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渔翁之利者

“晚辈愚钝。”沈君高急忙说道。

陛下现在还没有杀心,对于他来说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一想到自己和刘休征说话的时候,李荩忱实际上什么都知道,沈君高背后也忍不住一阵发凉。或许自己的侄女说的没有什么错,这位陛下,可不是从前的笔下了。

“叔伦啊,”吴明彻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夫也知道你的心思,可是你却有没有想过,你们每天这样争斗,到头来却是渔翁得利啊。”

一边说着,吴明彻一边把手中的一份文牍拿出来:“看看吧,这是太尉府刚刚通传的消息,你可能还不知道。陛下以萧世廉为豫州都督,以裴子烈为雍州都督,准备底定关中了。圣旨还没有颁布,但是口谕已经出来了。”

沈君高楞然,而吴明彻冷声说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学堂之中的学子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你们却不明白,每天就想着算计巴蜀和北方来的那些人,甚至还有胆量想着算计陛下!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争夺的这么厉害,最后是谁得利?”

沈君高顿时不敢多说。很明显,还是那些踏踏实实干实事的元从派系的人得利,萧世廉和裴子烈已经不声不响的走到了这么高的位置上,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李荩忱的左臂右膀么?当然不是,还是因为他们的手上有实打实的战果摆在这里,就算是李荩忱不想提拔他们也不可能。

相比之下,沈君高他们都做了什么?

沈君高自己心里也清楚。

“叔伦,天下大势已经滚滚向前,莫要被一点一滴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最紧要的是跟着这潮流向前走啊。”吴明彻淡淡说道,“你以为是陛下创造了这个潮流么?不,天下大势本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有秦汉之兴盛,就有春秋三国之混乱,而现在这乱世已然三百年,是时候结束了。大势就这样推着人向前走,陛下走的最坚决,所以他在最前面,如果你还想着原本的那些尔虞我诈,那么就只会被丢在后面,又有谁会管你的死活呢?”

沈君高登时打了一个寒颤。

“带着你们沈家,跟上这大势,想必令尊和令兄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吴明彻补充了一句,大步向外走去,“来人,把府门关上,今天不再见客了,老夫累了。”

沈君高怔怔的坐在那里,良久之后方才缓缓起身。

他向着吴明彻离去的方向郑重一拱手。

吴明彻不仅仅是告诉了他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还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

“如果连通昭公都没有办法让他回头的话,那朕就真的得承认沈君高的确不是一个混官场的料儿。”当李荩忱得知沈君高前去拜访吴明彻的时候,如是说。

“可是陛下就能确保吴公会坦诚相待?”李荩忱的秘书监黄琦很是诧异的问道。

李荩忱微微抬头看了他一眼:“吴通昭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当然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既然朕已经暗示他来开口,那么他就必然会开口。”

“陛下圣明。”黄琦恍然。

而李荩忱摆了摆手:“你呀,终究还是见的人情世故少了些。这一次朕前去江陵,带着秘书监的小子们随驾,见见世面,终究没有坏处。”

李荩忱出门一向喜欢轻车简从,导致每一次都把实际上应该一直跟在身边的秘书监都丢在脑后,这让黄琦还有秘书监其余几个也都是出身世家的子弟很是无奈,现在陛下总算是给他们随驾的机会了,他们说什么也不能懈怠。

“臣遵旨!”黄琦郑重的说道。

“沿途一切文书来往,你们可不能有任何闪失。”李荩忱淡淡说道,“朕去后宫看看,你先退下去准备吧。”

黄琦激动着一拱手。

而李荩忱无奈的摇了摇头。

年轻人总是喜欢出去闯荡。

想到这里,他自己也不由得摸了摸鼻子。

自己实际上不也是这样么?

这一次让吴明彻出面把沈君高等人稳住,李荩忱总算是把最后的一点儿心事和担忧也解决了,也终于可以安心出门了。

后宫这时候也是鸡飞狗跳,以至于当李荩忱来的时候都没有人注意到,李荩忱既然是要出门,那后宫按照惯例还是要有人随驾的。

现在乐昌马上就要临盆了,肯定是动不了,人选必然要在剩下的人之中选出来,自然更优先的是能起到作用的和刚刚有机会侍奉君王侧的妃嫔。

最终乐昌选中的是尉迟炽繁、萧湘和刚刚入宫的徐氏,至于宁远这个小丫头,乐昌虽然百般不情愿,但是还是架不住她的苦苦哀求。再加上现在宁远也已经越长越大,既然逃不出李荩忱的魔爪,自然就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分了,不可能再和之前那样顶着一个郡主的名号满宫里面乱跑。

选萧湘自然是萧湘更有经验,而且可以让这个小妮子回到江陵看看,华夏人终究是有故土情怀的,对于萧湘来说,江陵就是生她养她的故土。

而尉迟炽繁也不用说,李荩忱这一次前去荆州,如果再北上关中的话,少不得要和尉迟迥打交道,到时候尉迟炽繁自然就是李荩忱手上最大的筹码,毕竟她不仅仅是一个人,在她的背后还有整个尉迟家的内眷在。倒是晋陵公主还年幼,李荩忱并不打算带着女儿长途跋涉,把她留下来。

至于沈婺华还有张丽华等人,李荩忱对于现在的建康府局势还是有些担忧的,所以他把沈婺华和张丽华留下,毕竟她们久在建康府,至少可以帮助乐昌判断形势,甚至在很多事情上起到缓和的作用,比如朝廷和以沈君高为代表的江南世家等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是少不了有沈婺华这样出身沈家的人居中调和。

李荩忱可不相信沈君高是一个轻而易举就放弃自己的坚持的人,或许他现在可以因为吴明彻的劝说而暂时意识到问题、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并不代表他之后并没有反悔的可能,毕竟朝廷是在向前走的,而这些江南世家依旧幻想着能够留在原地,这之间不管怎么说都存在利益纠葛甚至是对抗。

第一五六八章 药房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五章 山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势均力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汉所需之人才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帜第一三零八章 军心溃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五七二章 背后的百姓第一九九二章 遥远的战场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敌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一八二零章 无事献殷勤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一八四五章 这个冬天不好过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来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节上传错误,补偿加更一章)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战船第一九零四章 汉军兵线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称我第一五一一章 海陆军登场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三五三章 大汉第一“妻管严”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采蘼芜第一四二七章 秋后的蚂蚱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六十六章 突袭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与人才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九零五章 达奚惎的挣扎第一三二四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二零二七章 鲁班桥头,三军争渡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劳第八十三章 当共饮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后第一七五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一八九八章 不来武斗来文斗----第一八九九章 断了腿的驸马不足为虑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四四五章 北与东第一四四二章 阴阳差错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拧朕,还找借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断后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二百零五章 堆积如山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三三二章 没有都督的样子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离心”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宪的准备第一五三五章 横山要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来客第一三八四章 杨丽华的请求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挂剑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经够多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二一二四章 贸易体系下沉第四百八十章 援军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二零八四章 巡抚之信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尘埃第一九四九章 犹记当年,石头山上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回战术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二三四五章 杨坚:我亏了呀!第六百八十六章 还有私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兽第一七五九章 家国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个?第一八四七章 风雪是最好的掩护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门的划拨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一五五七章 拐杖第一三三六章 血满蓝川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选择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