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三章 水陆夹攻

从富阳之战开始,鲁世真的麾下战死了七个人,受伤的倒是有几十个。而死在他们手下的叛军,不少于一两千。

这是一场根本不对称的战斗。

今天攻城战开始,汉军只有受伤的将士,还没有谁死亡。

对于参加过惨烈的上洛血战的鲁世真来说,这战斗也实在是太无聊了一点儿。汉军火枪手一向前,敌人就彻底崩溃,导致其余的将领们意见都很大。

从北方撤退到江陵休整换防,大家本来就好大的不情愿,本来以为千里迢迢调动到江南,总算可以大展拳脚了,结果对面的竟然是这种连菜鸟都称不上的敌人,还有什么好打的?

安慰了一下那个站在军阵中被不长眼的流矢射中手臂的倒霉蛋——进攻作战几乎都被下面的将领们包圆了,鲁世真也乐得锻炼一下这些缺少独立指挥作战经验的将领们,所以他自己反而清闲的没什么事做——看局势差不多了,鲁世真果断下令:

“准备攻城!”

随着中军鼓声响起,不远处兰亭水上的水师平底快船都已经调转船头,船上的远射程投石机将会负责抛射火罐,作为主要的打击武器。这一次鲁世真所部也是轻装前来,投石机等大型器械都被丢在了屁股后面,所以只能仰仗水师了。

北上作战,陆师吃肉吃的舒服,水师最是憋屈,也不能让水师一直找不到建功立业的机会,鲁世真可不敢顶上一个挑拨军队关系、制造矛盾的罪过。而且以后陆师想要沿着淮水和大河乃至于直接跨海向北进攻,还少不了水师的帮助。

兰亭水,因为会稽山下的兰亭而得名,水流清浅,原本是文人墨客曲水流觞、以诗会友的地方,但是此时江水上已经满是水师战船。以兰亭水的水深,水师的楼船自然是塞不进来的,更不要说五牙大舰了,因此水师的主力战船都还在富春江上,开入兰亭水的,都是工部专门针对南方水流湍急而且水深较浅的地方设计的平底快船。

当然了,这也并不是工部针对南方世家的动荡临时抱佛脚的产物,当初李询入岭南的时候,为了应对灵渠、漓水等地的水况,这种平底快船作为探测和开路前锋以及火力支援用的船只就已经出现。

船上安装有一台床子弩或者投石机,虽然远比不上楼船的威力,但是船只体型也很小,成百上千条这样的快船凑到一起,或许难以对抗大船,但是火力支援的效果自然是不错的。

以至于李荩忱都不禁感慨,后世的浅水重炮舰和蚊子船的概念竟然会在这个时代就诞生了。

随着鼓声急促,平底快船上的投石机同时呼啸。

抛射出的火罐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道赤红色的曲线,重重的砸落在会稽城头上。而搭载了床子弩的平底快船,更是冒着城头上射下来的箭矢,直接向护城河和兰亭水汇流的地方冲过去,在那里可以更近距离的对着城头射击。

已经憋屈了太久的水师,使出全力。

火罐不断的在城头上爆炸,而配合着火罐的,还有地面上汉军火枪手和弓弩手。

火枪手压制着城头的敌人弓弩手,而汉军自家的弓弩手,则负责把一支支点燃的火矢射入城中。本来火罐之中就有不少火油,这一下子都被火矢给点燃,导致城头上的大火熊熊燃烧。

站在城下,虽然不知道城头上已经变成了怎样的炼狱,但是看到那些浑身着火的人从城上翻下来,就知道他们正在面临着什么样的煎熬。或许这些留氏子弟也没有想到,家族的复兴和独立不过才短短几天,一切就都已经结束。

“砰!”水师换上了石弹。

已经被大火烧的很脆弱的城门楼,又被几枚石弹同时命中,瞬间坍塌,从城上传来的惨叫声,让准备发动进攻的汉军将士们都心中打了一个哆嗦。

不用想也知道,根本就没有和大汉军队正面交手过的留氏家族,也根本不清楚汉军的真正实力有多少,所以他们还依旧按照原来的攻守城池的方法,把城门楼当成藏兵楼,在里面安置了为数不少的人手,而现在城门楼先是被火烧,接着整个儿坍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直接葬身其中。

“传令,准备进攻。”鲁世真冷声下令。

这些不知道死活的家伙,不值得自己怜悯。

汉军弓弩手再一次向前,完成最后的掩护射击。

汉军将士如潮水倾泻而出,而水师的快船也冲入护城河里,直接对水门发动突击。

在这滚滚人潮面前,号称东南雄城的会稽,高大的城墙,单薄的有如一张白纸。

——————-

会稽城破,并不意外。

甚至会稽城根本没有坚持半天,也都不出乎意料。

所有亲身经历此事、眼睁睁看着汉军向会稽城发动进攻的人,都知道双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实力差距。

群狼扑羊,羊群根本就没有组织起来像样的抵抗,只能束手就擒。

甚至可以说汉军和留氏叛军,在战争理念上就已经完全不同,双方似乎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对手。

战斗很快就进入了巷战。

留氏家族很清楚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枪打出头鸟,留氏家族是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个掀起如此大规模叛乱的家族,也是第一个杀害朝廷命官、聚众造反的家族,相比之下之前建康府的那些小家族也不过就只是煽动了家族内部的力量罢了,和留氏家族相比甚至“连提鞋都不配”。

所以李荩忱绝对不会饶恕留氏家族。

只要失败,就意味着诛九族。

这是必然的。

因此留氏家族上上下下,都已经做好了求死的准备,他们在会稽城内的大街小巷布下了森严壁垒,就是做好了和汉军死战的准备。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地头蛇,对于城中的了解自然胜过汉军,因此也的确有打巷战乃至于“全民皆兵”的勇气。

援军注定不可能存在,家族也注定不可能存活,那就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

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大世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血性还是有的。更何况就算是他们打算变成砖瓦而留存,李荩忱也不会同意。

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敌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一三四一章 耕种的意义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经够多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还不要脸?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一三九七章 静水之下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后奏第五百零二章 破胆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惊涛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废物第一四零九章 年轻人在成熟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戏诸侯”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国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风景不殊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风陵渡第一三六六章 驾前惊变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叶满庭莺乱啼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会做傻事?第一四九零章 天圆地方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当向北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两零一零章 好像哪里不对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二二二九章 汉土第五百零五章 天宫院里的重逢第一五二八章 战卢容,大象来袭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战云急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二一七三章 男儿至死是少年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为上计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断沔水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满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二五九章 矛与盾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谈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惊涛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怜第一五七九章 更广阔的世界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七零二章 粮食的难题第二零六七章 壕沟激斗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二一二一章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时间不多了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线第一四六零章 背水一战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内法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七九七章 激战,两城之间第二百零八章 动手(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一九二零章 江东子弟需要的是共赢第二三四七章 “执手相看泪眼”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五二三章 谋求决战第二二二八章 张掖第一九一八章 迁都之念第一百六十三章 画卷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五百七十八章 质疑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一六四七章 潼关下,火炮初战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装没看见?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六八八章 王轨的去向第五百七十四章 废物第一千九十八章 横刀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五百一十八章 静与动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