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东瀛岛的变化(二)

日本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都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他的政权模式,更接近西欧中世纪的封君封臣模式。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征夷大将军是最大的军阀兼总盟主,下面是几十上百个独立性很高的大名(县长、乡长)以及数量更多的所谓豪族(村长)。

1467年,日本爆发应仁之乱,当时的总盟主足利家彻底失势,日本进入所谓的战国时代,全国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

1560年,织田信长崛起。二十年间,织田家实力迅速增长,已经可以碾压其他所有诸侯。但是在1582年,织田信长遭遇部将明智光秀背叛,遇袭身亡。织田家迅速分裂、衰败。

丰臣秀吉作为织田信长的另一名部将,继承了织田家最大的遗产。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迅速的迫使日本其他诸侯降服,在名义上完成了统一,结束了日本的战国乱世。

但是丰臣家的根基极不牢固,在其统一过程中,外交手段多过军事手段。这就导致日本的诸多大名虽然名义上臣服于丰臣家,但是自身实力没有太多的削弱。仅以那个时代最能体现日本大名实力的领地粮食产量为例。丰臣家的直辖领地不过二百二十万石,而身为丰臣家大老的德川家康,却有二百五十万石的领地。

所以,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开始各种搞事情,终于使得以丰臣家保护人,道义守护者自居的石田三成无法忍受,纠集了一批丰臣家臣对德川家康发动战争。起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就是关原之战。

关原之战后,石田三成被斩首,以他为首的丰臣家文治派灰飞烟灭。丰臣家的直辖领地被削减到了80万石,以前对德川家不满的几个实力较大,领地超过百万石的大名,其领地也不同程度的遭到了削减。而德川家康及其亲属的领地,猛增到了六百万石。占全日本总石高的六分之一强。

西元1603年,德川家康进位征夷大将军,成为日本事实上的统治者。

但是,这种统治比起中国的中央集权帝国体制而言,就松散得多了:德川家不过是又一个日本封建领主总盟主而已。虽说这个总盟主比前一任要有力得多,但总盟主之下,各个大名仍然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而且,此时的前一任总盟主丰臣家只是被极大削弱,却没有灭亡。虽说此时的丰臣家表面上石高只有80万石,但是人家有底蕴(丰臣秀吉搂钱的本事一流),有商业(丰臣家的核心大坂,从这个时代起一直到二战初期,都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有同情者(丰臣家以前的家臣,在战乱中失去了领地的浪人)。

所以,对于德川家康也好,身为穿越者的德川竹千代也罢,都视丰臣家为眼中钉,务必要除之而后快。

而且此时的德川家和历史本位面比起来,还存在一个隐患:竹千代的年龄太小了。

看看德川家的前任丰臣家吧,丰臣秀吉早年无子,立了自己的侄子丰臣秀次做继承人。结果等到秀吉晚年得到了儿子秀赖后,居然急不可耐的把培养了好多年,已经具备一定统治者素质的秀次给杀了。杀了也就杀了吧,关键是秀吉杀了秀次后,自己也没活多久——他死的时候丰臣秀赖才五岁!

所以在历史本位面,即便德川秀忠在决战时刻主力不至,捅了那么大一个篓子,家康还是忍了下来:一个成年的,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继承人,对家族的存续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在这个位面,由于须佐能乎在天空中的出现,导致德川家康一时心血来潮,直接给这个新生儿取名为竹千代。由此导致德川秀忠会错了家康的意思而切腹自杀。这就造成德川家的继承人也和丰臣家一样:掌舵者已经老了,继任人还是孩童。

别提什么须佐能乎的事情,日本人对宗教的态度是要比中国人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好一点点。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战国乱世,此时的日本武士阶层们,更看中的是谁能让自己的领地得以保全,家名得以存续。在大家不知道这位竹千代其实是一位心智成熟的穿越者的前提下,由不得各路大名对德川家的未来心存疑虑。

所以,竹千代才对德川家康说,这种燧发火枪得到量产后,干脆提早出兵灭了丰臣家。既断了有些野心家的念想,又能通过这场战役展现德川家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这位竹千代还想当总大将出征,由此奠定在诸多大名、武士中的威望。

“竹千代啊,你为什么对丰臣家如此的敌视呢?”

我其实对丰臣家并不敌视啊,相反,在我们那个时代的日本,大家更喜欢丰臣秀吉而不是喜欢你这样的老乌龟啊。可是我有什么办法?立场在这里了,没得选啊。

看着沉默不语的竹千代,德川家康干脆蹲下身来:“竹千代啊,虽然经过战国两百多年,各种道义、信念都已经被糟践得一塌糊涂。但是现在我们德川家已经取得了天下,就必须要带头讲道义。否则未来这天下我们是坐不稳的。要带头讲道义,我们就不能对丰臣家逼迫得过于明显和严厉。我们需要反复的给丰臣家机会,直到这些机会他们都没有抓住,让其他的大名都感到丰臣家无可救药了,我们才能动手。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时间?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了!哎,到底我们日本人数太少,由此导致天照大神在神界力量不足,居然把我送回了这个时代。要是把我送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多好啊,那时候的支那简直弱得不像话!哪里像现在这样,明国虽然看起来寿命只有三四十年了,但只要穿越者稍稍拨乱反正,就能迸发出极大的力量!时间,我真的等不起啊!

“竹千代啊,就算我们不讲道义,也要看看现在周遭的情况啊。”到底是把这位当做了继承人,所以德川家康还是耐着性子继续谆谆诱导:“你看,现在丰臣家的同情者是很多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都是很能打的名将。还有那个用一千多兵力拖住你三哥三万大军的真田昌幸,此时虽然是个浪人,但是只要一有战事,肯定会跳出来和我们作对……便是你的二哥秀康,他虽然是我的儿子,但因为很小就去了丰臣家做人质,学习、成亲、就藩,都是秀吉给他安排的。他对丰臣家的感情反而更深一些。这些人都还在,若是我们此时动手,那阻力是相当大的。人生,犹如负重远行,欲速则不达。等待,是必须的,也是有意义的。”

我知道你这只老乌龟很能活,从现在开始算你都还有十来年的寿命,上面说的那些人,大多数都被你熬死了。可是,十来年后,海对面的那位不知成长到了何等地步?十来年后拿下丰臣家,我继承了你的位置后,我还要花时间去重新统合剩下的大名,建立中央集权,然后才能发兵渡海再次征伐朝鲜。可是那时候,搞得不好对面的那位都打过来了!

“今天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总之,耐心的等待吧!你是未来要掌控日本的天下人,充满耐心,活得比所有对手都长,就是我们德川家最大的倚仗,这一点,你要记好了。”

第七七六章 所谓虚虚实实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五七三章 天启十年元宵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战(三)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四三三章 科研获得突破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四三三章 科研获得突破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七十八章 刘大刀的奋迅(二)(收藏满三千加更)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一四二章 厉害的二当家第一四二章 厉害的二当家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六四零章 国内总体稳定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七七四章 陆军可以登陆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远方来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第五二七章 亚历山大城下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汉民第二二二章 拿骚的莫里斯(二)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六七一章 联军登陆果阿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六五五章 亲王号的首战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六四九章 政委们的威力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四八二章 满桂抵定西域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游记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六零八章 大明两路进军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六五九章 要有战略眼光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八十九章 国家根基已朽(一)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五五八章 进化论的萌芽第二六四章 官员们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