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

在安排完安置被掠汉民事宜后,李如柏让巴图布赫把整个营盘里主事的十几个汉子,以及来自土默特部下属的几个较大部族里,有一点威望的老人集中了起来。

“本将先跟你们说清楚,这次出兵,之所以能够让土默特的头领们有那多长的时间准备、逃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吾皇根本就不是为了灭族或者劫掠而来。而是为了草原的永久和平和蒙古人未来的福祉而来。这些话,在几个月前,我大明已经通过走草原的汉商给你们传过了。”

李如柏说完这段话,下面的一群蒙古人你看我,我看你,过了好一会,巴图布赫才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说道:“是,李老爷说得对,虽说汉商没法把这些话转达给所有部族和牧民,但是各个台吉,包括我们这些在草原上还有点用的人,都是知道的。只是,汉蒙两族,彼此厮杀了几百年,大明皇帝的仁慈,肯定不是这些汉商传个话就能让台吉们相信的。”

“这倒也是。”李如柏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饮了一口马奶酒:“这样,本将这次还带来了一套机器,你们可以去看看。反正最近要安置这一批汉人,本将一时半会也走不了。你们看了那套机器后,再来跟本将说话,就知本将所言不虚了。”

事实上,没要到几天,在第二天,当这群蒙古人完整的观看了羊毛经过洗净、脱脂、针梳、拉细、缠绕等各个步骤,变成了毛线。然后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如何迅速的变成一块块的衣物部件或者毛毯后,全都激动都不能自己。然后一窝蜂的涌到李如柏的大帐,请求接见。

“李老爷,这真是神迹啊!”

“是啊,汉人就是聪明!羊毛这个东西,在我们草原上到处都是,用处很少。如果能够把羊毛变成衣物,那我们草原上的人,日子肯定会比以前过得好得多!”

“是啊,至少不会在白灾时(雪下得过大,时间过长),不得不把老人和小孩扔出去冻死了。”

“李老爷,为什么不事先把这套方法让那些汉商进入各个部族教导我们呢?”

“呵呵呵……”看着下面一群双眼发红的蒙古人,李如柏很是畅快的大笑了一阵:“诸位,你们蒙古人的台吉们是什么德行,你们自己不知道吗?如果我们直接向你们蒙古人输入这项技术,那你们自己想想,最终能够得利的是谁?而且如所谓的呼图克图汗那种总是抱着要恢复蒙元帝国声威的野心家,有了这个技术,靠着羊毛毛线积蓄够了资金后,会不会再次驱使着你们南下呢?”

这话说出来后,下面的蒙古人虽然本能的想反驳,但是人人都觉得底气不足——毕竟,草原上的汉子还是淳朴的,挣扎眼睛说瞎话的事情,实在是做不出来。

看着下面的蒙古人满面通红但是不再言语,李如柏才缓缓的再道:“吾皇的意思,你们那位野心极大的呼图克图汗,是一定要打掉的。区别在于要么是被我大明的勇士杀死,要么是他投降,进北京当寓公。否则,这样的人在草原上,吾皇睡不好觉不说,便是你们这些普通人,也过不上好日子。嗯,待得我们将这位野心家拉下马后,特别是你们蒙古人的台吉们见识了我大明的军威,把那些不该有的心思都熄了之后,草原上就会迎来和平哪。到时候,我大明不光找你们买羊毛、毛线,我们还会买你们的牛羊马,奶酪、酸奶等等……然后你们拿到这些钱后,就可以找我们大明的汉人购买米面、蔬菜、茶叶、布匹丝绸甚至瓷器、家具。如果草原上各个部族干脆接受我大明皇帝的册封,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以后你们遇上白灾什么的,向我们请求赈济,以吾皇的慈悲之心,难道不会应允吗?你们就不用把老人和幼儿舍弃掉了呀!”

说到这里李如柏把手一摊:“这样不是很好吗?”

下面的蒙古人虽然你看我,我看你,并没有吭声。但是李如柏知道,这些家伙是彻底的动心了。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蒙古这块地方除了冷了一点,干了一点,其他什么都好。别的不说,光是这附近,包头一地,就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几乎资源——而且量极大,质特优!

但是,这是十七世纪啊。此时的蒙古人并不能有效的利用这里地下的宝藏。相反,大明两百多年的经济封锁搞下来,蒙古人是真的穷得只剩下牛羊了。

别的不说,以肉食为主的民族,茶叶这个东西不知道就算了。一旦用过了,那就成了必需品。以前光是茶叶一项,大明就能把蒙古人不多的资金给彻底吸干。

但是草原上的汉子能怎么办?手里没有能长期稳定出手的产品啊!牛羊什么的可以卖,但是和每天都要喝的茶叶比起来,那些要一年多才能上市的牛羊们,实在是长得太慢了。

所以,也不能说草原的汉子天性喜欢劫掠:若是有的选,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强盗呢?毕竟,做强盗可能被明军打死。这草原上的男子死了,他的妻儿往往会成为别人的财产。就算是侥幸没有被明军打死吧。在当前这个制度下,大家拼死拼活抢到的东西,大部分还不是得上交给各级贵人?普通的牧民们,还不是一样的贫困?

