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归化

对于这些南中部落来说,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帮助他们规划好了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未来,那么他们不介意听从这个人的领导。

毕竟经历过了曾经的和平和繁荣,谁都不想再过茹毛饮血的日子,更何况这个人还有这和他们差不多的出身,既然李荩忱能够善待甚至曾经抵抗过汉人和鲜卑人的巴人,自然也可以善待他们这些在季汉时代开始就乖乖听命的南中部落。

杜齐急忙起身说道:“我们已经向南联系南中蛮,向东联系武陵蛮,向东南联系越人,除了越人那边反响不大之外,武陵蛮和南中蛮都愿意听从殿下的调遣、归于王化,更重要的是跟随我们的队伍进入南中的工匠已经发现了多处矿藏,因此属下认为我们应该尽早建立对南中的统治,至少要像之前的季汉那样建立对南中重要地区的统治,将南中的物资运输和经济都掌握在手中,同时将南中部落的人转化为我们的兵员。”

李荩忱微微颔首:“辛苦杜卿家了,这一趟南中之行,你功莫大焉,之后有没有兴趣继续在南中奔走?”

在座的众人微微惊讶,李荩忱筹功一向不可以说不丰厚,但是不管怎么说杜齐都是巴人出身,很多汉人官员现阶段对于巴人还有保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

这也不怪他们,主要还是因为两晋南北朝以来,华夷之辨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五胡乱华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对于汉人的大肆屠杀,让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自然而然的对异族很是警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也不相信一个其他民族的人会真心地服从于本民族的政权。

这种观念一直到隋唐时期的民族新的大融合才有所改变,但是至少在现在,唐亦舜、萧世廉这些人对于巴人还是抱有警惕的。

李荩忱刚才这句话说出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让杜齐来担任巴蜀在汉中的都督,这可就意味着将巴蜀的南部彻底交付给一个巴人了。且不说现阶段南中对巴蜀重要与否,这都意味着杜齐正式进入了巴蜀的统治高层,再加上在军中也有一席之地的李迅以及其余巴人军队,巴人八部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团体。

李荩忱目光一冷,在面带迟疑神色的众人身上扫过,他们的心思李荩忱又如何不明白,但是李荩忱必须要从现在就改变这种想法。

一来巴人本来就和汉人的来源差不多,甚至其中还有很多都是因为逃避战乱而躲入深山的汉人,如果单纯因为名字上的不同就一味的打压,那么只会导致更多的矛盾。

二来李荩忱必须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北方大多数土地都在鲜卑民族的统治之下,甚至还有不少汉人都接受了鲜卑化,比如杨坚就有一个鲜卑名字——普六茹。

而这就意味着以后李荩忱北上,就自然要面对很多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如何将他们纳入整个整体之中,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和杀戮才是李荩忱必须要考虑的。

比如现在正在西北为李荩忱发展经济的长孙晟,就是一个典型的汉化的鲜卑人,李荩忱用长孙晟的时候,背后就有很多不满的声音,不过事实证明长孙晟的确适合这个位置。

李荩忱要做的是将这些心向着朝廷的人归化为有用的华夏人,而不是单纯的计较华夷之辨。

历史上蛮夷族类对华夏做下的罪恶已经有人承担罪名,这一片经历了三百年战火洗礼和鲜血浸润的土地,需要的是各个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大唐之所以称之为大唐,不就是因为这一份包容性么?

在李荩忱看来,归化异族可要比单纯的杀戮来的好。更何况换句不好听的话,对于一个文明和族群来说,最痛苦的并不是受到迫害和杀戮,而是之后再无这个民族的名字。当然这种阴暗的想法李荩忱是不会说出来的。

见李荩忱目光冰冷,原本想要开口说话的唐正良、姚察等人都很聪明的闭上了嘴。既然如此,这件事就算是有了定论,杜齐感激的冲着李荩忱郑重一拱手:“必不辱使命。”

微微颔首让杜齐坐下,李荩忱轻轻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说道:“今天虽然不算什么正式的朝会,但是趁着大家都在的机会,有一件事还得商量一下。”

在来之前大家就已经听到了风声,殿下过了年之后就一直在研究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划,趁着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肯定会说这件事。

实际上现在李荩忱治下的行政区划混乱也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李荩忱手中的土地有的是属于南朝的,有的是属于北朝的,还有蜀中这一块曾经几度易手的,南朝和北朝的行政区划本来就有一定的区别,而落到蜀中这里就更是混乱,以至于在李荩忱入蜀的时候很多地方的郡县划分都是犬牙交错。

尤其是南陈的土地上还存在乔迁州府,而北周这边对于州府的划分又比较混乱,很多地方甚至一个州都没有旁边的郡大,一个郡都没有旁边的县大,而有的州因为太小没有郡,有的郡因为太大,在管理上完全按照州来处理,还有的郡因为比较小,内部已经不再设立县。

比如巴蜀南部的白帝城到泸州一线,临江郡、南部郡和巴郡在行政区划上都属于郡,而泸州和合州应该属于州,可事实却是巴郡比这样的州实际的管辖区域还要大,而巴郡原本属于的楚州早就在李荩忱入蜀的时候便名存实亡。

相反,南部郡和临江郡等地方,放在后世的范围,就是一个县的大小,可是却顶着和巴郡一样的郡的行政级别。

不管这些问题是因为历史遗留还是因为当地的特殊情况,无疑都在官员委任的时候带来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让人根本无法判断一个州的刺史和一个郡的郡守到底孰大孰小。

可以说汉代建立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机构已经完全被打乱。

为了暂时解决这个问题,南陈和北周实际上都是采用的委任都督的方式。

第一四七二章 从南阳向洛阳第一五九七章 但愿人长久第一七三六章 杀人先诛心第一八九二章 华夏的民族精神第二三五五章 休对故人思故国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脉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态第三百零四章 章华寺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时皆是敌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无方,臣妾有罪第二十六章 穿云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床的原因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六百零三章 各项事务第二三零三章 内府新的财政来源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床的原因第九百八十四章 业火第一五二八章 战卢容,大象来袭第八百一十三章 态度不同第四十六章 夙愿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六百零九章 来信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变第两千零五章 宇文贡想哭第一一六一章 几分真几分假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问第六百二十章 为敌第一九八六章 变阵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长安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三九七章 静水之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选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二一七一章 马革裹尸,犹然不悔第一一五三章 骑兵冲击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一百七十七章 诏书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二三四八章 老乡?第八十七章 借书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时代的曙光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难处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与不信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二一八六章 河边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发展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风浪第一七六八章 会攻洛阳,谁来主攻第二零五零章 此间诚意,贵使放心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汉天下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二零六一章 明显的暗示第一九三四章 振兴两淮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后第一五一四章 李询聚将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二三六二章 亲眼所见方为真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五百二十二章 韦孝宽的盘算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尾声 江山如画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八百零六章 错在哪里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锐第两千零五章 宇文贡想哭第七十三章 号箭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一千三十五章 冯小怜和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