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

1615年3月12日,山西,太原城的东门。

这一天的大清早,昨夜守门的士兵在睡梦中被人推醒。这位军爷还来不及因为自己清梦被扰而发火,眼睛里出现的景象瞬间便让其清醒了过来。

无他,这会儿站在他面前,要他赶紧起来组织人手打开城门的,却是晋王府的亲兵!待得他站上城楼,招呼自己的手下开门时,偷空朝城内看了一眼,哎哟,光看仪仗,全都是在太原,甚至整个山西都响当当的人物。

现任晋王朱求桂、代王朱鼎晙,以及杨家、王家、张家、马家等四大家的家主,齐齐亲至!

至于山西布政使、太原知府啥的,他们的旗号在这些人面前,都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

两位亲王,以及四大家族,才是山西最有权势的一群人。

晋、代两藩,同为亲王。一个坐镇太原,一个在大同。按照祖制,山西这一块,从宗法上来说,晋王最大。但尴尬的是,现任代王在辈分上比晋王高三辈。所以,两位王爷也只是在出城大道上碰上的时候彼此点点头问候一下,之后就迅速的拉开了距离。

始终站在一起的,乃是杨、王、张、马四大家的后人们。

所谓杨,代表人物是杨博,嘉靖年间,被严世藩誉为天下绝顶聪明三人中的一个。王,家祖是王崇古,隆庆年间的陕甘总督、宣大总督。张,代表人物当然是张四维,在张居正死后带头清算对方的大明首辅。马,家祖是马自强,万历年间入阁,是明朝第一个进入内阁的陕西人。这一家子虽说其祖籍在陕西,不过,马家数十年来与前面三家反复相互通婚,并将家中基业逐渐搬到了山西。到了这会儿,已经没人把他们当外人了。

是的,这四大家族,才是明代所谓的晋党、晋商背后的掌控者。后面的什么八大皇商啥的,这时候和这四家比起来,都是小渣滓。

“杨世兄,你说那位曹行长是怎么就这么强的运道呢?天下银库总管,币制改革设计师,最成功的商人……哎哟,长安日报都快把他吹出花来了。哼,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么?这厮以前就是个卖豆腐的,要不是碰上了太孙,被太孙一路提携。谁TM会拿眼皮夹一下他?”

“哎,马世兄,说这些有用吗?总之,这位曹行长现在权势滔天啊。”

“喂喂,两位在聊什么哪?要我说,那曹三喜也不过就是个行商出身,算个什么东西啊?要不是你们三位来拉我,我才懒得这么早起来呢。你们说,那个姓曹的来我们山西要干嘛?怎么,是在外面当了官,要回老家来显摆一下么?”

看着不着调的王之祯。马进、杨彦明以及旁边一直没出声的张正明都有些无语。

世家大族越往后走,其子孙的综合素质必然会不断下降。当然,这下降的速度还是不一样的。至少现在,马、杨、张三家的后人都还算靠谱。

但是,到底是四家数十年来反复相互通婚,其彼此的产业早就是相互纠缠。真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这一辈的最长者马进还是叹了口气:“王贤弟慎言,现在的曹行长可不是以前的小商贾了。做生意做到执掌天下银库,便是在我们山西人里,也是了不得啊。”

“是啊,贤弟,最近这一两年,咱们山西,始终都对新版金银铜币的推广使用不得力。主动到西安存入白银,并接受银币置换的,整个大西北,就数咱们山西做得不好。今年朝廷不是通过邸报和长安日报都说了,全国所有省府,全都要开设银行。所以,这位曹行长应该是来咱们山西亲自督办此事吧?”

“哼!我只知道那银元的实际含银量只有纯银锭的九成,但朝廷却非要说一块银元等于一两白银。这不是强行割我们的肉么?还说什么几年后征税、交易都只能用银元而不准银锭流通。真是岂有此理!”

