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居然是三文鱼做主料,还能做出这么惊奇的东西!”一句赞叹。
心情大好的张枫,最后决定邀请酒店一家人共进这一顿饭,所以后来张枫又麻烦的把菜肴分份,但这顿饭很完美,不止是张枫的手艺,更是酒店这家人懂得生活,拿出了珍藏的美酒,对着极光而饮,惬意无比。
聊到了人生,聊到了旅游,不得不提一句。
中国人在玩的方面还是学生级,需要像外国鸟好好学习,他们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不一定很有名,也不是著名景点,只要景色好、舒服的地方呆下来,静静地歇着,或者徒步、骑车、划船,在周边玩一玩,好好享受大自然。
国人总是被假期、孩子、老人、工作等等束缚着,旅行也就变成了拉练!沿途我们见到不少带着残疾老人旅行的,有的老人甚至不能自理,还有看着都老年痴呆的,可是家里人照样带他们出来旅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即使亲人不能和你一起爬山涉水,但心是快乐的!
旅行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第二天,趁着天空还有些许极光,张枫踏上了新的旅程,前往特罗姆瑟。
特罗姆瑟位于挪威海特罗姆瑟海峡中克瓦洛伊岛和附近一小岛上。人囗约6万,是一个大学城,拥有极光观测所等。是挪威最北的城市之一,在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七,但如果以一个城市的特色、魅力以及居民素质为标准来评判,那么特罗姆瑟的名次一定要比现在高得多。
1900年一位法国旅游者赋予了该城市“北方巴黎”的称谓,因为这里的餐馆、酒吧、夜总会和咖啡厅之多为挪威城市之最。但事实上,这两座城市的差别还挺大的:首先这里没有巴黎那么多烦人的交通阻塞,另外这里的居民也要友好和善得多。
在特罗姆瑟,只要有行人穿行,不仅仅是在交通灯和人行过道处,汽车就立刻会停下来。这里一年中有五个月的气温是在0℃以下,而近半年时间都在下雪;巴黎的气温则要远远温和于这座北极城市。
张枫去的时候,气温还好,穿冲锋衣足够,大概5到10度左右。
特罗姆瑟曾是北极探险的停靠地,罗尔德·阿蒙森的雕像依旧耸立在码头上。它北纬69°20ˊ,所以“北极之门”这个称呼对于特罗姆瑟来说似乎是更为恰当,在当特罗姆瑟和挪威其他地区还没有道路相通的时候,它的贸易和交通主要是依赖不知疲倦的沿海轮船——“赫蒂戈鲁塔”号来完成的,该船一直沿用到最近人们建起了朗内斯机场为止。
在特罗姆瑟,许多机构都带有“最北”的字样,北极光天文馆和漂亮的特罗姆瑟博物馆构成了位于世界最北部的大学的一部分,建于1861年的天主教教堂和新教教堂同是位于世界最北部的教堂,世界最靠北部的酿酒厂在这里有一家挪威北部惟一的小酒店。
19世纪20年代,当海豹的经济价值开始为世人所认识时,特罗姆瑟发展起了自己早期的北极船队,是挪威北冰洋捕鱼和捕海豹业的中心。此外也有不少船从这里出海捕鲸。
前往特罗姆瑟依然还要坐轮渡,这回是早上,时间很从容,渡口的太阳穿过厚厚的云层把海面照射的波光粼粼。
挪威旅游,轮渡是不可避免的。用导航仪输入目的地,就会告诉你是否有轮渡,而且会指引到轮渡码头,船一般是20分钟一趟,开车上船后再交费,买票的手拿pos机挨个收钱,快得很。
轮渡都很大,旅游大巴也得坐这个,把车停好可以上顶层的平台,吹着海风,眯着双眼,瞭望四周的雪山!要是再端杯带冰块的威士忌是张枫干过最爽的事之中的一件!
船上有咖啡馆,小吃,吃吃喝喝没几分钟就到对岸了。
坐船,开车,渡海、翻山,反正一路都是这个,每到一个风景漂亮的地方,挪威人就会修一个停车观景台,而且只要有可能就会建一个洗手间,间间有热水,这一点挪威做的是最贴心的。
路上,张枫又遇到了一条狗,这次不能用傻狗来形容了,因为那狗明显很兴奋。
世界上最幸福的莫过于跟着主人旅行的狗狗们,站在高山之巅,遥望远山近水,不用工作赚钱,却可以游山玩水,玩累了还可以跟主人撒花儿起腻。
狗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妻,一辈子相濡以沫,恩爱到死!张枫的镜头中再次出现了一张不错的照片。
特罗姆瑟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了,也是重要的港口,很多旅游者都选择坐飞机到这里,然后再租车沿海岸线南下。市内有不少酒店,但停车都很贵,可以刷信用卡。
张枫一向不喜欢住大城市,停车也不方便,倒是小镇更适合养心安体。
一桥飞架,使进入市区的路近了不少。
雪山下,五彩的房子,有高楼的大城市,鳞次栉比的各色房子,就像小时候玩的积木。
桥头一个地标建筑,是个教堂,这种颇具现代气息的教堂还真是很少见,张枫很想停车去瞅瞅,但是看了后面的车还有前面的车,张枫选择了放弃。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下了桥,张枫就看到了远处有公园,附近可以临时停车,能停车,自然的下车来看看,大桥下各式各样的船在通行,很有意思,趴在栏杆上看了一会,肚子有些饿了,张枫便开始了向市区进发。
特罗姆瑟隔海峡对面有很多大超市和购物中心,可以免费停车。理论上,过了大桥就进入特罗姆瑟市区,道路变的很窄,找个停车地方都很困难。
“迷!”
找不到停车位,张枫只能暂时闲逛,不时刷新一下app,看看哪家酒店可以提供停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