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

李荩忱微微颔首,那王谦和尉迟迥十有八九是约好了同进退的。

“城中大概还有多少敌军?”

“应该在千人左右,多数都是鲜卑本部兵马,所以意图负隅顽抗也在情理之中。”张须陀解释道,“尤其是王谦麾下的达奚其心等人,很有可能会把战斗拖入巷战。”

李荩忱眯了眯眼:“巷战?”

他们好大的勇气。

那倒要看看他们负隅顽抗能到什么时候。

达奚其心也好,高阿那肱也罢,在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什么真的非常有能力的人,否则也不至于在杨坚的大军面前败得一塌糊涂。毕竟······这两个家伙主持的战斗,是历史上少有的北方军队南下入蜀,轻而易举的突破剑门关直接杀到成都城下的战斗。

至于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剑门关的重要性,反而还在努力清缴成都周围的小股反抗势力,甚至还被人家给打败了,最后让梁睿从敞开门的蜀道长驱直入。

因此对于这两个庸才,李荩忱并不觉得他们能够翻起来什么风浪。

当然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兵圣再世,恐怕也无计可施,汉军已经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

洛阳,大将军府。

这里曾经是北魏的军事核心,紧靠着洛阳皇宫,是天下不可忽视的心脏之一。

多少政令曾经从这里发出,引领着从北方而来的鲜卑骑兵踏碎中原大地,而现在这里已经陷入了一片死寂。

雨淅淅沥沥冲刷着屋檐,从屋檐上滑落之后又落在水渠中,池塘上满是涟漪。

尉迟迥和王谦的亲卫站在大堂外面,紧紧盯着大门,他们手中的刀剑尚且还能端起来,但是他们脸上紧张的神情和微微颤抖的双手无疑都在说明此时他们心中是万分紧张的。

汉军已经入城,少数尚且还忠诚于北周的将领们指挥残兵败将节节抵抗,大将军府几乎位于城池最中心的位置上,一时半刻汉军倒是还冲不到这里来,但是这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面对拥有劲弩和火器的汉军,巷战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更何况现在汉军又有了最新式的震天雷,一个黑黢黢的铁疙瘩甩过去,就足够让躲在屋顶上、土墙后面的北周士卒死伤狼藉。

如果不是因为诸如高阿那肱、达奚其心等有鲜卑血统的北周将领们率众死战——他们很害怕自己之前抵抗汉军的黑历史以及鲜卑人的身份最终引来大汉的清算,所以还不如和敌人死磕到底,至少能够换来一个青史留名,恐怕现在汉军已经能够叩门了。

尉迟迥和王谦就坐在大堂上,大堂上已经空无一物,所有的桌子椅子早就已经被拆解成零件送到城头上当做檑木滚石了,可是即使是这样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挡得住汉军。

两个人都是军人,当然没有那么讲究,就直接席地而坐,中间放着酒壶和酒杯。

举杯,尉迟迥微笑着说道:“老夫无能,连累敕万兄了。”

“薄居罗兄何出此言,正是某拖累了你。”王谦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若是某的部下争气一些,就算是城墙塌了我们也能杀出去。”

城墙塌了实际上并还没有完全致命,历史上守城之战遇到城墙坍塌并不是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只要守军能够构筑起来防线,把塞门刀车、盾牌这些东西用起来,再从两端城墙上居高临下射箭压制,敌人想要从这里突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敌人肯定会集中优势兵力进攻缺口,自然也就减轻了其他城墙上的压力,反而会让守军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调度更加灵活。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把这个缺口堵上。

北周军队终究还是没有做到,虽然他们打的已经很顽强。

两个人对视一眼。

都是败将,再推来推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意思。

端起来酒杯,尉迟迥看向王谦,又转而向着北方,恭敬的举杯,这是在向宇文宪致敬。

王谦笑道:“陛下如此怀疑你,甚至还听信谗言,尉迟兄还不忘向陛下致敬么?”

尉迟迥淡淡说道:“既为周臣,当如是也。”

王谦点了点头,也举杯致敬。

外面杀声四起,亲卫们有些奇怪为什么两位将军还有心情坐在大堂上饮酒,他们难道打算喝了酒投降,这是什么道理?

“若不是某怕疼,不用尉迟兄这样陪某,引刀挥动或许更爽快。”

王谦想到了什么。

尉迟迥自失的一笑:“老夫也挺怕疼的。”

“真的?”

“何必骗你,人老了,下不了决心啊,还是这样方便。”

“那且饮!”

“且饮!”

两个人将酒一饮而尽。

他们的对话终于让亲卫们意识到了什么,急忙回头。

两个人已经倒在地上。

一刻钟之后,正站在南门下的李荩忱,看着从风雨中缓步走出来的身影,身边的李平已经上前一步,手中长剑直指向来人:“止步!”

那身影直接跪倒在地,双手举起,手中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两块大印:“中大夫赵仲卿奉两位将军之命参见大汉陛下,此为两将军之印,上呈陛下。”

李荩忱皱了皱眉,这赵仲卿也算是隋朝初年有名的法吏了,以严格著称,只不过历史上他能够名扬还要拜王谦造反所赐,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而被重用,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大夫,在官职泛滥的北周,中大夫可不算什么,杨坚身边就有一圈中大夫。

只是令人觉得滑稽的是,历史上赵仲卿因平定王谦扬名,而这个时代原本宇文宪对赵仲卿就不错,再加上本来就在洛阳为官,所以赵仲卿自然而然就跟着宇文宪走了,甚至还成为了王谦的搭档。

现在又代表王谦和尉迟迥前来。

“尉迟迥和王谦呢?”李荩忱察觉到什么。

投降不自己来,端架子?

赵仲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两将军自知陛下天威,事不可为,唯有以死报国,特命属下送将印前来,唯请陛下善待百姓。”

“善待百姓不需要他们说,朕不是暴君。”李荩忱冷哼一声,“那他们是打算抵抗到底了?”

以死报国,想要干什么,打到最后一刻?

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墙头草的典型第一九八四章 甲骑的哀鸣第九百七十五章 抢滩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内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灭,天下一统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第二二六零章 风又起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一三二九章 虚虚实实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四十九章 乱战第二一六四章 长安不见使人愁第两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赏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报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三章 邻里第一千六十一章 乐昌和张丽华第一六零零章 谁能同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难以为继第二一一五章 未来的燕郡第六百九十八章 对着喝毒药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进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四百三十一章 条件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钱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战略思想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三百零五章 华容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九八七章 轻骑甲骑,刹那交错第十八章 布置第二百九十一章 陈叔宝第一九八六章 变阵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后腿的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一二八一章 稳坐钓鱼台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须做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浑来人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二二六一章 张掖城外的乱战第一六零零章 谁能同去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二三一一章 “老农”李渊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圣贤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围的陈智深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一章 千年第三十六章 萧世廉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八百九十二章 惨叫声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后名第一千九十九章 约定?不值钱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间的冲突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准备的仗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浑来客第二十章 杀机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二百零八章 动手(第三更)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宪的准备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严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楼阁么?第一百一十章 季孙第一百二十四章 题目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来天欲雪第一四七二章 从南阳向洛阳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一四九七章 吴郡的人,出列第一六四一章 新却月阵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杨树枝纹饰第三百六十七章 乱分寸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二百零五章 堆积如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带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