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

杨坚看着自己的女儿,也是一时无语。

这小丫头倒是机灵,不过更让他欣慰的,还是李荩忱对女儿的宠爱,显然李荩忱和杨妙也不像是皇帝和他的妃嫔们那么相处,皇帝威风凛凛、妃嫔毕恭毕敬,两个人站在一起更像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

这就足够让杨坚这个做父亲的欣慰了。没有什么比女儿的幸福还能让现在的他高兴的了。

抿了一口茶,杨坚咂了咂嘴:“好茶,先苦后甜,又有之前余从未感受到的醇厚在其中,没想到江南的清茶之中竟还有这样的风味。”

“爹爹不知道了吧,”杨妙翘起一根手指摇了摇,笑嘻嘻的说道,“这不是江南的茶,而是南中的茶。”

“南中?”杨坚眉毛一挑。

对于出生于山东、生长于关中的他来说,南中的确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理概念。

甚至对于绝大多数的北方人来说,南中都是存在于历史书中的荒蛮之地,大多数人对南中的印象依旧停留在诸葛亮南下征讨孟获上,而那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三百年,足够让世界天翻地覆。

随着南北朝的乱世归根结底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小冰河期从北向南一直影响到整个华夏大地的南方,南中原本是荒蛮之地,和南中一样的还有岭南,但是正是因为气温的降低,导致瘴气逐渐退入山林,大片的土地终于可以得到开发利用。

陈霸先能够起家,就是因为充分的利用了岭南的土地。

但是南中那边,却迟迟没有得到发展,这主要还是中原的王朝都忙于应对战乱,北周虽然曾经一度拿下巴蜀,但是却并没有继续向南走,再加上山脉阻隔,这自然而然也就导致南中和巴蜀以及整个华夏分隔开来。

历史上到了唐代,南中洱海附近的南诏崛起,最终统一南中地区,成为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南方小国,而南诏的主体就是乌蛮人。南诏的出现得赖于唐朝的支持,但是最后唐朝和南诏之间还是爆发了三次大战,双方损失惨重,并且便宜了吐蕃人和汉人权臣郑买嗣。

现在李荩忱并不打算再给南诏崛起的机会,奉命入南中的杜齐现在软硬兼施,最终建立起来以乌蛮人为主导、汉人和巴人为辅助的大汉南中行政体制。这行政体制和大汉内部的行政体制别无二样,只不过在地方主官上更多的以本地的乌蛮人为主。

不过李荩忱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听从于中央命令的南中,这也是为了以后应对注定会在吐谷浑消亡之后崛起的吐蕃,历史上唐朝就是因为一直和南诏分分合合难以达成一致,导致在面对吐蕃的时候只能选择极其有限的进攻方向,后世同样占据重要位置的滇藏、川藏等路线自然就无从考虑。

可以说李荩忱现在做的主要还是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也不是说说而已。

大汉现在不仅仅是在行政政策上全面拉动南中向江南和巴蜀靠拢,同时在经济和教育上也大力扶持。对于商部和工部来说,南中就像是一片从未开发的处(和谐)女地,商部期望能够运出南中的货物,这些华夏人从未见过的当地工艺制品和诸如普洱茶茶砖这种稀罕物品,肯定就和蜀锦一样价格不菲,成为中上层人士赏玩和欣赏的东西。

同时把中原和江南以及巴蜀的货物运进去,也可以迅速抢占南中空白的市场。

而且商部也并不是一点儿野心也没有,大汉的商人已经在李荩忱的鼓励下变得越来越有勇气、越来越想要向更远的地方前进,而越过南中之后的那一片土地,正是他们心向往之的。

现在从岭南继续向南有林邑国作为阻拦,大汉短期内虽然有对林邑国动兵的意思,但是等到拿下林邑再建立起来完善的统治,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因此从岭南直接南下的路线自然也就不太现实,而大汉现在的造船技术还不足以打造出来足够强大的海船,直接走海路也显得不太现实。

因此南中这一片已经掌握在大汉手中的土地,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出发点。当然了李荩忱并不知道,在自己的推动下,历史上到了唐宋时期才有雏形、到了明清时期才达到鼎盛的茶马古道,现在就已经列入了大汉商部针对南中制定的战略之中。

而工部自然也不用说,南中丰富的矿产已经足以让工部为之疯狂。

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然而然就会极大地带动南中经济的发展,同时极大的加强南中和中原之间的联系,让南中再也不可能脱离开中原独立发展。

当然只是经济还不够,大汉的南中书院已经快要落成。

南中书院是成都书院和岳麓书院共同援建的项目,将由两个书院共同抽调师生进入南中,没错,是学院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共同承担组建南中书院的重任。

这在大汉历史上也是首次,虽然主要还是因为大汉尚且还缺少能够教书育人的老师,所以只能拉着学生去凑数,但是大汉掌握南中的决心已经展露无遗。

而且教化蛮夷,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再加上有朝廷丰厚的奖励在背后,对于那些想要在之后继续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甚至“到南中去,到蛮夷之地去!”都已经成为大汉几个书院之中处处可闻的口号。

乱世,本来就是一个热血的年代。

征服一片土地,教化一方百姓,更是一个令人热血的事情。

对于这些想要在乱世之中闯出来名堂的人们来说,南中正是他们抛洒热血的地方。

大汉现在正在通过经济和文化两条锁链牢牢地绑住南中,而同时被绑住、被牵动的,其实又不仅仅是南中。

李荩忱通过开发南中,实际上就是要加强百姓、尤其是年轻一辈对于土地、对于远方以及对于家国的认同感。

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看到的那些清末民国的老照片,绝大多数的乡间百姓,都是灰头土脸,都是弓着腰毕恭毕敬,或者干脆蹲在那里皱着眉、露出不知道是哭还是笑的神情。

第一八四六章 韩擒虎的杀威棒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无情第一六四五章 合围,司马消难何处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九百六十二章 边境冲突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国事第一四九八章 镇定自若的巡抚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凭本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一九六五章 打点行装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二零四六章 鸡肋,鸡肋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样的宫闱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战第七百七十三章 会好好考虑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一四七三章 两相权衡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如风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九百八十三章 这个气不好受第一六五四章 万里狼烟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二二八八章 大汉第一份公开的舆图第四百八十六章 还打得起第一八五八章 未战先怯,不足为虑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来客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请第一三四零章 杨坚的骑兵第一八三七章 花钱如流水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一五六九章 圣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隐约雷鸣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一八三零章 咱们得主动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个成熟的秘书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伤心地第一五八三章 卖姊姊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八八二章 无事不登暖香阁第一三零四章 大义灭亲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一三八章 尉迟家的态度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懒的士兵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馅饼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线第三百零六章 雾中峡谷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么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长亭第一二零零章 华夏的文艺复兴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余声第九百零二章 危险的夜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二三零三章 内府新的财政来源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沟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一八六五章 朕给你这个机会第一五九零章 从山东到辽东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风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二六三章 猪队友第一三二二章 杨坚真的值得吗?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一八五九章 旧时代的背叛者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十七章 弱点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一一一三章 战线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二一八四章 合围和解围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苍天第一五三二章 何谓汉人,何谓大汉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愔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罗地网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