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东林也要办报(一)

“席之兄,席之兄!”

十二月的无锡,东林书院。

此时无锡的气温已经在零度左右徘徊,书院里的先生、学生们,也都穿上了厚厚的绸缎或者棉服。就是在如此情况下,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虽然穿得极为笨重,但却跑得飞快,一路之上,遇到台阶、花坛什么的,都是一跃而过,显得极为的轻盈。

“贤弟,何事急寻愚兄啊?”

“席之兄,恭喜恭喜啊,你的大作,上了昨天的金陵日报!”

“什么?”绕是这位席之兄刚才还稳如泰山,这会儿却是再也没有半点稳重的样儿。他的脸庞迅速的涨红,然后闪电般的伸出一只手:“报纸呢?”

“咯。”年轻人从自己的衣袖里拿出报纸:“报纸是方山杂货铺无锡分店的伙计送来的,说是作品被刊载的,其作者都赠送当日报纸一份。伙计还送来了二钱银子……”

“银子什么的无所谓,贤弟拿去买杯茶喝吧。”很是随意的挥挥手,这位席之兄迅速的接过报纸,然后飞快的打开报纸的第七版,精准的找到了自己的作品:那是一首七言诗。

别说,这油墨印刷的铅字,就是比自己写在纸上的看起来舒服一百倍。不!一千倍!一万倍!

这位席之兄在反复的看了几遍自己的作品后,猛的抬起头:“贤弟,多谢了。愚兄突然想起还有要事,先告辞了!”

说完这句话,他就把这份报纸珍而重之的叠好,放进自己的衣袖。然后飞一般的跑向了书院大门。

他是这么飞快的跑掉了,但是刚才那位少年郎满书院的大喊“席之兄”,早已惹得书院里多少学生瞩目。他这么一走,其他的学生们迅速的把留在原地的少年郎给围了起来。

“侯恂,方才你们说的是真的么?张玮的诗词真的在金陵日报上发表了?”

“什么真的假的,我今天来书院晚了点,刚好在书院门口碰上被拦在门外进不来的方山杂货铺伙计。签收单都是我亲自填的!”

“嘿……”随着这一声轻哼,一股怡柠檬的气息,顿时充斥在了书院的天井里。

无锡的东林书院,目前正处于它的鼎盛期。在这里讲学的先生,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东林八君子此时全部健在。巨大的学术声望,使得整个江南,甚至四川、河南、山东、广东的部分学子都南下到此就学。

具体到刚才那两个人,在历史本位面都不是普通人。

这叫侯恂的就不必多说了。在历史本位面上,他做到了户部尚书。还曾经主持围剿李自成农民军,吼出了:你们为什么不在家老老实实的饿死,起来造什么反的无耻名言。

当然,此时的侯恂,还只是个少年郎(生于1590,此时的时间点是1607)。由于其父侯执蒲此时在南京太常寺任职,所以他就到了东林书院就学。

而那位席之兄,则是常州府武进县的大才子张玮。此人在历史本位面,乃是应天乡试(南直隶没有巡抚或者布政使,南直隶十府都由应天府代管。所以应天乡试就是南直隶乡试)的解元。此人在政坛上建树不多,但其诗词却是有极高的水准。

“哎,席之兄的诗都登报了,我等,真的还要好好努力啊。”

“是啊是啊,侯恂,席之兄没什么大碍吧?方才怎么一下子就跑出去了?”

“呵呵,还用问?肯定是出去找报童把昨天的金陵日报买个几百份到处散发呗!”

这话虽然揭露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却也太不厚道了。一时之间,柠檬精们都有些讪讪的不好意思起来。

放下这些尴尬的学生们不讲,在书院的后院,顾宪成等人也在谈论昨日的金陵日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动,一种清孤不等闲……好诗,既有动静相对,也有志向表露。国端兄(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钱一本,和张玮同为武进人),你教的好学生啊。”

“呵呵呵,席之的天分是极出众的,自身也很努力。叔时(顾宪成)谬赞了。”

“哪里哪里,以愚弟在吏部干了那么些年,看过无数青年才俊的经验来看。席之这样的好孩子,只要继续这么用功下去。三元及第不敢说,但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必有其一啊!”

“嗯,这一点,我也是极为赞同的。”当顾宪成和钱一本在谈论张玮诗词的时候,一个爽朗的声音从屋外传了进来,却是东林书院另一个灵魂人物高攀龙到了。他用力摇了摇手里的报纸:“两位,今天的射雕看了没?那完颜康果然认贼作父,非但如此,还要谋害自己的师叔啊!”

