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

豳州,也就是后世的彬州。

此城地处长安西北,为进出西北边塞必经之地。悠悠泾水,就是从六盘山发源,经过萧关一路向东南,再经过豳州,最后汇入渭水,形成著名的“泾渭分明”景象。

韩擒虎留下侯秘和于玺带着骑兵断后,自己带着步卒大队沿着泾水一路向西北,直扑豳州。当韩擒虎的前锋出现在豳州城外的时候,负责镇守豳州的越王宇文盛实际上也刚到不久。

这位越王殿下一向是擅长投机取巧之辈,在京城之中养尊处优,他当然不愿意早早地跑到待遇绝对比不上长安的豳州来。只不过杨坚都已经前往前线,再加上岐州失守,汉军兵锋已经逼近长安,宇文盛自然也坐不住了。

当然他这个坐不住实际上有一部分是因为担心汉军真的杀到长安城会威胁到他的安危,所以干脆跑的远远的,毕竟这豳州是在萧关到长安的陆上,只要萧关没有丢,应该就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谁知道老天爷似乎真的就要给宇文盛开这个玩笑,汉军竟然在扶风之前向北折,一路杀向豳州,几乎是追在宇文盛的屁股后面到了城下,这让宇文盛只能愤懑骂娘。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身为越王,宇文盛总算还是有一些战略目光的,所以他也能够知道汉军的目的在哪里,杀过豳州之后,萧关的后路就已经暴露无遗,想要指望西北地郡等处的那些乡兵,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宇文盛不敢不战,他是擅长投机取巧之人,但是还是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贪生怕死的话,那杨坚也不会饶了他。杨坚现在虽然对宇文氏皇族还尽量保持宽宏的态度,比如之前的上洛大火,宇文温也没有受到杨坚过重的责罚,只是训斥了一番,但是宇文温毕竟不是把上洛城丢了,而且杨坚的忍耐也应该是有限度的,上一次可以忍耐得了宇文温,这一次不一定也能够忍耐他宇文盛。

自己这样的墙头草,如果真的被抓住机会一定是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存在,宇文盛这点儿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当汉军已经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宇文盛虽然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守城必守野,只要兵力充足,宇文盛当然不会坐困孤城。尤其是豳州不算大,显然根本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而且他也知道李衍现在正把所有的兵力都收缩在扶风一线,一时半刻应该是很难抽调兵力支援豳州的,更甚至李衍因为岐州一战,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勇气出兵。

宇文盛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墙头草,当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一味的依靠别人是不太可能得了,事已至此也只能靠自己。

因此当汉军在城下列阵的时候,宇文盛也果断的让自己的儿子宇文述带领五千兵马出城。

此时宇文述就策马站在城门下,五千兵马在他的前面布成了钩形阵,显然宇文述也没有打算进攻。实际上在他心里早就已经把昏庸胆怯的自家父亲骂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在宇文盛还没有到豳州之前,负责主持豳州战事的就是宇文述,宇文述曾经一再要求率兵前往支援岐州——除了扶风的李衍之外,豳州的这一路周军可以说是距离岐州最近的一支兵马了,而且人数也在三万上下,抽调出来一万多人就可以和李衍凑成三万,以三万对阵韩擒虎,或许就不会像李衍那样败得如此彻底,只要能够杀伤韩擒虎的有生力量,或许就可以避免战火和现在一样一直烧到豳州城下。

和自己那注意力一直都在项上头颅的父亲不同,宇文述长期以来都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将,希望实现自己扶危定难的梦想,而现在显然就有这么一个机会。

宇文述实际上很羡慕李荩忱,李荩忱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就是因为南陈危机之下已经没有除了李荩忱的计策之外更好的办法,可是现在自己的父亲怎么就不喜欢自己的方略呢?为什么要一直等到战火真的烧到了豳州城下方才着急的迎战呢?

宇文述想不明白,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直接和自己的父亲争辩。

不过他也不打算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因为就算是不能力挽狂澜,如果可以展现出来自己和别人与众不同的优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宇文述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可是他的父亲却无疑又让他失望了。

五千兵马,而对面却是敌人至少有两万的前锋。

这就意味着宇文述只有机会尽量依托城池上的支持来防守,就算是真的把敌人击败了,也根本不敢追击,因为至少还有两万敌人正在左右两翼展开,随时准备进入战场。

不过宇文述现在最庆幸的应该是自己这么长时间在一直没有懈怠巩固城防,除了豳州原本就有的一道护城壕之外,宇文述又在南侧挖掘了两条护城壕,护城壕之间又有一道鹿砦组成的防线,这也是现在宇文述的前方仅剩下的依托了。

“呼!”汉军的霹雳车已经开始咆哮,一块又一块的石弹撕破北风直扑向城墙。

咚咚的鼓声随后响起,大队的兵卒开始迈动脚步向前推进,而为数不多的四五百名骑兵则从两翼散开,随时准备骚扰城池。

一块石弹掠过头顶,重重的撞在城墙上,城墙似乎都在微微晃动,构成城墙的夯土变成了团团烟尘飘扬开来。

宇文述屏住呼吸,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参与并直接指挥这样规模的战斗:“弓弩手,准备!”

为了提防汉军直接用石弹覆盖自己这人数并不算很多的队伍,宇文述一开始布下的阵型是松松垮垮的,既然敌人的目标是直接攻击后面的城墙,那他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就用弓弩好好的教育教育这些该死的南蛮吧!

而对面的汉军应该也已经下达了类似的命令,汉军顿住脚步,开始变阵。

不过还不等宇文述下令弓弩手准备射箭,一发石弹或许是抛射的太低了,又或许是故意的,直接砸在鹿砦上,硬生生的把一个鹿砦顶开,又在地上猛地弹起,再一次撞入人群之中!

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乱战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与丝绸之路第一八九一章 禁卫军,渡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五九二章 战争开始的时间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与火第一一六二章 归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为进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六十三章 介绍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时皆是敌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报第二二一五章 激战城东南第六十一章 哨骑第二百九十九章 请缨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千四十一章 谈判筹码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没得谈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矫健第一二八零章 内府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让他们看看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三五一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七零一章 捷报频传第二三三九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六百零五章 许善心的烦心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二零六七章 壕沟激斗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一九四三章 以后同殿为臣,应该的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么?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第一一六六章 童谣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个聪明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周琛第二零八九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第一九二九章 乐昌的家书第二二九五章 海军的任务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变第一二七零章 类似的开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栈桥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总管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一百二十四章 题目第一九四零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惧第二一六零章 册封太子第一六二八章 大时代下的每个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一八五六章 这不是应该的么?第一五七二章 背后的百姓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二一三零章 内府要改制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刘玄德第五十章 冷潭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决哪个倒霉蛋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释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风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挡的力量第一八八九章 风冷,心热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疯长第一五三八章 战,在细雨中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虑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从未改变第一四五八章 每个人都在努力第二二二九章 汉土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六六七章 朕与你们同在第一九三七章 从内府到内廷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开门,迎入王师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赃不是收编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没得谈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渔翁得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诗会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二百二十八章 诅咒第二零六三章 御驾临北岸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