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

请输入正文。而且裴子烈也不知道西北那边到底有没有爆发战事,从南侧牵制杨坚终归是好的。

“陈智深!”

“末将在!”

“你带领本部兵马沿洛水向西北支援,”裴子烈沉声下令,“抽调给你五十名火枪手,务必要确保火枪手的安全,如果不到必须情况,不准和今天一样短兵相接,这些火枪手都是大汉的宝贝,不是让你用来城头喋血的,明白?!”

陈智深打了一个激灵,急忙拱手应诺。

今天大家都杀红眼了,这帮火枪手挺着火枪就杀上了城头,让汉军将士们更是士气大振、奋勇杀敌。但是等到北周军队退却之后,大家回过味来,心里也是一阵后怕。

要是这些宝贝疙瘩真的出了什么问题,谁能够承担得起责任?

“我们继续向延州前进,可以派人联络白袍了。”裴子烈沉声说道。

白袍承担着为汉军提供消息的责任,但是白袍在北面的人手并不多,自然不会轻易露面,他们就像是沉睡的水一样,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候。因此汉军只有真正准备进攻的时候才会唤醒他们,以避免提前暴露。

————--

此时长安城中,洛川大捷的消息已经送到了李荩忱的案头。

“开门红,打得好!”李荩忱拿起奏章,大声笑道。

“臣等恭喜陛下!”杨素等人也颇为高兴。

洛川之战的胜利传来,对于整个长安自然都是鼓舞。

裴子烈以火枪手为前锋拿下了洛川,不但比李荩忱预想之中的要早三天到五天,甚至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在火枪的轰击下,北周军队已经丧失了抵抗的勇气,而这样的恐惧和悲观情绪肯定也会随着北周军队的逃散而继续向北蔓延。

不但火枪在实战中第一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平定北方的战事也如此顺利,的确值得恭喜。

甚至说这一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战也不过分。

洛川,还真是一个吉祥之地啊。

李荩忱可还记得那里在历史上还召开了洛川会议。

“这样宇文盛父子应该就被吓破胆了吧。”李荩忱笑着说道,他能够想到宇文述惊慌逃跑的样子,而不知道宇文盛对此又会是什么反应。

“现在宇文盛应该在想着如何向我们投降吧。”杨素笑吟吟的说道,“白袍那边应该会有动静传来了吧?”

“恐怕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李荩忱却摇了摇头,“朕可不以为杨坚会坐视宇文盛倒向我们,传令裴子烈,加快向延州进兵。宇文盛如果还拿捏不定的话,那么我们就帮他做决断!”

杨素等人同时应诺。

洛川之战的胜利让他们看到了快速平定北方的曙光。

“陛下,鸿门战报,尉迟顺部突然发动进攻!”李平着急的走进来,他急促的脚步声一下子打破了大殿上的安静。

“尉迟迥终于坐不住了啊。”李荩忱冷笑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让我们看看尉迟迥是个什么来路。”

“陛下不可轻动,臣愿为陛下探听消息!”杨素当即说道。

李荩忱当然知道现在长安离不开自己坐镇,而且这些大臣们也不会让李荩忱贸然离开,毕竟李荩忱是一国之天子,之前在上洛战场上千军万马护卫下耍耍威风也就可以了,现在鸿门之战战况尚且不明了,李荩忱直接前去当然不安全。

“且速速来报。”李荩忱紧接着说道,“召见刘休征,朕倒要看看他打算如何解释!”

李荩忱北上之后,刘休征作为宇文宪的使者当然也要跟着,李荩忱也不会把他丢到建康府让他有机会继续捣乱,而且李荩忱也可以预料到北上之后必然会和宇文宪有摩擦,所以带着这个家伙自然也好随时沟通。

而此时鸿门,这个曾经西楚霸王设立下鸿门宴的地方,北周军队来的很快,显然他们也是收到了速战速决的命令。

这也因为萧世廉所选择安营扎寨的这个地方的确很要命。

鸿门背靠灞桥而前顶弘农,地势高低起伏,当真有如长安城东北侧的一座大门,当初西楚霸王项羽能够选中这个地方作为自己安营扎寨乃至于分割天下的地方,自然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现在汉军大营居高临下,占据了灞水和鸿门的险要,自然就保护住了长安东北。

必然也是出于拿下这么一个门户的目的,尉迟迥才会下令对鸿门的汉军发动突袭,就是要做到朝堂上的嘴炮还没有打完,这边战争就已经结束。

“尉迟迥想要拿下鸿门再和我们讨价还价,没有这个可能。”萧世廉看着越来越近的北周骑兵,哂笑一声。

双方在长安东侧和北侧的原野上布置了大量的哨探,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以第一时间传递到营寨之中,甚至直接传递到后方的长安和潼关,否则李荩忱也不会在北周骑兵出了兵营之后没有多久就收到了消息,因此北周骑兵一动,也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尉迟顺唯一的制胜法宝,就是凭借骑兵的速度,快速突破!

只有用速度,才能换来时间。

不过他们显然并不知道自己面前正在等待着的是什么。

“火枪准备,”萧世廉的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弓弩手准备!”

北周骑兵如狂风席卷过原野。

所有的汉军将士都屏住了呼吸,尤其是站在前面的火枪手们。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北上的那一批同伴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们也渴望着能够立功。

有洛川之战的结果摆在这里,火枪手们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他们只需要敌人的性命。

“放!”火枪发出了“砰砰”的响声。

显然宇文宪的军队根本不知道汉军的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武器,这也不怪他们,在现在通讯如此不发达的情况下,也就是汉军因为是内部自己人的原因,才能够消息畅通无阻,而宇文宪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获得北方的消息。

“这是什么!”尉迟顺此时脸上也露出惊恐的神色。

他看着对面一片火光响起,自己手下的将士们就已经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倒下。

这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

不过萧世廉显然并不打算让他看明白发生了什么,箭矢如雨,紧跟着扑向北周骑兵。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澜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个国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钩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五七九章 更广阔的世界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没正形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这边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五一六章 为了大汉第一九一五章 停战的默契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四四八章 元乐尚的目的第一九四三章 以后同殿为臣,应该的第二零四五章 丰碑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该先饿着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样的宇文亮父子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关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援第一四三九章 老将军的谢幕之战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二一六章 枢密院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火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阂第三百一十二章 惊马第一千六十一章 乐昌和张丽华第五百一十五章 这才是弱点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祸起萧墙为大患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敌袭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变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气运,佑我华夏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六百一十九章 独木桥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达的想法第二零一五章 将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亲第一七三三章 匹马还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一一一三章 战线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四百五十章 胡闹第七百九十八章 与其慢慢凋零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奋短兵第一九五八章 国家未来,在陆也在海第二二四八章 自乱第五百五十三章 钩直饵咸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变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见顾野王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一四七九章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九十三章 逆风行第一五七六章 从林邑向西第二二二八章 张掖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锁链第二一六九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浑来客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一八二二章 山东见闻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零五六章 邺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二三一章 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