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九章 旧时代的背叛者

“长史!”张须陀快步走进来,打断了杨素的思索。

杨素有些诧异,张须陀作为太尉府的“发言人”,这些日子一直跟在李荩忱的身边,充当秘书监中的一员,秘书监鲍兴抵达洛阳之后,这个陛下身边的文书机构终于不再是空架子,鲍兴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六部和太尉府以及御史台各抽调一个年轻吏员,组成大汉成立秘书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而这些人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分别处理和自己部门相关的奏章文书,经过他们筛选、分类和甄别之后的奏章再呈递李荩忱面前,这样自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李荩忱的工作量,陛下终于不用每天熬夜批阅奏章了,对此李荩忱很是赞赏。

最近熬夜的多,就连陈宣华和杨妙这两个小丫头都快满足不了了,回去还怎么面对家里更多的?

其实在之前李荩忱北上的时候,京中奏章往往都是经过顾野王等人筛选才会呈送李荩忱面前,但是这一次李荩忱并不是轻车简从北上,又是长期的坐镇洛阳,六部班子都很齐全,建康府那边主持朝中事务的唐亦舜和陈叔慎等人,当然不再帮李荩忱完成前期的筛选,而是一股脑的直接送过来。

没办法,李荩忱本来就分割、削弱相权,唐亦舜才不会去触这个霉头,更重要的是,他也得注意一下自己的名声,长期帮着陛下筛选奏章,那保不齐会有人给他戴上一个“擅权”、“君侧小人”的名头,他还没有足够的名望,当然不能先给自己招黑。

所以鲍兴如此安排,李荩忱和唐亦舜这一对相隔千里的君臣,都松了一口气。

张须陀就是代表太尉府驻扎在秘书监的人,秘书监那边本来就要求的是做事利落的年轻人,张须陀自然是不错的人选。杨素对于这个年轻人本来就有意大加栽培,让他去秘书监更是给他一个能够和其余部门的年轻俊才们相互认识、交流的途径。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现在张须陀竟然回来了,这让杨素很诧异。

“怎么了?”

“陛下令属下过来告知长史,太尉府要提防孟津、白马北岸的敌人。”张须陀急忙说道。

杨素倒吸一口凉气。

他也在想这件事,没想到陛下也在考虑。

是啊,宇文宪在河东采取守势,不见得就是要放弃河东,还有可能是想要通过河东来拖住汉军并且吸引大汉的注意力,从而可以从另外的方向上取得突破。

白马、孟津、小平津、高唐这些要冲渡口,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敌人进攻的目标。

汉军一旦松懈,就有可能给敌人可乘之机。

“某明白了,你回去吧,告知陛下,太尉府定当谨慎。”

张须陀应了一声,他也大概明白了李荩忱和杨素在担心什么,不由得多问了一句:“长史,宇文宪还有那么多的兵力可以调动么?若是三线开战,就连我们都有些吃力,更何况他?”

杨素笑了一声:“兵,大汉与周人都是不缺的,但是缺少的是钱粮,我们的钱粮都拿去扶助百姓开垦、耕作,所谓的是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钱粮,但是宇文宪手中实际上并没有钱粮,他想要,就必须用刀子从世家手中抢,而世家的手里,多多少少都是有的,甚至应该还不少,足够宇文宪三线开战。”

“这样岂不是等于把世家甚至整个北方的百姓都得罪了?”张须陀有些不解。

杨素错愕,自己这个徒弟,有的时候就是太耿直了。

这是好性格,但是有时候转不过弯来也让人头疼。

拍了拍张须陀的肩膀,杨素解释道:“自己都要饿死了,还管得了他人会不会因为粮食被自己抢了而揍人么?”

张须陀怔了一下,恍然。

是啊,大周都要亡了,得罪世家或许还有挣扎一下的机会,再和供神一样供着世家,那到时候世家是怎么把自己卖掉的可能都不知道。在卖队友上,世家一向比较擅长,尤其是皇室队友。

哪怕是明知道这样不过饮鸩止渴,宇文宪也得先止渴。

不然就渴死了,连找解药的机会都没有。

杨素看着张须陀,心中也有些感慨。

世家习惯骑墙,皇室自然也习惯骑墙,最是无情帝王家,自然不是一句空话。

当皇室没用了的时候,世家不介意换一个皇帝。当世家没用了的时候,皇室也不介意把这个家族从世家豪门的序列之中扫出去。

诸如张须陀这样的年青一代成长在世家已经被削弱的时代,成熟于甚至已经没有了世家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世家就是已经被丢到垃圾堆之中的东西,是过时落伍的,就是应该灭亡的。

因此提到北方的世家,太尉府的参军们也往往面露不屑,哪怕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出身甚至本来就是世家。

当时代变革的时候,总会有一批人敢为人先,他们固然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但是他们所做的是为了整个时代的鼎革和民族的复兴,于家族、于旧制度,他们是背叛者,但是对于整个民族的存续,他们是英雄。

李荩忱所做的一切打破了三百年来世家的垄断,让这个时代的人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一片他们自己也能凭借着真才实学去挥毫泼墨的新天地,所以他们坚决站在世家的对立面,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一时间杨素都有些羡慕这些年轻人。

他们还年轻,未来是他们的,时代也是他们的。

要是自己还能年轻个二十岁就好了。

撸着袖子站在沙盘前大声说着自己的想法、纵论天下大势,何等的酣畅淋漓。

“长史?”张须陀好奇的看向杨素。

杨素的脸上带着一种悠然神往的神情,让张须陀诧异不已。

长史这是走神了?

在想什么?

杨素回过神来,轻轻咳嗽一声:“你快些回去吧,禀告陛下,太尉府会在两天之内拿出来新的作战计划。”

不等张须陀答应,杨素转身,拍了拍手:“都安静!”

议事堂上的参谋们同时看过来。

杨素提起声音:“对面的动向有了新的可能,现在某需要去证实这件事,甲组,立刻去联系军中斥候和白袍,乙组,去把邺城以南的水文和地理资料拿过来,丙组,大河中段沿线各处渡口码头的资料,半个时辰内搜集齐全!快!”

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见顾野王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一九一章 和约第五百五十章 杳无音讯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第六百九十二章 历史终究改变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八十八章 四方楼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爱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属狗,打仗就怂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偻老人第一九八五章 禁卫军的实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职守,大汉万岁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宪的准备第一百三十章 惊鸿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未来的对手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轻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四百七十三章 狭路第一三一二章 两大都督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报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一六七章 长处和短板第二一四三章 大汉的监察制度第一七五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长安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让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五百零七章 惊人的消息第一六六七章 朕与你们同在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为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来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七十五章 隔阂第二零九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七百零八章 此话当真?第二一八九章 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一七四七章 铁骨铮铮宇文达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一五二八章 战卢容,大象来袭第六百一十九章 独木桥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当细思量第两千零七章 说好的轻兵呢?第一三三九章 韦孝宽的挣扎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百五十九章 桨声灯影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过三峡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一三七二章 朕给过机会第四百六十章 陷阵第一七三六章 杀人先诛心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节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难处第六百四十九章 练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诗会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总有一天第二二一六章 角门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对手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会被打第四百四十二章 济济一堂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见略同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楼阁么?第一一二零章 为君舞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浑来客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二百一十四章 缠战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书式的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