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

土地,一直都是一个家族真正财富和底气的象征。

钱财没了还能再来,而土地就在那里,不会自己长脚跑掉。

因此有足够多的土地,就有足够多的说话底气。

从大汉末年,世家崛起开始,土地兼并就一直是伴随着南北历朝历代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世家的强大往往意味着朝廷的存在尚且需要借助世家的帮助,因此朝廷非但没有能力遏制世家,甚至还得眼睁睁的看着世家不断地获取更多的土地。

最终世家发展延续更加顺畅的南朝,朝廷所能真正掌握的土地和人口户数甚至不过是北方的一个零头罢了。难道南朝就真的已经穷困潦倒到了这个地步么?

作为一个亲历者,李荩忱有资格说当然不是的。

几乎所有的山林田地都已经落入世家的手中,土地上耕种的人效忠的也是世家而不在朝廷的户籍之上,因此李荩忱对于打压世家秉持的是必须坚决彻底地态度。

不然的话,这些世家和春秋时期的诸侯又有什么区别?皇帝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

后人经常说“封建”这两个字实际上只应用于分封制时代,但是在李荩忱看来,继续保持世家的存在,和分封制就已经是一样的了。

北方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局面?

这些坞堡以大家族为中心,垄断了周围的土地。无论是哪个朝廷在这里,都不可能真的有实力将坞堡连根拔起,一旦触动了所有坞堡的共同利益,那么他们肯定会联起手来一起反抗,到时候朝廷就连军队都找不到。

现在对于大汉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强大的并且和这些坞堡并没有什么联系的军队,凭借着汉军,大汉可以从容的将南方的政策推行下去,这些坞堡谁要是有胆量反抗,那几个之前仗着自己强大已经被夷为平地的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现在前线战事还没有完全定论,就算是户部和商部等等再怎么摩拳擦掌也不敢直接就把这些大小坞堡怎么样,不然的话这些家伙们要造反并不是什么大事,却很有可能直接威胁到前线军队的战略安排以及粮草运输,毕竟粮草车队还是从他们的地盘上经过不是?

等大汉彻底平定了河北,再掉过头来和这些家伙们好好掰扯掰扯也来得及。

“甲骑不可不防。”鲍兴就念了一句话。

李荩忱的心思尚且还在舆图标注的那些坞堡上,陡然听到,眉毛一挑:“就这六个字?”

鲍兴把纸条翻过来给李荩忱看:“没错陛下,就这六个字。”

李荩忱脸上的神情凝重几分。

自从大汉向北方进军之后,邺城自然也就进入了全面戒严的状态,大汉的使者许善心连官方的音信也没有了,李荩忱虽然知道宇文宪干不出来用过敌人使者的脑袋祭旗的事,但是这也代表着大汉不可能再通过许善心这个官方渠道获得什么。

显然之前裴矩的叛逃也让宇文宪提高了警惕,意识到许善心的存在对于自己并不稳定的后方根基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威胁。

因此现在大汉的情报来源也就只剩下了白袍。

早在去年,陈禹就已经亲自带人进入邺城,可以说现在的邺城是双方情报斗争最残酷,也是投入人手最为强大的地方。除非是至关重要的情报,陈禹一般不会启动白袍自有的渠道传递出去,因为每传递一次都有可能意味着存在暴露的风险。

邺城而今已经是严查的状态,白袍一旦暴露并且折损人手,都意味着之后的抗争力量将会受到打击。

而现在白袍传出来这么区区六个字,而且意思很明了,这条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甲骑。”李荩忱咀嚼着这两个字。

宇文宪在组建甲骑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对于宇文宪的甲骑具体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的,实际战力如何,实际上大汉并没有详细的资料。这种自然都是高度保密的,即使是鲜卑皇室内部都有可能不清楚,只有涉及到此时的几个人知晓,而他们自然都是宇文宪绝对信得过的亲信将领。

根据现在的情报,只知道主持甲骑组建的是宇文宪的次子宇文质,宇文质也不过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罢了,宇文宪不用军中经验丰富的老将,而用宇文质,其意图显然很明显,这支甲骑的忠诚度应该高于一切。

当然了,宇文宪绝对不是那种单纯任人唯亲的存在,甲骑的高忠诚度自然也意味着同样不容小觑的战力。

“前方两郡守军可有甲骑编制?”李荩忱直接看向已经闻讯赶来的鲁广达。

鲁广达皱紧眉头:“回陛下,应该是有的。”

“那么就是说,现在我们的前锋有可能已经和敌人的甲骑交手了。”李荩忱喃喃道,“希望羽林骑能够不负朕之所托。”

————————————

李荩忱并不完全失了方寸,就是因为现在作为前锋的是羽林骑。

羽林骑实际上就是大汉的特种部队,但是这个特种部队和后世的有不太一样,准确说应该是试验部队。羽林骑的组成非常复杂,有早期用来验证侦查和特种作战的部队,有为了列装新式火器的火枪和火炮队,还有重甲士、陌刀队、骑兵以及新组建的甲骑。

进入羽林骑的都是各军之中不折不扣的精锐,而他们承担的任务自然就是测试新式的装备能够发挥出来多大的作用。只有经过羽林骑测试无误之后,才能逐渐开始大规模列装全军。

当初火枪便是如此,现在甲骑也是如此。

羽林骑的甲骑足有百人,另外还有百人在洛阳等地接受训练,来自于西北的高头大马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再加上本身高大的体型,自然更加适合作为甲骑的载体。

披上重甲,只剩下一双眼睛目视前方的甲骑,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堡垒。汉军军演之中,甲骑几乎是各军的噩梦。

而甲骑,也是李荩忱能够和北周甲骑相抗衡的杀手锏。

这次李荩忱已经预料到了北周甲骑作为宇文宪手中少有的具有震慑力的队伍,有可能出现在汲郡一带,甚至向南压到沁水防线,以求能够尽可能的阻拦汉军。

第四百二十六章 远方的来信第二二一七章 此时,必须有牺牲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帜只在此处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钱、粮第二零七一章 御驾渡白沟第二三五六章 且将新火试新茶第九百八十五章 没有近战第二一一三章 最后的忠臣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从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八百二十三章 骗人的第七百零一章 两步走第三百章 助手第六百七十五章 难得消闲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锐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一二六一章 枭雄末路第一二五二章 晨戏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二百一十九章 纪南第一六六九章 这不是胡闹第一二零六章 杀伐果断?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四六八章 听雪问政第一千八十章 杨素在成都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过分开第一二九三章 两代人之间的争锋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过分开第三百零六章 雾中峡谷第二零八九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第一一九零章 选秀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一九六零章 贯通河淮,再造鸿沟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梦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一三二二章 杨坚真的值得吗?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义第八百九十二章 惨叫声第二一四七章 房彦谦第一五二四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一三一五章 后继有人第一九八三章 会师山巅第七百二十一章 牵手第一四六八章 听雪问政第两千零九章 陆战队的强大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一八八章 剑履上殿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五百零五章 天宫院里的重逢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沟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七十一章 时间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当向北第一九八七章 轻骑甲骑,刹那交错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间的冲突第二一七三章 男儿至死是少年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选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晋阳,实攻雁门第八百零二章 将计就计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爷的玩笑第七百七十章 霹雳车第一百八十八章 无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二二六七章 周边局势第一三零六章 留给汉军的时间不多了第二二七零章 牵手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见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一六四八章 潼关下,不能耽误时间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一六六三章 綦连雄到哪里去了?第两千零九章 陆战队的强大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二零九一章 雁门关上,人心浮动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齐鸣第一千七十六章 违令者斩第五百四十九章 无处可逃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