视一眼,大步走到两名主将前面。说实话的对于曹忠和于翼这两个主帅都来到了灵武郡,他们自己一开始都有些不相信,毕竟他们也只是想要凑齐六千兵马,以求能够守住灵武郡。

可是现在从城外一路来到城中方才发现,这哪里是六千兵马,整个西北的汉军和北周军队应该已经倾巢而出了,再看曹忠和于翼两个主帅也在,便知道真的有一场大战要打了。

“末将参见将军!”于玺和侯秘一齐行礼。

“起来!”曹忠伸手一把拉起侯秘。

旁边的于翼也搀扶一下于玺,父子的目光交错,于翼虽然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但是于玺也从他的目光之中看出来了鼓励,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赞赏和鼓励。

“外面风大,让弟兄们休息吧,你们进来。”徐德言沉声说道,“说说现在是什么情况。”

一边接过来徐德言亲手递上来的一杯热茶,侯秘一边沉声说道:“我们本来是想要向东继续探索的,但是没有想到遇到了敌人的一队骑兵主力,只能一路撤了回来,而敌人一开始咬得很紧,一直到我们入了灵武东北侧的这条山谷,方才没了踪影。”

顺着侯秘手指的方向,于翼微微颔首:“这山谷之后就有我们的斥候活动,而且距离灵武也很近,所以突厥人不冲进来也在情理之中。”

“突厥人大概有多少,首领是谁可曾看清?”曹忠也问道。

于玺咬了咬牙:“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很多,也就是两千人左右,但是他们的首领从旗帜来看是一个吐屯。”

“吐屯?!”于翼和曹忠这一次都不镇定了。

于翼久在西北,而曹忠对突厥人也已经有所了解,当然知道这吐屯意味着什么。

突厥人最早是臣服于柔然人的,为柔然人放牧于西北的金山,金山产金子,而在草原民族的语言之中,“金”的发音便是“阿尔泰”,所以金山又被称为阿尔泰山,之后突厥民族便沿着阿尔泰山的东西两侧繁衍生息。

阿尔泰山的形状有如兜鍪,于是突厥人便用“兜鍪”称呼自己,兜鍪在突厥语言中的发音便是“突厥”,这也是突厥人的名字由来。而随着突厥民族的强大以及曾经的主人柔然的灭亡,突厥内部也出现分歧,逐渐分为以阿尔泰山为边界的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开始向东部的草原迁徙,取代柔然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大的部落。

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阵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钱、粮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一二五七章 为朕更衣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百九十五章 镇定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八百一十九章 与此处何干?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为第一六七零章 输血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一二零章 边关战事第一八六零章 卖队友?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长安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一七三三章 匹马还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二一六九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百一十五章 猎物已定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第一三一八章 死国之心第一五五五章 大决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烟起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谈谈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将,不是兵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极强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风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八百零一章 有点儿怪第一九九五章 独孤永业会怀疑的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万世基业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观火第一五九三章 送别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义第四百三十五章 灯下人如玉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一五一一章 海陆军登场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九一八章 迁都之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还打得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四百五十一章 对不住第二三六一章 产业定位不准确第二二九五章 海军的任务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两千零三章 席间惊变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怜第一五五二章 胜了也有头大的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为艰难第六百一十一章 时也,命也!第一二四七章 父业子承第二一七五章 低级的错误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时间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九九九章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第八百七十五章 没有那么好心第七十七章 年轻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当车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百八十一章 过招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尾声 江山如画第六百六十二章 风卷衣袍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订的律法第九百三十八章 监军第一七八四章 鏖战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