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

bookmark

按照《北史》中的说法,此时的宇文宪“以周公之地,居上将之重,敌国系以存亡,鼎命由其轻重”。

而偏偏宇文宪虽然不过三十岁出头,却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此战过后就径直向宇文邕请求解甲归田。宇文邕对于如此一个大将离开很是无奈,甚至都说出了“卿犹怕远征,那朕无将可用!”这样的话。

不管宇文邕心中是否真的担心自家这个弟弟以后功高震主,至少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宇文宪还是有很大的挽留之心的,奈何宇文宪不为所动,执意离去。

无奈之下,宇文邕也只能放任他离开朝廷。当然无论是宇文邕还是宇文宪都没有料到,在另外一个时空当中,性格多疑的宇文赟登基之后对于自己这个已经专心当懒散王爷的叔父还是不放心,竟然找了一个不着调的理由将宇文宪骗到宫中硬生生勒死。

当然此时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对于北周来说,这一次北上可以说举国之力,甚至就连荆襄前线的精锐都抽调出来,事关重大,尤其是中原和关中等后方的稳定更为重要。宇文邕知道如果让宇文宪留守长安,他为了避免被小人说三道四,肯定也不愿意,所以索性把留守洛阳的重任交给了宇文宪。

洛阳是从长安向河北、山西等地转运军粮的重镇,交给别人负责宇文邕也不放心。而宇文宪也清楚此事事关重大,皇兄正是为用人之事愁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所以就没有推辞,帮着坐镇洛阳。

现在可好,曾经意气风发从洛阳出发的宇文邕,再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已经气息奄奄,就算是一向很有修养、为人稳重的宇文宪,也不由得大发雷霆。

这些家伙都在搞什么!

“普六茹,既然你也跟着来了,那你解释解释!”宇文宪剑眉倒竖,沉声说道。

被称为“普六茹”的中年将领皱了皱眉,显然对于宇文宪这劈头盖脸的呵斥微微有些抵触,不过他还是很快低下头,沉声说道:

“陛下自从过了大河,身体就抱恙,无奈之下只能暂缓进军,可是陛下的病情却是日益沉重,直到前几天终于有所好转,因此太医建议趁此机会将陛下护送会洛阳。

因为大军撤退慢,因此我等留下副将带队,率领一队骑兵先行护送陛下的马车,以求最快赶到洛阳,谁曾想到刚刚渡过大河,陛下的病情就再一次严重,忽冷忽热、神志不清,末将等惶恐之下,也只能昼夜兼程,直到今日,而陛下现在已经近乎昏迷,随军太医皆手足无措,唯有寄希望于行宫中留守和从长安赶来的太医。”

宇文宪皱了皱眉,目光转而在其余文武官员身上掠过,这些风尘仆仆一路追随着宇文邕车驾赶来的官员们纷纷低下头,不管怎么说,陛下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一步步病情恶化的,现在就算是齐王大发雷霆、想要问罪,他们也只能乖乖受着。

不过宇文宪却并没有多说,且不说站在眼前的这普六茹是实打实的陛下亲家、又是北周位高权重的统兵大将,单单就是眼前这些狼狈的官员,也都是北周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办法支撑起现在北周阴暗的天空。

虽然宇文邕的突然病倒让宇文宪很是愤怒,更或者说是担忧和不安,但是他更明白,这样毫无意义的批评和责骂什么都带不来,现在且不管宇文邕还能够支撑多久,整个北周得准备面对最坏的情况了。而没有眼前这些官员,北周会在动荡中崩溃的。

“现在大军到什么位置了?”宇文宪沉声说道,军队是北周立国之本,更何况北上的大军是北周的主力,不容有失。现在宇文邕生死未卜,身为宇文邕之前最为倚重的弟弟和大臣,宇文宪必须要把这个责任挑起来。

“大军已经到了蒲州,会有一部分留下来预防突厥人发难,另外主力则会在这两天之内渡过大河,分别在孟津、白马几个渡口渡河,各自回归原本所属。”普六茹急忙说道,“另外追随陛下北上的其余禁卫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洛阳,护卫陛下安全。”

宇文宪微微颔首,这个普六茹虽然总是给人一种心机深沉的感觉,但是不得不说他在统筹军队方面还是有本事的,宇文邕能够看中他,并且和他结为亲家,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把这么一员良将变成了北周的皇亲国戚,牢牢捆绑在了北周皇室的战车上。

“陛下,陛下醒了!”就在这时,一名宦官惊喜的抛出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陛下召见齐王殿下!”

周围大臣们都是一怔,旋即下意识的想要上前。而宇文宪却一摆手,挡住他们,几名禁卫随即上前,拦住这些文武官员的去路。宇文宪回过头沉声说道:

“诸位臣工,陛下既然只是召见本王,那烦请诸位在外面稍后,诸位对陛下的担忧,本王能理解,但是如此轰轰闹闹的一拥而入也不成体统,本王先去询问陛下意见。”

“这······”几名胡子发白的老臣顿时手都在发抖,显然对于宇文宪如此做法有些气愤,不过陛下的旨意确确实实是这么说的,他们也没法反驳。

“我等自会等候齐王佳音,还请齐王速速前去。”一直站在最前面,隐隐为诸位臣子之首的普六茹却是一拱手,沉声说道。

宇文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可是普六茹却并没有和他对视,只是更恭敬的又低了低头。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宇文宪径直向偏殿中走去。

而等到宇文宪离开之后,普六茹方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那一道背影的目光之中,之前一切的谦恭都已经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锐利,甚至还带着丝丝缕缕的杀意。

“杨公······”一直站在普六茹身后,大气不敢出一口的内史下大夫郑译,此时也抬起头来,颇有些担忧的低声说道,“这齐王殿下虽然已经隐退,但是气势不减当年啊。”

普六茹看着重新关闭了殿门的偏殿,目光深沉,一言不发。

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七六六章 势如破竹第九百八十一章 尴尬的顾觉第一六一五章 演练制度第一二八零章 内府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抢风头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与人才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儿第一四五四章 顾左右而言“他”第一八九零章 河内部署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阴山第一一四八章 复仇之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惊马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吴郡世家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一六七章 长处和短板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一八零二章 随风去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养生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将军第二一四六章 从制定者到维护者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关中吗?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四十章 惊现第三百五十二章 敌袭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会做傻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离别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请同乘第一六六七章 朕与你们同在第一一二七章 这是运气好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一五五七章 拐杖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来天欲雪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鸡蛋第二零二五章 突击队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顽强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惨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与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天(下)第一千二十四章 后尘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百一十六章 诗会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厂规划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备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没正形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第一千零九章 灵前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七九七章 激战,两城之间第一千三十章 总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会太久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九十四章 过吴府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五一六章 为了大汉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一三六三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八百零六章 错在哪里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零一九章 大汉天威,无不拜服第一五二九章 战卢容,火枪对大象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一七四三章 轩辕关,全军冲锋!(补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二一六零章 册封太子第二百零五章 堆积如山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五百四十五章 蝉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