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迟宽的无奈

看着已经涌上城头的巴蜀将士,负责指挥的尉迟宽脸色都变了,今天晚上的安排是尉迟宽负责城西,尉迟顺负责城东,而曹孝达应该居中策应,虽然没有想过敌人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准备措施还是有的。

只可惜现在曹孝达根本联系不上,站在城头上就只能看见城北冲天的火柱,而也正是这将半边天空照亮的火柱,不仅仅将北周军队最后赖以作为屏障的粮食消耗掉,而且也将北周士卒的信心和勇气都一并燃烧了。

相比于白日,夜间这些将士们的抵抗更加微弱,这些都是新轮班的将士,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久战疲惫,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一座孤城能够在敌人的浪潮之中屹立不倒,除了和主将有很大的关系之外,也离不开粮草、器械等的支持,尤其是在面对李荩忱这样的对手时候,毕竟算下来城中的几个主将都算是李荩忱的手下败将,因此如果没有这坚固的城郭和充足的粮草,这些将士是不会坚持下去的。对此想来曹孝达和尉迟顺也很清楚。

只是这个时候尉迟宽根本找不到这两个人,尉迟顺在东门那边面对的压力应该和这边相差无几,所以尉迟宽能够理解,可是曹孝达这个时候就算是没有办法派遣援兵过来,也至少应该派人联络询问情况猜度,为什么会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尉迟宽只觉得自己手脚冰凉,虽然从军时日不短,但是他一直以来的任务都是镇守后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要面对这样的危险境况,一时间有些六神无主。

陈智深的将旗再一次出现在城头,只不过相比于上一次,这一次几乎没有人还能够阻挡他。一队队北周士卒看着涌上来的巴蜀将士,想着的不再是向前将他们从城头上赶下去,而是怎么才能让同伴顶在前面,而自己趁此机会逃之夭夭。

城中升起的火柱无疑已经告诉他们,这襄阳城守不住了!

“曹孝达已死,北门已破,大家逃命吧!”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声呼喊骤然从下面的街道上传来,几名北周士卒仓皇的奔跑着,而从城墙上溃退下来的一队北周兵马顿时就陷入了慌乱,很多人都跟着这几个应该是“消息灵通”的“同伴”发足狂奔。

不管跑到哪里去,至少不能在这里呆着。

而城墙上,尉迟宽很快也听到了城下的呼喊声,他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向城池的中央部分看去,那里只有星星点点的火光,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尉迟宽觉得自己应该相信这句话,毕竟曹孝达真的是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和自己保持联系了。

说不定敌人真的从北门突破,然后斩杀了猝不及防的曹孝达。

这让尉迟宽更是背后直冒冷气。

虽然心中很不情愿,但是尉迟宽也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曹孝达才是整个襄阳城的领导核心。一旦曹孝达出了什么危险,那么对北周士卒斗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将军,我们也抓紧突围吧,至少现在东面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而且南面还没有敌人。”几名偏将着急的簇拥上来。

眼前战局不可控已经是必然的了,随着陈智深一马当先冲上城头,李迅、郑凯源等将领也在争先恐后的发动进攻。整个城墙上放眼望去巴蜀军队的旗帜已经远远多于北周军队,而此时陈智深还在沿着城墙向上城步道的方向推进,可想而知,一旦上城步道的出入口落入陈智深的手中,那么城墙上的北周士卒就只能向北门或者南门的方向溃退,在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敌人而且又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这样绝对是彻头彻尾的冒险,更重要的是城下的士卒也就断了和城上的联系,只会让一切变得更加混乱。

尉迟宽却无计可施,他的旗帜虽然还在飘扬,但是黑暗之中北周士卒早就已经不注意这些旗帜,对于他们来说,现在逃命显然才是最重要的。尉迟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是曹孝达,甚至都不是自己的弟弟尉迟顺,换做这两个人在这里,或许还能带给这些将是继续拼搏下去的勇气,可是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溃败。

“走吧,下城。”尉迟宽叹息一声,“我们先去南门。”

与此同时,不远处陈智深一脚踹开一名拦路的北周士卒,那北周士卒并不是想要和陈智深打斗,而只是逃命的时候慌不择路撞了上来,看陈智深没有和自己算账的意思,三下五除二逃入了黑暗中。而陈智深只是用余光扫了一眼这个在他眼中不过是小鱼小虾的家伙,目光紧接着便落在了前方的城门上。

借助火光,他看到了尉迟宽的旗帜,没有想到这个传闻之中的公子哥竟然还有勇气坚持到现在,不过看他的旗帜开始向南侧转移,应该也是要逃跑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北周军队已经溃不成军,想要组织一次反击谈何容易。

“走,追上去!”陈智深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向南城门,而身后众多将士一拥而上。

此时东城门上,尉迟顺面对的情况或需要算比尉迟宽好上一些,淳于量的进攻终究没有办法和李荩忱亲自指挥的进攻相提并论,这主要还是因为淳于量第一次在李荩忱麾下作战,当然不会竭尽全力,否则若是被李荩忱坑了一把,他都没有地方去诉苦。

所以白天第一次攻城,李荩忱所部就取得了先登的成绩,如果不是李荩忱执意撤退,恐怕取得的战果还能更大一些。可是相比之下淳于量这边虽然也发动了进攻,但是最后甚至连城墙都没有突破,双方沿着城墙拉锯了很久,当得知李荩忱下令撤退之后,淳于量也忙不迭的将兵力收了回来。

不过即使如此,在看到城中火起之后,淳于量也知道自己不能再磨磨蹭蹭的了,否则到时候怕是一点儿功劳都没有自己的,说不定在李荩忱那里也落不得什么好印象。

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一九六零章 贯通河淮,再造鸿沟第八百三十章 稍显既逝的笑容第二二四八章 自乱第一六六零章 誓师出征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一八零六章 洛阳皇宫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动作的宇文招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当别人家的孩子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一五零三章 年轻人的较劲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后奏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来第一八三八章 劳逸结合第四十六章 夙愿第二零二四章 回马滩头,激战不休番外一·都中知我刘文静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轨迹的改变第十六章 不仁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迟顺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一三八章 潜移默化,由缓至极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连狗都不如?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处第一千零九章 灵前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红裳第一三三一章 困兽犹斗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五十九章 始兴枪王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机会和没机会第一九六六章 陈智深的改变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九六六章 陈智深的改变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八百一十四章 请命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赃不是收编第二百一十九章 纪南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二二七一章 丝绸之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还打得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六八八章 王轨的去向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灭亡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钟离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四一七章 老帅的反应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一九一零章 鲜卑人的心,也在变第二零七一章 御驾渡白沟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时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钩直饵咸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娇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担心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职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二百九十一章 陈叔宝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二一零九章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绝地第一七六九章 将将之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来不及第二二一九章 怎么入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一六七七章 进英烈堂,咱们不一起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脉第一百章 继承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一千八十章 杨素在成都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