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为

即使是身为大将军的萧世廉,亦是如此。

“那如今应该如何是好呢?”萧世廉沉声问道。

这一次双方斥候之间小规模的流血冲突,的确出乎萧世廉的意料,所以一时间他自己也都拿不定主意。

“启禀将军,既然我们的斥候大批出动,可时至此时也没有发现潼关的敌人有想要出征的意图,那就说明这件事不一定是尉迟迥主动想要做的。”此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华阴太守黄琦开口说道。

作为李荩忱第一代秘书监,他当时在李荩忱入关中之后就外放华阴以历练,现在已经成为了华阴太守。

“或是因为尉迟迥想要试探一下我们的虚实,又或许是因为只是敌人的这支斥候队伍的将领脾气暴躁,方才出现了如此小规模的冲突,既然尉迟迥后来也没有派遣人再出来和我们正面交锋,那就说明他也不想短期内扩大冲突。”黄琦紧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只需要提高警惕,没有必要现在就打破朝廷的计划,开启战端。”

“此言善也。”萧世廉微微颔首。

这的确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角度。

至少现在尉迟迥并没有大军开拔的迹象,那就说明这件事对面或是自身也没有拿定好主意,又或是期望着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

“话虽如此,此事是对面先挑起来的,那我们也不能就这么按下去了,否则也没有办法给将士们一个交代。”萧世廉话锋一转,“至少现在我们在名义上和周人还有和约,那就不妨派人去问一问尉迟迥,到底想要干什么,总比我们在这边自己揣摩来得好。”

顿了一下,萧世廉径直环顾一圈:“另外我们也要做好战斗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准备,各部戒备,华阴全城戒严,同时将此处情况尽快通知相邻各部,某即刻书写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建康!”

“诺!”将领们齐声拱手。

————————————

“尉迟迥口称误会,有意思啊。”

建康府皇宫御书房中,李荩忱让袁大舍把奏章传递给下面的臣子们,饶有兴致的说道。

萧世廉的奏章不到十天就通过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李荩忱的案头上,而第二天,萧世廉关于尉迟迥答复的奏章也送了过来,就算是加加减减路上的突发情况,那也说明尉迟迥至少在十到十二个时辰之内就给出了准确的答复。

这个答复也有些敷衍,只是称为“误会”,并说本无意和大汉为敌,已经按照军法鞭笞了带队的骑兵官员,恳请大汉谅解。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在现在看来,双方虽然已经剑拔弩张——这件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战线上的汉军已经全面戒备,处于后方的荆襄汉军开始陆续北上,水师和海军也全部抵达前线码头,同时对面的北周军队不管是接到了尉迟迥的消息还是看到了汉军的反应,也同样是进入戒备状态——不过明显都已经得到了命令,在上面弄清楚情况之前,不能擅自主动进攻。

所以这一次似乎战争不会直接就这么爆发了。

至少也能说明,北周那边或是只是为了试探,或是同样没有弄清楚情况,不过不管怎样,也都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否则这个时候战线上应该已经是烽烟四起了才对。

“周人如此,意欲何为?”杨素不由得皱紧眉头。

“或是我军北伐之意日益浓烈,所以想要试探一下?”裴子烈也无奈的说道,“可是若是直接引火上身,对其似乎并无好处?”

现在让大汉朝堂和军方最郁闷的就是这件事,你说你尉迟迥——宇文宪到底有没有主导尚且还不好说——搞事情要么就不搞,要么就搞全套的,你这撩拨两下之后就主动认怂,是个什么意思?

双方的军队都气势汹汹的进入进攻位置,结果现在倒好,是打算宁事息人了?

“刘休征何在?”李荩忱径直说道。

这种很有可能涉及到北周私密的事情,自家人在这边猜测也没有什么用,既然留在邺城的许善心还没有传过来什么消息,那也只能先看看刘休征怎么说了。

说句实话,李荩忱倒是隐约揣摩到了什么,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他怀疑这是宇文宪对大汉态度的一种试探。

如果大汉在这一次表现出来的态度非常强硬,那么宇文宪可以趁此机会抓紧恐吓内部的官员将领,逼迫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身边——你们看汉人随时打算把我们置之死地,真的要是国破家亡,我们可一个都跑不掉,所以可得抓紧靠近我。

反之,如果大汉这一次同样想要宁事息人,自然就给了宇文宪把柄,宇文宪可以明确的表示,自己还是有可以让大汉退步的能耐的,这样一来,不用宇文宪多说什么,北方的那些本来阴奉阳违的世家们,自己心里就得先掂量掂量,远在南方的大汉和近在咫尺的宇文宪,到底孰轻孰重了。

相比之下,宇文宪最需要做的当然就是避免战争真的爆发,否则那个时候同样应该没有做好准备的他,会败得很凄惨。也因此可以解释宇文宪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给大汉一个解释。

不管这个解释是不是合情合理,至少足以向大汉表明我们并不是打算直接撕破脸皮,一切都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只要能够避免战争,不管大汉是狮子大张口还是暂时放过宇文宪一马,宇文宪实际上都能够从中拿到些好处。

而这些好处有什么用······

李荩忱心中冷笑一声。

北周可也已经没有皇帝了,只剩下一个齐王。

这位齐王殿下在如今江山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也开始有一些小心思了。

九五之尊和王爷,可不是一码事。

历史上东晋琅琊王司马睿,在皇帝司马邺还在的时候尚且恭敬有加,等到司马邺沦落胡尘,他立马登基称帝,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了。那个时候的东晋和现在的北周何其相像。

就算是宇文宪自己对兄长宇文邕尊重有加,但是宇文邕毕竟已经驾崩了不是,而自己的侄子宇文赟也沦为了大汉的阶下囚。

所以他这个齐王在现在作为北周实际的掌控者,也没有必要一直以王的身份自居。

第八百零五章 诱饵第一四零八章 误会,都是误会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第一九零五章 达奚惎的挣扎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三百零四章 章华寺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书第一七九七章 激战,两城之间第五百一十章 试探第七百二十九章 识时务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五百四十九章 无处可逃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一千五十二章 万民之请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话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术更重要的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结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一二四三章 来之不易第七百六十五章 牵扯利益第二零五九章 局里局外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渔翁之利者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荩忱的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边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第一七五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七五一章 最后的强援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轻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第二一一五章 未来的燕郡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风起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举不是神仙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一八七二章 关中男儿耐苦战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零三八章 水师格外积极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百三十章 惊鸿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抚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装没看见?第五百九十九章 仅凭这些还不够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帜只在此处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一八八五章 凿空河东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一九六六章 陈智深的改变第五章 山路第一二四六章 萧萧淮上第一六七九章 得亏咱们快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三五三章 关中的土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一千四十二章 谈判?第一六九九章 骑兵的肉搏战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二十六章 穿云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第一四九七章 吴郡的人,出列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零二九章 白沟南北,大战在即第一五七四章 给李询的新任务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来越不明朗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样化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六百九十八章 对着喝毒药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会做傻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卖儿鬻女第二二六八章 内府扩张带来的问题第三百七十七章 灭敌中途第一七六四章 王谦的准备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一五三四章 忧患意识第一七六八章 会攻洛阳,谁来主攻第一三五三章 关中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