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

从方山回到大内后,朱由栋让人去把三位阁老请了过来。

“皇上的意思是您要在天启八年元宵节之后就出巡天下?”

“正是,三位阁老,我大明这些年因为国内生产技术的革新,以及国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到了必须对朝廷和地方的各个机构进行大改的时候。朕的计划是,天启十年的科举实行新制,紧接着便要对各级衙门进行改动。但是在此之前,朕必须要到各地实地走走,看看,如此才心里有数。”

三个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本届内阁因为是帝师党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总体而言,和朱由栋的配合更为默契。至少在阁老这个层次,他们非常清楚,大明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家的政府机构,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了,虽说大家一直嚷着祖宗成法,太祖祖训。但实际上,这些年来国家的各个机构一直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无论如何,这种调整和即将到来的剧变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惟其如此,新的变革才必须要慎重。

所以,皇帝到全国各地晃悠一圈,似乎,也是应该的?

以前的文臣们不让皇帝出京,表面上的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不要扰民,不要浪费国帑,不要白龙鱼服……但真实目的就一个:把皇帝关在大内,架空起来。

而现在嘛,谁能架空朱由栋?再说了,本届内阁是以帝师党为骨干搭建起来,大家也完全没有架空皇帝的想法啊。

“皇上。”看看温体仁和袁可立都没有说话的意思,李戴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此次出巡,时间预估多久?”

“朕准备从北京出发,先南下,然后向西、向北,再向东,总之,每个省份都要走到。如此算下来,怎么也得两三年吧?”

“嘶~”三个阁老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温体仁和袁可立还好——跟着朱由栋的时间很长了,这位皇帝虽然很厉害,但也经常搞一些不着调的事情出来。他们的承受力还算可以,但李戴是真的受不了了。

“那臣请皇上立下太子,并让太子出任监国。”

摇摇头,朱由栋道:“这一次,除了慈炎年纪小,留在北京外。慈焱和慈燚都要跟着朕出去,朕让他们看一看我大明亿兆百姓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

“那皇上是要请太皇回来坐镇?”

“太皇?”朱由栋挠挠脑袋:“太皇这会儿是在桂王那里泡温泉吧?这就不必麻烦他老人家了。朕意,让莱王回来给朕监国。”

“皇上!”

这一下,不光是李戴,便是袁可立和温体仁都不干了。

哎,这不能自曝就是麻烦。

皇帝要出巡,没有阁老的支持是非常不可取的。毕竟,这年月没有无线电报,皇帝一旦离开北京,政务什么的处理起来肯定有迟滞。这种迟滞,遇上普通事项还行,若是遇上突发事件,那只能是靠阁老的临机处置。

但现在阁老们明显是怕朱由校权柄日重啊。

可惜,规则限制,不能自曝。所以朱由栋也没法解释,只能是强硬的表示:朕就是这个意思了,你们必须执行。

皇帝走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三个阁老在风中凌乱。

这天下说得是我们三的么?皇上你怎么就这么不上心呢?你每次长时间出京都让莱王来监国,监着监着这国家直接过户到人家那儿怎么办?

不过没得办法,今上说了话,还得执行。所以三个阁老只好去做事:皇帝出去两三年,事先要准备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首先是内阁随员方面,大家简单商量一下后,很快就定了下来:三辅李戴跟着皇帝走,六部各派出一名侍郎,锦衣卫嘛,田尔耕留下,派一名同知跟着就是了。大家得把主力放在北京,盯着莱王殿下。

其次是皇帝的护卫,大家商量了一阵后决定,由近卫师派出一个团跟随:不要炮兵,但是要催促军方,赶紧的把冲锋枪的型号定下来,然后这段时间抓紧生产。到时候这个团的士兵人人都要带上‘继光’冲锋枪。

第三就是钱了,皇帝本人有钱是一方面,关键是最近几年国家也有钱。所以分管户部的温体仁大笔一挥,直接先造了五百万的预算。

接下来,还有更多具体的事情,比如随行人员的政审,路线的确定,交通工具准备……也亏得这些年大明官员的执行力在不断的提高。不然就这个两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做不好嘛。

阁老们在头疼,朱由栋回了大内也头疼。

“皇儿啊,你说要去全国各地走走,看一看我大明的民生,这个,为娘是非常支持的,这才是一个大明皇帝该做的事情。但你怎么能让由校来监国呢?”

“呃,母后,由校为什么不可以监国?”

“皇儿,这事还要为娘教?你都当了快八年皇帝了,如何不知道这位置是能够让人六亲不认的?”

“母后且放心,由校呢,孩儿是信得过的。再说了,他手里没兵,早年又是在方山接受的公共教育,可以说他没有自己独立的力量。他心里真要想做什么,谁能支持他?”

“……你说得也有道理。”

“哈哈哈,母后放心哪。孩儿接掌这个国家这么多年,权柄从来都是牢牢抓在手里,何时旁落过?如何?母后这么多年在北京也待腻了吧?要不要跟着儿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为娘很想去,但由校回来了……他毕竟不是为娘的儿子,而且他的生母虽然不在了,但养母李选侍还在。为娘要在宫内镇住他们,给内阁和皇后撑腰。”

“……好吧,那辛苦母亲了。”

哎,天家无情啊,说真的,要是没有‘辅’,我自己估计也不敢让朱由校来监国吧?

孝顺儿子要邀请自己的母亲出游的计划受挫了,等他回到坤宁宫,邀请自己老婆出游的想法,自然也破灭了。

“皇上要巡游天下,看看我大明百姓的真实情况,臣妾等是万分支持的。但,既然皇上要调莱王回来监国,那臣妾和游妃就不能走。”

“为啥你们两个都不能走?”

“臣妾身为皇后,主掌后*宫,有臣妾在,若是莱王有些举动不合理,大臣们还可以来找臣妾。至于游妃嘛,皇上,游妃是军户出身,必要时完全可以把宫内的宦官和宫女们组织起来应急!”

这个,你们真的想多了啊。

不过,朱由栋倒也不再说什么了:对权力的无比慎重,以至于慎重到无情,是每一个时代站在权力顶峰的人之必然。

……

天启七年(1625)十二月,大明朝廷明发天下:自天启八年开始,皇帝出巡天下!

第四十六章 打脸就要打痛(七)第二七九章 太孙赈灾方案(二)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二三四章 历史未能重演(五)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七九六章 枪口顶在脑门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战开幕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九十三章 国家根基已朽(五)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五二三章 强力支援土鸡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三一九章 海军事海军了(三)第七二九章 这是一个憨憨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义联盟(一)第二九二章 进击的新人们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六零八章 大明两路进军第四四五章 衍圣公不禄了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来所在第三四二章 海上决战想定(二)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六九二章 海军的福字旗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四九九章 风帆最后华章(二)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七五八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战(一)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一一六章 东林也要办报(五)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六二五章 阿格纳的和谈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七五八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五章 大明其实很穷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树(一)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六一二章 卢象升的谋略第一一四章 东林也要办报(三)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四十二章 打脸就要打痛(三)第七三一章 贵在调动敌人