发泄般的吼完这一句后,王之祯道:“嘿嘿,诸位世兄,这曹三喜要是真要在咱们山西开银行也好,咱们四家,凑个两千万两白银出来应该是没有问题。他只要敢开银行,咱们就拿这笔钱去兑换银元,我看他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银元,其他的商户、百姓再去兑换银元,他那太原分行怎么运作……咦,三位世兄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看白痴的表情啊!

在内心深处大吼了一声后,刚刚娶了王之祯妹妹的杨彦明耐住性子道:“大舅说笑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啊?这是为何?”

“因为朝廷并没有全国同时开设银行,也没有要求全国同时使用银币。所以,如果我们山西想用挤兑的方式来对付即将开设的太原分行,将会被曹三喜调动全国的银元来和我们打擂台。我们四家的积蓄确实不算少,但和全国一起来,还是不够看的。”

“杨兄说的对,贤弟啊,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愚兄在陕西的故交写信来说,这设在西安的铸币厂,其厂内的机器一个月也就响动个四五天,就能弄出大量的银币来。如果我们把银锭都拿去挤兑,非但会遭到曹行长用全国之力对我们反击,我们交出来的银锭,也会迅速的变成银元进入市场流通……这才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啊?那可怎么办?真的要让这姓曹的把银行开到我们山西来?这山西,可是我们的山西!”

“禁声!这话怎么能说?”

“有何不能说的?TM的没有我们的商队,大同镇的那些臭丘八统统都要饿死!没有我们的商队,蒙古的那些鞑子哪里能享用到我大明的茶叶、丝绸,便是昔年的红河实业和现在的方山杂货,他们的东西要卖到蒙古,还不是得让我们的商队扒一层皮!否则小爷就让他们在山西吃不了兜着走!”

其他三人无奈的彼此对视后,很是无力的摇了摇头。

不过,虽然摇头,但三人心里其实还是很赞同王之祯这个典型纨绔说的话的:数十年来,晋党几乎不参与山西省外的利益争夺。但是当外人想把势力伸入山西的时候,也比如会遭到他们团结一致的反击!四大家族在山西经营多年,山西百姓的营生早就和他们息息相关,只要他们不满意,就可以让山西乱起来!

说起来,咱们面对这曹三喜,以及这个商贾后面的太孙时,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呢。

就在众人开始暗暗思索待会怎么给曹三喜下套的时候,突然之间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感受到脚底传来一阵震动。少顷,一阵闷雷般密集的马蹄声响起。一时之间,整个太原城门都有些骚乱。两位亲王的护卫,更是紧张而又慌乱的开始列阵。

还好,这骚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没过一会儿,一杆火红的大旗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持旗的骑士更是张口大呼:“大同总兵李如柏到~!”

稍后,一杆更大的,但却是土豪金的旗帜也出现在众人眼前:“大明皇家银行行长曹三喜到~!”

杨彦明等人再次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绝望:刀把子,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太孙的手里了!山西,从今往后,都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地方!

第四七一章 这是鸦片战争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迁徙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三六零章 三万里的远征第五七三章 天启十年元宵第三零一章 向东还是向南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一七零章 战前最后准备第六五一章 美洲礼仪教导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五九零章 大明机构改革第五零一章 军备协调会议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六二一章 曹变蛟的初阵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七二八章 共赢才是王道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三五零章 东海上的决战(终)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三五四章 宗教战争开始第五五五章 利益才是永恒第一五六章 李成梁的致仕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四三零章 商界开始改变第一八一章 大金国没有了(三)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三六六章 开阳御驾亲征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六七二章 杜伦尼的闪耀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八十一章 刘大刀的奋迅(五)第一一六章 东林也要办报(五)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四二四章 商税是要收的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一二八章 东林陷入颓势(三)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三三一章 大明准备反击(二)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师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战(四)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五九六章 纸币为时过早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五二三章 强力支援土鸡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六二二章 绝望的皇太子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四三三章 科研获得突破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三四五章 东海上的决战(二)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时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二五九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七一七章 军舰的冠名权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