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五章 从江南到塞北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平民百姓的意见并不能决定和改变什么,但是往往正是这在朝野百姓心中流动的暗流,最终为很多人创造了机会。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成就了刘邦和项羽,张家三兄弟的黄巾起义更是让曹孙刘三个枭雄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无疑南陈的灭亡并不仅仅是因为李荩忱有怎样翻云覆雨的能力,更多的还是因为晚年的陈顼已经在丢失人心,而陈叔宝更是果断的“拱手让江山”,这天下不归李荩忱似乎都说不过去。

看着眼前的盛景,乐昌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为父兄感到惋惜,还是应该为自己的夫君感到庆幸。

同样,襄阳城外,萧世廉抡起来锤子重重的砸碎春牛,百姓和将士们都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下意识的扭头向北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够挥师向北,在长安、在洛阳、也在邺城,能够听见这样的欢呼声。

不过算起来,应该也快了。

成都城下,巨大的春牛轰然倒塌,负责主持这件事的杜齐也轻轻松了一口气,看着那些蜂拥而上的熟悉的面孔们,巴蜀的百姓已经有很多都是曾经下山的巴人,还有北迁的南方部落,杜齐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是基本都算脸熟。

巴人已经融入华夏,不分彼此。

且不说在之前的一次又一次的大战之中,巴人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即使是在西北之战里,正是因为巴人的存在以及帮助,大汉才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穿过崎岖的山路把这么多的粮食运送到西北,甚至作为预备役的巴人也都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支援西北的战斗。

对于这个新的身份——大汉子民——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归属感,恐怕这个时候就算是哪个首领跳出来要反抗大汉,也不会有人追随他。

对此杜齐是欣慰的,巴人并不是天生就喜欢闹革命,当初秦人南下,他们臣服于秦人,汉人再来,他们又臣服于汉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吃饱穿暖、能够有一片土地立足,谁来统治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巴人还曾经一次又一次的为大汉的南征和东征立下汗马功劳,毕竟也没有谁能够比他们更熟悉山地和丛林。

他们并不害怕融合,也不担心融合,因为巴人的整个诞生和迁徙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交流、不断地融合的过程,否则也不会出现巴人八部,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融合为不同的族群,但是他们也都把自己看作是巴人而不是其中某个部落的一份子。

只可惜北周对巴人的政策一变再变,甚至还想要直接剥夺走巴人的土地和财富,再加上巴人作为曾经汉王朝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北方民族实际上并不认可,这自然而然也就引起了巴人大规模的反抗浪潮。

现在李荩忱还给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一切,巴人自然也就更愿意追求这样安定而和平的生活。

“来之不易啊。”杜齐喃喃说道。

他回想到了当初自己受命带着全族的盼望前去面见李荩忱,当时只求温饱,焉能想到今日?

而西北的天水城下,曹忠举起来手中的陶片,将士们爆发出一声一声的呼喊,“大汉万岁”的高呼声在肆虐的风中依旧经久不散。旁边的徐德言、长孙晟和于翼等人的神情更加肃杀,他们已经收到了朝廷的命令,择机打通斜谷。春耕之后,大军聚拢,就是要准备征战的时候了。

虽然西北将是经过之前和突厥人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是其和敌人之间的差距并非没有。西北和汉中虽然像是一把钳子的两个刀刃夹住了关中,但是两个刀刃之间只能依靠崎岖的陈仓道连接,人手物资来往转运的痛苦,在之前的西北之战中大家实际上就已经体会到了。

如果不是整个巴蜀倾尽全力,恐怕西北之战真是凶多吉少。

因此打通斜谷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可是这就意味着他们将会面对梁睿和李弼的顽强阻击,甚至有可能要面对关中杨坚主力的反扑,要知道现在杨坚虽然把重心放在了潼关方向,准备春耕之后和宇文宪的大战,但是大军还没有开拔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妄下定论,尤其是对手还是杨坚这种生性狡猾的枭雄。

对于曹忠他们来说,这新的一年可不见得会非常轻松,甚至可能会充满他们之前难以预料的挑战。

不过对于战胜过大风大雪、也战胜过草原上的群狼的西北将士们来说,这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这个时候,江南应该是春江水暖吧?”曹忠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风,喃喃说道。

“正是踏青高歌的时候。”徐德言此时也在旁边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荡平关中,衣锦还乡!

——————————————

当整个大汉的各地都沉浸在春耕的忙碌之中,却还有一个地方依旧是一片萧条肃杀。

淮南南部一直到寿春一带,开垦都是热火朝天,但是过了寿春,两淮方才展现出其三百年来一直作为南北对抗最前线的本色。河流两侧齐腰高的荒草、荒废的城镇和断壁残垣,放眼望去百里之内甚至根本看不到炊烟的踪迹。

这里就像是与世隔绝一样,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之中,却依旧只有荒草的颜色作为主色调。

李荩忱在主持了春耕典礼之后,便轻车简从沿着已经疏浚开一部分的邗沟北上钟离郡,因为水流不大,所以只能全部换成小船,而岸上李平会带着另外一部分侍卫亲军骑马护卫。

实际上走在这真正带着淮南特色的土地上反倒是最安全的,在这荒无人烟的原野上,但凡有风吹草动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现在处于春耕期间,虽然南北通商,但是道路上也没有多少来往的商贾,大家也不会傻乎乎的选择这个时候前来贸易,毕竟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顾客前来。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古往今来,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商人,他们总是能够敏锐地抓住最好的时机。

就连偶尔的商队都没有,让道路上显得更是冷清。

第一六三一章 抢人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七百零四章 原谅我的任性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开的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牵手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三章 邻里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一八一四章 调动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关中吗?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怜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一千二十二章 采石矶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济济一堂第二百三十八章 隐约雷鸣第六百九十九章 将军的心意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准备的仗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儿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四四三章 疲劳驾驶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一二零一章 问计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懒的士兵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第二三三一章 今后国策,内扩外缩第一八八五章 凿空河东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头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二一七七章 惊天一爆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六七七章 进英烈堂,咱们不一起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风浪第一四二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一五七六章 从林邑向西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晋阳,实攻雁门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八七六章 汇合白袍,夜袭之计第一一六五章 总要改变什么第二百四十六章 将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凭险而守第三百四十八章 过三峡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献于陛下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八百五十六章 乱世中的百姓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与暗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第一九五八章 国家未来,在陆也在海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后名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万种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八章 危机第一六三四章 市场的胃口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门外,风犹未定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九十三章 逆风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风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蕴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辙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严第一一九零章 选秀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为之动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为之动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二九八章 武关道上的流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七七零章 问计第一五六九章 圣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万川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一千六十五章 纸上得来终成真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选第一九八七章 轻骑甲骑,刹那交错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这边第一六七七章 进英烈堂,咱们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