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九章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如果说火枪和火炮还不够的话,那再加上海军陆战队人手两个的震天雷,以及千名陌刀手。

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是罗毅这些人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看到汉军如此豪华的阵容,即使是柳述也不由得咋舌。

他也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到关中了,想当初自己离开关中的时候,军中装备的火枪尚且寥寥可数,火炮这种更是还没有走下生产线,攻城的主要器械依旧还是霹雳车,而现在军中霹雳车都已经逐渐退出一线,地位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所替代。

其实单纯论威力的话,火炮炮弹的威力不见得就比霹雳车大,尤其是现在汉军使用的还都是比较原始的黑火药,无论是实心炮弹还是开花炮弹,单发的威力自然都没有办法和霹雳车抛射出的巨大石块或者熊熊燃烧的火罐相比。

不过炮弹的穿透力要比霹雳车的石块强大的多,尤其是现在针对汉军的火器,周人也积极地对自己的城防设施等等进行改良,诸如邺城这种北方雄城,都已经完成了城墙外围的包砖,对上包砖的城墙,霹雳车就爱莫能助了,但是炮弹依旧可以在集中轰击之后击碎砖块,继续把城墙扒开。

而且火炮发射的频率可要比霹雳车高得多,另外用小小的炮弹就能达到的效果,也没有必要再用巨大的石块。

除此之外,火炮就算是再笨重,相比于霹雳车终究还是好很多,也便于行军携带,诸如海军陆战队这种跨海远征,霹雳车就算是拆解了携带也不容易,而火炮就算是依靠肩扛人抬,也能够抬得动,更何况又不是在山中行军,平时这些火炮都是有大车伺候的。

军队装备的快速发展,无疑给了柳述更多的信心。

而罗毅到了村寨中才知道,白袍做的远远不止是建立了几个立足点罢了,每个村寨中都有自己的护卫队,由青壮年编成,轮流巡逻,保护村子。这些青壮年多数都是柳述他们这些年来收拢的周围流民,柳述他们给了这些人生存下去的可能,所以他们自然更是对柳述这个老大言听计从。

人到底是群居动物,除了极个别的之外,大多数人依旧会倾向于选择群居。

这些村寨若是放在冀州,可能算不上一个牢固的坞堡,真正的坞堡往往都是高墙厚垒,甚至弓弩和大型投石机一应俱全,而现在眼前这些村寨显然还差了很多,不过放在幽州,应该已经算不错的了。

难怪北周的吏员们不会来找麻烦,任由柳述他们送上粮食和税收,毕竟这种规模的村寨,又是好几个村寨互成掎角之势,只是凭借一群吏员再加上乡兵,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战胜,需要从渔阳调集重兵才可以,然而人家已经按时缴纳税收粮食了,凭什么跑那么远来找人家的麻烦?

罗毅绕着村寨走了一圈,不由得感慨:“再过两年,柳老弟你就变成土大王了。”

柳述难掩自豪,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自己苦心经营的结果:“土大王不敢当,但是如果能再过两年,你们就算是真的来两万人,某也不是接待不起。”

罗毅瞥了他一眼,故意加重语气:“柳老弟,你是不是真的当土大王当上瘾了,不要忘了咱们是要尽快拿下幽州、真正还这一方百姓太平的。”

柳述顿时提起精神,自己刚才的确是失言了,他郑重一拱手:“多谢将军指点。”

罗毅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年轻,以后的路长着呢。”

柳述感激的颔首,他知道罗毅这是在提醒他,一定要注意言辞。身为大汉的白袍,策划的是大汉最机密的行动,要有足够坚硬的心智,这种当土大王当上瘾的行为肯定不能有,甚至就连想法都不能有。

“本来某还想着得留下多少人保卫这几个村寨,免得独孤永业反应过来之后先包抄我们的后路,”罗毅转移话题,有些话说一遍就好,能理解的人自然就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人说再多也没用,“现在看你这些护寨的小伙子们都还不错,某留下几个人带着他们就足够了。火枪的话,某再去到海军战船上拿一批,这样护寨的人虽然不多,但是都装备火枪的话,就算是来上千把人也很难怎么样。”

柳述点了点头:“久在此处,上下关节都已经是我们的人,大军既然前来,诸如地方官吏和乡兵,肯定都不愿意和我们交手,所以村寨的安全还请将军放心。”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明天清晨某便率部沿着?水前进,背后还得交给老弟。”罗毅径直说道。

——————————

虽然已经到了孟春时节,但是北方的天还是亮的晚。

天才蒙蒙亮,汉军就已经整装待发。

如果快的话,后天清晨可能就能抵达燕郡。

海军陆战队是从?水入河口北岸登陆的,但还是又渡过?水抵达了南岸,没有办法,从?水一路向西北,还有一条潞水横亘半路,是?水下游的重要支流,而沿着潞水向上游走就是渔阳郡(今通州),一旦汉军抵达潞水入河口,肯定会被渔阳郡的守军或者至少是村民发现,就有可能暴露行踪。

相比之下走在南岸反倒是安全,沿着?水能直接抵达燕郡,一旦拿下这个幽州的中枢所在,周围的郡府就不足为虑了。

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千八十七章 谁要去?第四百一十四章 气运第二零三六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一九八五章 禁卫军的实力第三十一章 脱险第六百八十九章 宫门外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戏诸侯”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战山脚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二一九零章 激战荒原第一五一五章 从蛮夷到汉人第一三八五章 给尉迟迥的信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观火第八十一章 承远斋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么意思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华夏一体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第二十四章 诱饵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将定,万里无尘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线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二一一三章 最后的忠臣第一千二十四章 后尘第二零七三章 兴祖老弟,兴祖老兄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七六九章 将将之才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为上第一七七二章 坑儿子的爹第一五五二章 胜了也有头大的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鱼第一七三五章 怎么对付尉迟迥第二一五三章 大汉自有国情第一七五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五百九十九章 仅凭这些还不够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梦第八百一十二章 顺水推舟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周琛第二十三章 生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动干戈第一二八一章 稳坐钓鱼台第一百二十四章 题目第一三三八章 未败已败第一七六九章 将将之才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罚他请自己吃酒第一六五二章 城头战场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为艰难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还不要脸?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二二七章 树干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二三五八章 针砭时弊第二一一二章 来生还是兄弟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六百八十六章 还有私事第一六五四章 万里狼烟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国名吐蕃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备第一四三一章 黄沙湾阻击战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陈叔慎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长安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冲过去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挣扎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种子第一八五八章 未战先怯,不足为虑第六百五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职守,大汉万岁第九百三十七章 扫雪第一九四二章 步云楼第六百九十四章 访客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将军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还有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娇第一六三六章 战争的前奏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