现在好了,若是有了毛线这个东西。那不但蒙古人里的一半:女人们能够充分的发挥价值。整个蒙古,都有了可以持续稳定输出的产品。这是能够彻底改善整个民族生存状态的东西啊!

看到下面的蒙古人情绪如此激动,李如柏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哼,这些北京的文官们,一直都看不起咱们武将。也就是这些年皇上力挺我们武人,这些家伙面子上的态度才算是好了一点。不过本将知道,这只是面子上过得去,内心还是觉得我们武将粗鄙不文,瞧不起我们的。

像这次出兵,皇上不派文臣监军,就有御史接连上本。说什么此次征伐蒙古,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派文臣,只怕武将们会毁了皇上的心意。我呸!抛开必须硬桥硬马打过去的西路军不说,就说这边的三路统帅吧。曹大都督就不必说了,今上第一爱将,文武双全哪!东路的杜来清虽说是个只知道厮杀的莽夫,但你架不住他身边有萧伯芝这样八面玲珑的家伙啊。至于说本将?好歹老子以前和如松兄长都是文长先生的徒弟啊!文长先生虽说一辈子都只是个举人,但他老人家可是一手扶持着胡宗宪平定了肆掠东南沿海数十年的倭寇!可不比你们这些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碰到实事就抓瞎的进士们强了太多?

大帐内稍稍陷入沉默几分钟后,李如柏看看下面的蒙古人们心思已定,干脆的开了口:“各位,虽然你们是被土默特大部舍弃了的人,但你们也算是蒙古人里有点身份的人。特别是这几位老人,据闻你们年轻的时候,在各自的部族里也是很能说得上话的。所以,你们应该明白,草原之上,最讲究的,首先就是拳头。因此,如果我们大明不先来一顿拳头,把你们的大汗和台吉们给打服了,这羊毛生意怎么做嘛?”

看着下面的蒙古人纷纷点头,李如柏开怀大笑:“好了,话说到这里,各位,请教教本将,如何迅速、准确的抓到土默特的北迁队伍。你们放心,我大明这次不以首级论功。而是以那一路军负责的蒙古部族首先开始稳定的羊毛生意,谁就是首功。所以,这仗,是肯定要打的,伤亡,也是肯定有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尽快的打掉你们土默特上层那一群愚蠢的,死了心要跟着虎墩兔憨做恢复大元帝国迷梦的台吉们后,和平和好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说完这番话后,李如柏把背往着后面的椅子一趟:“各位,本将话说完哪,该你们哪。”

下面的蒙古人互相眼神交流一阵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李老爷,我们蒙古人离不开牛羊,而牛羊离不开牧草,牧草离不开河水。所以,虽说土默特部已经北迁快一个月了,但是要追上他们,还是不难的。”

“是啊,李老爷。”有一个老人站了起来:“去年冬天,草原上只降了一次雪。这个,虽然雪降多了是白灾,但是雪降少了,草籽没有足够的雪水滋润,也长得不好。饿了一个冬天的牛羊马匹,吃着稀疏的牧草,膘都没有养好,就被迫要越过大漠北迁。这一路之上,不知道有多少牛羊马匹会倒毙在路上。此时要追击,跟着水源走,跟着秃鹫走,总是没错的!”

“哈哈哈~这便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用吾皇的话说,我们汉人都是尊老爱幼的,因为孩子是未来,而老人则是生活经验的宝库!那些土默特愚蠢的塔布囊们,居然舍弃了你们这些草原上最有智慧的人,活该他要被本将追上并且迅速败亡!”

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完本感言暨新书写作计划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二七九章 太孙赈灾方案(二)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萨尔浒(七)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五一零章 整顿吏治法令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亚大陆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六七八章 驻印军的瓦解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学生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四四五章 衍圣公不禄了第七一一章 欧洲人撤退了第一七九章 大金国没有了(一)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五四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三五零章 东海上的决战(终)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简出世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六四八章 护国公八大王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卷末总结及单章求订阅第四五七章 廉贞初显威力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师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四一八章 无烟火药时代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二八章 明军转入防守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六零三章 准备攻略印度第六五四章 升级对欧谍网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三六零章 三万里的远征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财政(二)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条约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张巡寨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将爆发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布阵第三五九章 台湾岛的开拓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六五四章 升级对欧谍网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