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零章 乡兵,新兵

所以戴才应该是现在大汉最有名也是责任最大的后勤官儿了。

结果现在这后勤官,竟然要主持作战了。

王轨来的很突然,为了躲开汉军斥候的探查,王轨率军向北绕了足足几十里,然后出现在了涡口所在的淮水北岸。

原本还在梁郡北侧主持粮草转运工作的戴才——这些粮草主要是为了转运到淮西的悬瓠城——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赶往马头城,马头城里面就是一些能够维持一下秩序的江南乡兵,让他们群龙无首下作战,简直就是谋杀。

周人在涡口本来就有类似于清江口的两岸连营,而在涡水上游还有一个规模不大、但是在北地绝对算得上稀少的小船厂。毕竟历朝历代围绕涡口和梁郡展开的争夺战也不少,涡口这里有北朝的一些造船设施也是为了方便南征的时候可以就近补充船只。

因此渡河工具,王轨不缺。

攻城器械,王轨同样也不缺。

更不要说兵马了。

所以抵达涡口之后,王轨就很快速的集结船只。

趁着汉军水师还都集中在淮水上下游的时候,他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马头城。

拍了拍城垣,戴才大吼道:“霹雳车!”

前方水面上,北周的船队已经越来越近。

马头城毗邻淮水,甚至还有一道水门。

淮水通过人工河道引入城中,穿城而过,形成运河,同时又环城一圈,形成护城河,对于南朝军队来说,有水门直通淮水,当然方便转运粮食,可是现在无疑就给北周军队提供了一个方便。

一旦突破水门,他们也可以通过水路直接杀入城中。

久在淮水边,北周军队的水战本事虽然远比不上汉军,但是也绝对不能小觑。

真给他们机会,他们不会丢掉。

城中的五台霹雳车同时咆哮,虽然火炮已经量产,但是霹雳车还远远没有到寿终正寝的时候,相反,地方部队以及攻城和守城战之中,依旧需要这种物廉价美,就是体积稍微大了一点的家伙。

此时这马头城中就配备有十台霹雳车,当初李荩忱凭借十来台霹雳车就和北周宇文宪换了两座城池——当然了这只是最初的条款,还有后续很多大家平分北周杨坚麾下的协议,但是非得说十几台霹雳车就价值连城,也没有什么错。

所以即使是作为淮上要塞,只是承担防守和粮食转运任务的马头城,配备的霹雳车数量也已经不算少了。

可是现在戴才能用的却只有一半,原因很尴尬,戴才有那么多霹雳车,却没有那么多人。

现在能操控霹雳车的只有一小部分工部所属的工匠以及乡军之中的退伍老兵。随着大战爆发,兵员就是很重要和珍惜的资源,基本上年轻一点的退伍兵员都被征召回去了,更或者换句话说,从十五岁到四十五岁,所有大汉男子都要做好被征调的准备。

只不过现在大汉在整个战线上都处于攻势,所以对于兵员的需求自然也就没有那么紧迫,然而所有的人都得做好会被征调作为民夫的准备,毕竟随着战线一路向北推进,大汉对于民夫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到了之后大汉击破北周主力军队之后,对于北周更主要的是维持稳定和加强占领,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物资和民夫自然要比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来的靠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戴才麾下的这些江南乡军里,退伍老兵不但少之又少,而且多数都是已经两鬓斑白的了,没有花甲,少说也过了“知天命”,甚至戴才见到了也得拱拱手,正是因为年纪大了,所以才不好让他们作为民夫队或者预备队上前线,只是作为乡军之中的基层将领来弥补一下乡军经验的不足。

所以现在只能乡军和工匠们来操作,其他乡兵们眼睁睁看着。

“轰!”第一发石弹砸在水里,水柱随之冲天而起。

石弹就落在最靠近城垣的那一艘船只侧后方,抛射的稍微有点远了。激荡起来的水柱一下子隔绝开了这艘船和后面几艘船,并且在水面上久久不能平息的水浪推动着这艘船更靠近城墙!

“轰轰!”一发石弹落在这船前面,剩下的都砸入北周船队之中。

水柱平息之后,并不算宽阔的护城河水面上,两艘船只已经翻了过来,星星散散的北周士卒在水面上扑腾着,两艘船上的人绝对不只有这么多,剩下的怕是凶多吉少了。而最前面那艘船,在经历了波峰浪谷和不知道被洗了几次澡之后,竟然还能动,再一次向着水门冲过来,可以看到船上的士卒忙着张弓搭箭,就等着水门进入射程。

至于船头上那个床子弩,就不用想了,刚才那水一层一层打上来,弓弦早就已经软下去了,此时更换弓弦也来不及。

“不要紧张,对准敌人,张弓如满月,击鼓为号,鼓声响起方可放箭!”戴才在水门上来回走着,大喊道。

对于任何一个汉军士卒来说,这都是不需要再重复的,甚至包括刚刚出新兵营的,因为所有的弓弩手在新兵营里重复执行了太多这样的命令,以至于他们走出新兵营、上战场的时候甚至都已经麻木了,更何况弓弩手一般是在队列后方抛射箭矢,有时候都看不到敌人向前推进的场景,畏惧之类的自然更谈不上。

可是戴才这个时候统带的,却是一群不折不扣的青瓜蛋子啊。

所以他只能重复,再重复,希望这帮家伙能往心里去。

还好所有人都很紧张,都屏住呼吸聆听着戴才的命令。

上一个不听命令、跟着投石机一起松动弓弦的家伙,已经被拉下去打屁股了,所以大家这个时候就算再紧张,也都注意着戴才的话。

敌人越来越近。

鼓声骤然响起。

城头上箭矢乱射。

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还是将水面覆盖。

第一五四一章 我们海军就是要抢功劳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帜只在此处第一二四六章 萧萧淮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独立成军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两千零七章 说好的轻兵呢?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挣扎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百七十四章 弃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进一步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击战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来谈谈第一百二十一章 对诗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类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二零九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八五二章 惊回首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五一六章 为了大汉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师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五百五十三章 钩直饵咸第一五九七章 但愿人长久第一八四六章 韩擒虎的杀威棒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吴郡世家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一七八四章 鏖战前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问第一五六九章 圣人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一一九一章 和约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让第二百二十八章 诅咒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长安第一四六八章 听雪问政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陈叔慎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婵娟第三百六十章 马不停蹄第四章 桃源第五百一十四章 难以为继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萧湘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浑的情况不同第五百一十章 试探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乐,加更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弃第二一六五章 巡视陪都,名正言顺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百三十二章 输得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四四八章 元乐尚的目的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一九六章 从夫还是从父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报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苍天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胆就够了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二十五章 残忍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变了第二一零五章 宽心第一四八一章 该去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一三七章 这是各取所需第六百一十九章 独木桥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五百一十八章 静与动第二三五三章 大汉第一“妻管严”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第一四八七章 震慑宵小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千一十七章 严关第二二零二章 破敌先锋第一六二七章 长安会馆第九百三十章 钱庄第一七五一章 最后的强援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风雨正急第八章 危机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