“看了的看了的,呵呵,我们哪天收到金陵日报后不是先看射雕再看其他?便是今日,也是把射雕看完后才注意到席之的咏梅诗上了金陵日报啊。”

“是嘞是嘞,这太孙殿下的文笔真是了不得!虽说文字过于浅白,几乎没有文采。但这情节的辗转起伏,整部小说架构的精妙,真是让人叹服不已!”

“存之(高攀龙),怎么你也觉得这射雕是太孙写的么?”

“难道叔时(顾宪成)还不相信?这可是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亲自证实的啊。”

“张士佩因为黄册的事情并不得太孙信任,他说出来的话未必准确,此其一。其二,这射雕的作者署名是王栋。在金陵日报的创刊号上,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作者署名也是王栋。呵呵,便是太孙真的天资聪颖吧,但是初见这样的诗,岂是一个孩童写得出来的?”

“这倒也是,那这些东西到底出于何人之手呢?莫非是状元郎?”

“呵呵呵,张以诚是松江人。我与其父早就相识,对此子也多有了解。总的来说,张以诚的字画是很不错的,但是诗词嘛,距离这首初见还是有些距离的。他应当是写不出来的。”

“嗯……看来这位太孙背后,还有高人啊。”

“叔时,叔时,哦,存之与国端兄也在啊。今天的金陵日报看了么?”

“看了看了,怎么,小范(安希范)也要来和我们讨论今日的射雕么?”

“唔,这射雕是好看,但是昨日的第三版,讲到了春秋战国呢。这其中可是大有名堂!”

“怎么回事?待我等看看。”

众人仔仔细细的把昨天的金陵日报第三版反复阅览后,个个脸色都很不好看。

这一天的金陵日报,刊登了韩非的《五蠹》部分原文不说,还用大白话进行了翻译。

在20世纪初期,民国的大家们为了开启民智,提倡使用白话文。但是那时候的大家们早年都是之乎者也这么过来的。咋然使用白话文,还是多少有些文绉绉。但是这对于穿越者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他用大白话翻译《五蠹》,那绝对能做到浅显直白。

如此浅白的语句,再加上标点符号的应用,只要你识字,你就能看懂。只要你智商正常,你就能听懂!

法家和儒家是彼此的大敌!即便中华帝国几千年来都是实行的荀子‘隆礼重法’(表皮是儒家,骨子里是法家)那一套。但至少表面上,儒家子弟面对纯粹的法家观点,那就必须否认和批判!

更不用说,五蠹里有这么一句话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混账!是何等无耻幸进之徒,居然如此蛊惑太孙?《韩非子》这样的书,也是皇家子弟该看的么?”

“金陵日报竟然敢刊登这种文章,那张以诚到底还是不是我孔孟子弟?”

“呵呵,存之不要发火,发火也没用。你没看到这个编者按?人家可是说了,只原文摘抄,不发表任何观点。”

“哼,不过是掩耳盗铃之计!无耻!什么叫摘抄?所谓五蠹,商人和匠人也是其中之一,为何就恰好是这一类人的段落被抄掉了?”

由不得东林诸君们生气,甚至有些慌乱。他们在东林书院里不管怎么玩,顶天也就是大明的读书人以及周边县府的百姓知道他们。距离稍远一些的普通百姓们绝对不知道他们东林书院是干啥的。

但是金陵日报不一样啊,据闻,现在连长江上游的四川布政司,北方的北直隶都有人前来订购报纸了。

而且东林诸君们都很清楚,靠着射雕积累起来的巨大人气,现在无锡的酒楼里,诸多食客在听完了当日的射雕章节后。若是还没有下席,也是要继续坐着听第三版中华历史和第四版世界历史的!

如此一来,如《五蠹》这样的文章,迟早会传入千家万户!

《五蠹》还算好的,毕竟韩非的攻击火力比较分散。要是哪天这金陵日报的主编丧心病狂到了极致,把墨翟那个孔圣头号敌人的《非儒》也刊登出来呢?

第二八七章 流水账的三年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六二一章 曹变蛟的初阵第六二九章 天启御驾亲征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五七三章 天启十年元宵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一一五章 东林也要办报(四)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六五九章 要有战略眼光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财政(一)第四十二章 打脸就要打痛(三)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枪骑兵第二五九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迁徙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四十六章 打脸就要打痛(七)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六二零章 这是赤色黎明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摇光结盟(二)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七七零章 被迫敌前转向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二三一章 历史未能重演(二)第七一七章 军舰的冠名权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一八六章 吹皱一池春水(一)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六十五章 西南战鼓擂动(二)(收藏满2000加更)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五八七章 皇明宪章摘录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萨尔浒(四)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九零章 大明机构改革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二七五章 孙慎行的选择第三八零章 为何是分封制(一)第六七五章 将帅们的调整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报完胜(一)第三十一章 原始资本积累(六)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一六八章 所谓的七大恨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二九零章 复仇者黎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