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一章 以后有他们好看

张须陀缓缓说道:“这些年羌人的生活应该也不尽如意。之前突厥还在的时候,吐谷浑忙着和突厥争斗,对于羌人也都是采取的安抚和拉拢的态度。突厥败亡之后,吐谷浑对羌人也多有剥削打压,因此羌人对吐谷浑不见得就会忠诚。”

李荩忱颔首。

听到现在,他也有些无奈。

之所以吐谷浑在西北挑起战局会比历史上早了那么长时间,实际上最大的变数还在突厥。

历史上的突厥,堪称猥琐发育的典型,和刚刚崛起的时候就咋咋呼呼并且不断给鲜卑人找麻烦的柔然不同,突厥一直乖乖的蹲在草原上积攒实力。

原本北魏为了防范柔然而设立的沿边各处重镇,早就因为北周和北齐的分裂而已经名存实亡,两个王朝的北方边界甚至说一声形同虚设都没有问题。即使是这样,突厥人也并没有趁虚而入,如此自然也让宇文家和高家能够集中注意力相互争斗。

等到宇文邕灭掉北齐、察觉到突厥人已经愈发强大的时候,自然就动了征讨之心。可惜老天爷终究不给这个年轻霸主机会,宇文邕病逝于北伐突厥的路上,而之后真正掌握北周的杨坚,在平定尉迟迥叛乱之后,也察觉到拥有了司马消难叛军归附的南陈,总算是从之前的吴明彻北伐之败中回过劲来,随时有可能兴兵北上,因此杨坚也只能先把突厥丢在脑后,专心对付南陈。

等到隋朝一统南北,幡然回首,却发现突厥也已经今非昔比,只能通过和亲拉拢,避免正面冲突。之后隋炀帝更是把精力放在平定高句丽和营造运河之类的上面,放任突厥日益强大,甚至成为隋唐之交天下乱局之中直接影响北方的一股力量。

只可惜这个时代的局势已经完全变化,宇文邕死后,杨坚未能独揽大权,反而最后导致了宇文宪出走、北周分裂的局面。对峙之中的宇文宪和杨坚在多次拉锯之后意识到双方在短期内都难以奈何对面,于是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转移到北方的突厥身上。

我们哥两个打得不可开交,要是你这小子趁着混乱偷家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自负责一块,达成默契,先把你这小子收拾了。

于是倒霉的突厥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最终突厥猝不及防下被打的四分五裂,因为时日天寒地冻,向漠北风雪交加、道路难行,主力转而向西逃窜,意图压迫西北和河西,结果又被汉军顶住压力,和吐谷浑联手击破。

至此,突厥星散,而杨坚和宇文宪获得了安定的北方边界,大汉则获得了对西北的控制和影响,吐谷浑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河西。

而这一切的变化,归根结底在于北周内部的变化,而北周内部的变化,自然是因李荩忱和杨素一手挑动“大象之乱”而起。

所以今日吐谷浑坐有河西而带动羌人各部进攻西北,实际上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陛下。

不过对于李荩忱来说,至少当初这么消灭了突厥,总比之后来一个渭桥之盟好吧,吐谷浑人就算是占据了河西,也不可能有和突厥人那样的战斗力,不然历史上也不可能被唐军吊着打。

“羌人这边具体情况虽然不知道,但是假如真是如此的话,不妨可以派人联络,战局一旦扭转,羌人若能反戈一击,当会直接让吐谷浑人再无招架之力。”萧世廉也忍不住说道。

“羌人倒是还有希望,不过诸如高昌等国的兵马,恐怕还是会乖乖听从于吐谷浑的调遣。”张须陀补充。

说到这个,李荩忱也不由得感慨时局变化之大,已经面目全非。

高昌作为西域强国,按理说和吐谷浑之间是不可能合作的,甚至双方能够相互克制、不大打出手,就算不错的了。

历史上的吐谷浑势力范围向西曾经一度抵达且末、和田等地,成为西域南侧的霸主,但是到底和盘踞在西域北侧的高昌等国隔着一座天山,并且吐谷浑也没有在这些地方多做经营,毕竟北方压着一个突厥,东边又一个大唐,向南甚至还有一群吐蕃人只是表面上表示臣服罢了,哪里还有闲情逸致经营西域?

可是这个时代的吐谷浑,咸鱼翻身了,击败突厥之后,其在河西不再只有沙州一处落脚点,而是顺势拿下了东西两侧的酒泉、张掖等地,领土一直压到武威城下,向北也深入戈壁大漠,号令草原零散部落,声势不可谓不浩大。

如此一来,吐谷浑和高昌等西域国家之间也不再是和之前那样隔着一片山和大漠,只是名义上接壤罢了,实际上交界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人烟。现在吐谷浑完全可以从河西向西威胁高昌,对高昌形成包夹之势。

历史上的高昌因为唐军进攻需要越过当时几乎一片荒芜的河西,所以有恃无恐,而现在的河西因为贸易的发展以及突厥并未造成太大的破坏而颇有生机,因此吐谷浑想要进攻高昌,绝非难事。

高昌等西域国家乖乖向吐谷浑俯首称臣并且听从吐谷浑的调遣,派遣兵马前来武威助阵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他们来说,大汉那是远在天边,吐谷浑却是近在眼前,不听吐谷浑的怎么行。

所以这些仆从军自然是不可能影响甚至改变的,而且他们前来的目的本来就是向吐谷浑表示臣服和支持,因此征战的时候甚至有可能比吐谷浑自己的兵马还卖力,很有可能是个威胁。

萧世廉忍不住慨然说道:“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汉领土,多少先辈浴血开边才换来西域都护之地。而现在这些跳梁小丑竟然也都敢拥兵一方、自立为王,笑话!待到打通河西之后,某当亲率兵马,为陛下重开西域,以后有他们的好看!”

李荩忱不由得笑了笑。

重开西域是肯定的,朝野民间对此都没有异议,大家都指望着丝绸之路能够赚钱呢。西域诸国也是因为清楚吐谷浑倒下了,大汉肯定要磨刀霍霍对付他们,因此现在也要紧紧抱住吐谷浑的大腿。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一七六四章 王谦的准备第一四二六章 梁睿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来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一六一六章 水师演练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二百三十三章 带她走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开门,迎入王师第二二一六章 角门第十二章 接枪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迟宽的无奈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岭南之幸第一六五零章 窝囊第一二九一章 让牺牲值得第二零九一章 雁门关上,人心浮动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一六六七章 朕与你们同在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三百零七章 敌暗我明第六百九十四章 访客第一八九一章 禁卫军,渡河!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一四一章 初担重任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图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车轮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养生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五三零章 范梵志的果断第二十章 杀机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九百五十八章 归化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二零六三章 御驾临北岸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个好机会第一九八八章 这不是田忌赛马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二零四五章 丰碑第一一二五章 杨坚的应对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变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观火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九百九十五章 仓库争夺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卖儿鬻女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八百五十九章 抬起头第一八五二章 惊回首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第六十六章 突袭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二五八章 杀人夜第六百八十章 该信任谁?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九零一章 韦圆成的表现第一千九十九章 约定?不值钱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里来的小萝莉第一七五八章 大汉需要更加稳定第一四七三章 两相权衡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婵娟第一九八八章 这不是田忌赛马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过分开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进第一四一二章 骗不了我第五百八十九章 风口浪尖第四百七十三章 狭路第一八三三章 来者不拒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抚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责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三百五十八章 万川第二三一五章 但愿有生之年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一三零四章 大义灭亲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将军第一二零五章 隔墙有耳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务艰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云涌第一六九四章 战到最后一人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罚他请自己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